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进一步阐明广东凉茶颗粒的物质基础和质量标准,继续对其颗粒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采用波谱分析和物理常数对照等方法确定其结构分别为:绿原酸(1)、反式-对香豆酸(2)、咖啡酸(3)、对羟基苯甲酸(4)、原儿茶酸(5)、原儿茶酸甲酯(6)、没食子酸(7),所有化合物均为芳香酚酸类成分,1、3、5首次从广东凉茶颗粒中分离得到。并采用HPLC-MS~n技术对已建立的广东凉茶颗粒LC-MS~n指纹图谱进行色谱峰指认,化合物1,2,3,4,5,7均在其指纹图谱中得以确认。  相似文献   

2.
应用溶剂萃取及柱色谱方法从茄科植物水茄Solanum torvum Swartz中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鉴定为大豆脑苷Ⅰ(1)、torvoside K(2)、torvoside L (3)、neochlorogenin 6-O-[ α-L-rh-amnopyranosyl -(1→3)...  相似文献   

3.
广东凉茶作用于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广东凉茶具有清热祛湿等多种功效.但由于其成分异常复杂,难以利用传统评价手段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全面分析.文中引入代谢组学的研究策略,即采用稳定性和重复性俱佳的核磁共振技术(NMR)获得大鼠血清样本中代谢物指纹图谱的"全景"数据,然后对其进行多元数据分析,识别差异标志物.结果表明,长期饮用广东凉茶使大鼠体内的脂类代谢、糖代谢及能量代谢发生变化,且其代谢响应呈现阶段性特征.本研究为深入解析广东凉茶的作用机制和建立科学的凉茶评价系统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西红花苷类成分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红花苷类主要是指存在于西红花中的非四萜类色素,包括西红花苷-1、西红花苷-2、西红花苷-3、西红花苷-4和西红花酸.西红花苷类具有中枢降压、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抗血栓,以及抗炎和治疗软组织损伤,利胆保肝、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100.5ODS2(5μm,1,250mill×4.6mm),柱温25℃,流动相甲醇-水—O.1mol/L磷酸(45:55:0.2),流速为l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在上述条件下,黄芩苷在0.00272μg/mL-0.0544gg/mL(r=0.9997)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2,RSD=0.44%。结论本方法测定小柴胡颗粒中的黄芩苷含量操作简单、准确且快速,可作为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银翘解毒颗粒中绿原酸、牛蒡苷、连翘苷的方法,采用C18(150mm×4.6 mm,5 um)色谱柱,甲醇-1%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325 nm检测绿原酸,280 nm检测牛蒡苷和连翘苷。绿原酸、牛蒡苷、连翘苷均在2~200 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加标回收率:绿原酸为97.1%,牛蒡苷为96.5%,连翘苷为97.2%。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mm×4.6mm,5μm)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葛根素、黄芩苷、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流速1.0mL·min^-1的条件下,利用乙腈-0.05%磷酸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表明葛根素、黄芩苷和连翘苷线性范围分别为2.86-28.6mg·L^-1,10.22-102.2mg·L^-1和0.132-1.32mg·L^-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3%,99.87%和97.86%。本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A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量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A颗粒中的芍药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芍药苷在0.1490-1.2265m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值为1.24%(n=6)。含量限度为4.5 mg/g。结论:该法可用于A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骨碎补配方颗粒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柚皮苷.色谱柱:大连依利特C<,18>反相拄(5μm×250mm×4.6mm).流动相:甲醇-醋酸-水(35:4:65),柱温为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3nm.结果:HPLC图谱显示,色谱峰形好,分离度高,阴性对照无干扰;供试品在24h内稳定(RSD=0.80%);该方法精密度高(RSD=0.31%),重复性良好(RSD=0.3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7%(RSD=0.7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适合作为骨碎补配方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以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忍冬叶中分离得到3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以及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裂环马钱素酸、demethylsecologanol、裂环马钱素、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其中化合物demethylsecologanol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药独蒜兰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ulbocol(1),coelonin(2),β-胡萝卜苷(3),间羟基苯甲酸(4),5-羟甲基糠醛(5),3-羟基苯丙酸(6),其中化合物3、4、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异长齿黄芪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层析对异长齿黄芪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采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异长齿黄芪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了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甘油三亚油酸酯(1)、羽扇豆醇(2)、3-甲氧基-4-羟基-反式苯丙烯酸正十八醇酯(3)、二十四碳酸(4)、β-谷甾醇(5)、异甘草素(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狭叶獐牙菜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氯仿部位分离鉴定了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1)、乌苏酸(2)、羽扇豆醇(3)、3β-羟基-11α,12α-环氧齐敦果-28,13β-内酯(4)。结论:除化合物(1)外,化合物(2)、(3)、(4)为首次从该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中药连翘化学成分和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年发表的关于中药连翘化学成分和分析方法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从连翘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种类有苯乙醇及其苷、C6-C2天然醇、木质素,黄酮、五环三萜和生物碱等;对连翘的分析方法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质谱联用法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因此,连翘作为传统中药,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香紫苏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香紫苏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 ,共鉴定出 6 3种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邻氨基苯甲酸芳樟酯、芳樟醇、环氧石竹烯、斯巴醇、石竹烯、大根香叶烯、α -松油醇、乙酸橙花醇酯、古巴烯、莰烯、D -烯、荜澄茄油烯等 ,分析结果为产品开发、调香等提供指导 .  相似文献   

16.
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化学成分的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及HPLC对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的干燥假磷茎——山慈菇进行化学分离,根据化合物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表明,从山慈菇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2,4-二甲氧基菲(7-hydroxy-2,4-dimethoxyphenanthr...  相似文献   

17.
鹊肾树心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鹊肾树S treblus asp er心材75%乙醇提取物的乙醚萃取物中分离到5个化合物。经过UV、IR、NM R、M S等现代谱学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二氢槲皮素(Ⅰ),( )-儿茶素(Ⅱ),槲皮素(Ⅲ),β-谷甾醇(Ⅳ),厚朴酚(Ⅴ)。化合物Ⅰ、Ⅱ、Ⅲ均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网藓Syrrhopoden japonicus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和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从网藓中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文献中未见报道,这些化合物被发现存在于藓中。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成分的分离纯化,以波谱分析法鉴定黄牛奶树的化合物的结构。从黄牛奶树根、茎部位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3-乙酸酯(1),高根二醇-3-乙酸酯(2),豆甾醇(3),α-菠甾醇(4),香草酸(5),蔗糖(6),麦芽糖(7),5,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8),肌醇(9)。全部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