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顶洞人生活时期动物化石的C~(14)年代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顶洞位于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第一地点顶部,是1930年寻找北京猿人洞穴顶部边界时发现的。从1933年发掘到现在已三十多年了。为了确定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我们对山顶洞人生活时期的动物化石进行了C~(14)年代测定。分析样品系古脊椎所1933年发掘的109骨化  相似文献   

2.
1933年,六十七岁高龄的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以创立遗传的染色体理论的出色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从而跻身于本世纪的著名科学家之列。今年12月4日适值摩尔根逝世四十周年,本刊编辑部特发表这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友》2005,(13):36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1933年因受纳粹迫害,他迁居美国.1955年4月18日病逝于普林斯顿.  相似文献   

4.
吴慧  刘晓霖 《世界科学》2013,(1):61-63,37
接到狄拉克即将来访的电话 1975年,我还是个夏威夷大学天文学研究所初出茅庐的助理研究员.八月的某个早晨,我正在研究所位于怀厄科阿的办公室里埋头工作.研究所坐落在毛伊岛夏威夷火山北坡上的库拉地区,海拔2500英尺.电话突然响了.来电者告诉我她是代表塔拉哈西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狄拉克(P.A.M.Daric)先生打来的.狄拉克教授和他的夫人玛吉特(Margit),正要路过夏威夷去澳大利亚.然而因为狄拉克之前读到了当时的一篇有关我们激光测月天文台(NASA测月实验的组成部分)的文章,所以他想顺路来拜访我们.我做梦也不会想到会是他,那个在原子结构理论上的发现使他和薛定谔共享了193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而1933年,是我出生的前一年.  相似文献   

5.
蔡憲元 《科学通报》1963,8(2):64-64
油瓜亦名油渣果或猪油果,系葫芦科植物,其无楞变种学名为Hodgsonia macrocarpa(Bl)Cognvar.capniocarpa(Ridl)H.T.Tsai。1933年我国植物学家在云南屏边发現有此种植物,近几年来又继續在云南的西双版納、紅河、临滄等处和广东、广西的許多地区发現。油瓜种仁的含油量极高,是可以在热带发展的較有前途的食用油料植物。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6月25日,《细胞》(Cell)旗下期刊《创新》(The Innovation)上发表了河北地质大学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1933年在哈尔滨发现的一个古人类头骨化石,分析了其形态结构与其他古人类的相似度。在同期配发的评论中这个化石被命名为龙人(Homo longi),意指其为一单独的物种。但是,我们认为这一判断与其正文中的分析结果是相抵触的。形态聚类树上,"龙人"与夏河发现的丹尼索瓦人(丹人)、  相似文献   

7.
狄拉克的青年时代正好是原子物理实验积累了大量材料,量子理论处于急剧变革的时期。由于深受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二十世纪物理学中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由于个人的勤奋和思想方法的正确,狄拉克在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普遍变换理论的建立方面,在相对论性电子理论的创立方面以及在量子电动力学和量子场论的建立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量子物理学的发展。由于这些贡献,狄拉克享有崇高的声誉。继1933年获得诺贝尔奖金之后,他又于1939年获得英国皇家学会最高奖章,1952年获皇家学会Coply奖章,1968年获Oppenheimer奖章,得到了一系列极高的荣誉。  相似文献   

8.
诺贝尔奖获得者汉斯·贝特(Hans Bethe)于2005年3月6日逝世,享年98岁。他是第一颗原子弹设计工作中的关键人物,他还在恒星如何产生能量的研究中作出过重要贡献。自1935年起,贝特一直在美国纽约州的康奈尔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康奈尔大学负责科研工作的副教务长罗伯特·理查森(Robert Richardson)说:“汉斯·贝特是20世纪的一位科学巨匠,他向来受到康奈尔大学同事们的崇敬。”贝特于1906年7月2日出生于斯特拉斯堡,当时为德国的一部分(现属于法国),在完成物理学学业后,他于1933年10月移民到英国以避开纳粹的统治。在曼彻斯特大学和布里斯托…  相似文献   

9.
《科学之友》2005,(7):36-36
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1933年因受纳粹迫害,他迁居美国。1955年4月18日病逝于普林斯顿。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实验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从低速运动发展到高速运动,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10.
在用电子激發原子核方面已經进行过很多的理論工作,但是所求得的电子激發原子核截面公式都包含有原子核波函数,而現在尚不能普遍地写出准确的原子核波函数,因此就不能根据这些理論公式准确地計算出激發截面來和試驗結果比較。現在提供几种方法,設法避免使用原子核波函数而根据理論对激發截面进行計算和估計,使能和試驗直接比較,然后推論出些有关原子核能量級的性質来。  相似文献   

11.
陆埮 《科学》2005,57(6):5-5
1978年夏。中国物理学会在庐山召开了一次600余人参加的盛大的物理学会年会。出席会议的有老一辈著名物理学家,如周培源、赵忠尧、钱三强、何泽慧、黄昆等,也有不少年轻一代(今天也是年老的了)的学者。会议显示了长期停顿以后恢复的中国物理学界的蓬勃生机。其间除了学术交流以外。学术界与出版界的接触也非常活跃。不少科学丛书在那时进行策划.不少科技刊物的创办也在那时进行磋商。  相似文献   

