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江三峡南岸入蜀古道,是除三峡水道外又一入蜀的重要陆路通道.此道东起湖北宜昌市江南点军区姜诗溪口,西至利川市谋道苏拉口,全长500公里,东连着丰饶的荆楚大地,西可通往“天府之国”的川西平原,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318国道路线大致上走的就是三峡南岸的西行入蜀古道.古道始筑于商周时期,沿用于秦汉以后一直到现在.历史上每到朝代更替之际,它都被用作军事通道,而太平盛世之时,它又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交通生命线.在古道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遗址、墓葬、窖藏、桥梁、石碑、石板路等各类古文化遗迹向我们叙述着昔日商旅、驿差、军队、部族人群等在古道上往来奔波的繁忙图景.  相似文献   

2.
三峡民间传说以三峡风景传说为主,其本质意义是三峡人民附加在三峡自然景观之上的一种地域文化活动形态.作为以三峡人民为主体在漫长岁月中所创造并以口耳相传方式而流播的三峡文化的一个特殊分支,它集中反映了三峡人民的精神意志、心理情感、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和乡土情结.发掘三峡先民留给我们的这片地域文化富矿,对深入研究三峡文化与文学、弘扬三峡传统文化精华,构建三峡当代人文精神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摄影事业蓬勃发展,旅游产业方兴未艾。文章以长江三峡地区资深摄影家长期跟踪拍摄著名旅游景观"巫山云雨"推动三峡旅游发展为例,提出摄影与旅游是一对"姻亲"关系,摄影通过记录再现、阅读传播等途径助推旅游,而旅游产业也为摄影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二者的亲密互助,前途光明。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广泛而复杂的,而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往往是渐进且不易被人察觉的。随着三峡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了三峡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亡,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严酷现状。如何在三峡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社会科学和民族文化研究领域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地方文化特色教材的编写必须与教育教学改革同步进行,适应大学生素质教育及高校管理模式改革的需求,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内容与结构上不仅要反映出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受到正确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陶冶,而且与区域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符合人才培养与区域社会发展的现实与需要,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与时代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峡的研究虽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对于重庆-宜昌段长江阶地的级数、最老一级阶地形成的时间等问题却没有定论.鉴于此,在系统收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长江阶地进行了重新观察和测量,并对长江三峡出口处宜昌地区第四系相关沉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人提及的长江第7级阶地在重庆-宜昌一线并不能对比,并且野外观察中也没有发现;前人提及的第6级阶地在重庆具有与现代长江流向相反的古流向,在宜昌实际为善溪窑组下部的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和上部的湖相沉积组合.因此,三峡一线的实际可以对比的长江阶地最多只有5级.通过前人给出的第5级阶地的形成年龄和作者对5级阶地形成前善溪窑组湖相沉积的年龄测定数据,认为三峡的贯通时间为0.75 Ma前之后.  相似文献   

7.
讨论三峡和宜昌地区第四纪古气候的演化过程及青藏高原隆升对古气候演化的影响。以三峡及宜昌地区第四纪沉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沉积剖面研究的基础上,对低夷平面、阶地及冲积扇和湖相沉积物进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依据地球化学元素的变化曲线及沉积特征,认为三峡及宜昌地区第四纪古气候的演化趋势相似,经历了早更新世晚期及中更新世暖湿气候到晚更新世干冷气候的转变。结合全球气候背景、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对气候影响等方面的资料,认为150 ka B.P.之后青藏高原隆升至4 km时,青藏高原对三峡及宜昌地区的古气候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2000年8月从奉节县迁移到浙江嘉善和长兴的首批142户移民的田野调查,考察了移民户开展创业经营的动力机制、特点、困境与应对策略,发现尽管移民有很强的创业经营动力且表现出较搬迁初和非沿海安置地更为积极的经营活动,但在资金、社会关系、技术等约束下,其经营活动表现出风险偏好低、技术含量低、非农比例高、转型动力强等特征,认为应通过加大信贷支持、健全培训体系、加强社区帮扶、建立创业协会、强化政府服务等方式对移民的创业经营活动加以扶持。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信息法制定应解决的问题、信息法的立法原则、调整对象、信息法应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等有关问题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三峡水库蓄水以后,乌江回水区水环境将发生改变;为探明该水域中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未来的生长情况,在实验室模拟不同季节条件即温度、光照强度以及氮、磷浓度,分析了该藻在静止水体中各环境条件下的比增长速率(μ)。研究发现,1)在相同氮磷初始浓度下,铜绿微囊藻μ值在夏季显著大于春秋季和冬季(p0.05),而在春秋季和冬季没有显著性差异;2)在相同季节,铜绿微囊藻的μ值随着氮磷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夏季各氮磷初始浓度下的μ值差异最大;3)本实验中季节和氮磷初始浓度对铜绿微囊藻μ值没有交互作用,但季节对铜绿微囊藻μ值的影响作用大于氮磷初始浓度。结果表明,静止水体中,铜绿微囊藻在夏季的生长好于春秋季和冬季,并且在高氮磷初始浓度下生长更好,本实验中季节因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古蜀道是古代蜀国和秦国之间进行政治、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同时它也是联系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在沟通四川盆地和中原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蜀道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价值巨大,其旅游价值集中表现在三国文化旅游价值、宗教朝觐旅游价值、饮食文化旅游价值、军事文化旅游价值和科学考察及生态旅游价值等方面,深入开展古蜀道旅游价值研究,有助于促进蜀道沿线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三峡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传统,该区域有着许多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采取合理对策,加强对该区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峡早期井盐开发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XRD、SEM和液相包裹体的测试分析方法,具体研究了