12.
揭秘暗物质     
在宇宙学中,暗物质是指那些不发射任何光及电磁辐射的物质。据科学家推测,暗物质是从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过程中形成的。我们目前所认知的部分大概只占宇宙总资源的4%,而暗物质占据宇宙的23%,还有73%是一种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暗物质理论的提出及发展1933年,瑞士天文学家弗里茨·兹  相似文献   

13.
1980年8月5~10日,全国宇宙线和高能天体物理学术会议在青岛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王淦昌、赵忠尧、何泽慧、龚树模、杨桂宫、肖健和周炜等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范章云教授也应邀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近100人.收到论文100余篇. 大会报告共8个,其余论文均在各专业组进行交流.代表们高兴地看到:甘巴拉山乳胶室规模逐步扩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6月25日,来自河北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的科学家在《细胞》(Cell)旗下期刊《创新》(The Innovation)上连发三篇论文,报道了一项研究发现:他们认为1933年哈尔滨一位建筑工人发现的一枚古人类头骨化石代表了一个全新的古人类支系,并将其命名为"龙人"。在论文中,研究团队认为,这一支系可能是与现代人关系最为密切的古人类物种,比尼安德特人与我们更为亲近。这一重大发现可能修订我们对人类演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裘晓辉  商广义  王琛  王乃新  白春礼 《科学通报》1997,42(12):1284-1288
金属/半导体界面的结构及性质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研究领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微米、甚至纳米的微观尺度上研究探测界面的性质已经变得日益重要,弹道电子发射显微镜(Ballistic-electron-emission microscope,以下简称BEEM)是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最新的界面研究实验技术,如图1所示的BEEM实验采用的三电极系统中,STM针尖向沉积在半导体基底上的一层薄金属膜发射电子,运用平面隧道结WKB近似及测不准原理可以计算出,针尖发射的电子束在到达界面时其束径约为纳米量级,因此BEEM能够在纳米尺度上探测样品界面电子性质的分布特性.如果将探针定位于样品表面某点上,在保持针尖和样品表面的隧道电流I_t恒定的情况下扫描针尖电压V_t,还可获得得弹道电流互I_c与电子能量V_t的关系,称为弹道电子发射谱(Ballistic-electron-emmisison spectroscope,简称为BEES),BEES不仅反映出被探测纳米尺度区域界面的肖特基势垒高度,而且还提供了电子从发射针尖到半导体内部整个传输过程的有关信息,包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北京串列物理国际讨论会于1986年5月26~30日在北京举行.我国老一辈核物理学家王淦昌、钱三强、赵忠尧以及来自十几个国家的知名学者,如A.Arima、J.Hamilton、A.Winther、K.H.Siemssen 和P.Twin 等出席了会议.会议分中子核反应、轻粒子核反应、重离子准弹性碰撞和共振、重离子的不完全熔合和有关研究、重离  相似文献   

17.
洪汉净 《自然杂志》2011,33(5):266-270
1990年日本云仙岳火山和1991年菲律宾皮那图博火山喷发,引发了菲律宾海板块西缘的活动。全球板块运动以及相应的地震、火山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特大地震活动以南半球为主, 发生了2004年苏门答腊Mw 9.1大震(Mw是矩震级),2010年智利Mw 8.8级大地震。火山活动也有类似表现,两个VEI≥5(VEI是火山爆发指数)的喷发都发生在南半球。2011年日本仙台东发生Mw 9.1级大震造成巨大的灾难,也影响了世界地震活动的格局。考虑到1933年日本三陆大震后的图像,日本弧大震可能没有完全改变全球活动格局。  相似文献   

18.
尹晓冬  周金蕊 《自然杂志》2011,33(5):307-310
胡乾善(1911~2004),工程力学教育家和振动专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4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博克伯克学院( Birkbeck,University of London),从事宇宙射线研究工作,1937年获得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4年起,改行从事机械工程研究,并长期从事工程力学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思维的艺术     
作预测,要慎之又慎。若不谨慎,科学大师也会闹笑话。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1933年说:“通过分裂原子产生能量是一个馊主意。任何指望从转变这些原子得到能源的人都是在空口说白话。”但是仅仅过了九年,1942年12月2  相似文献   

20.
杨建邺 《自然杂志》2012,34(6):364-370
出身于书香门第 1933年11月4日,高锟(图1)出生于上海附近的金山县(现在改为上海市金山区)张堰古镇一个书香之家. 高锟的父亲高君湘在上海南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法律专业毕业后留学美国,归国后成为20世纪40年代上海著名的大律师.高锟的父亲和母亲金静芳于1923年9月结婚.他们的婚姻完全按传统方式进行.首先由媒人认为两家门当户对,接着就开始提亲;其后极重要的一步是把两人的生辰八字经过一番计算.如果认为十分相配,到年龄合适的时候就可以完婚.金静芳是金山北边20多里地的宝山县人,她的父亲金巨山(1881-1961,别名其源)也是近代著名学者,曾任江苏省议会议员,罗阳二等学堂校董,旦华学院校董等职;曾积数十年之心得写出《读书管见》一书,1956年9月任职于上海文史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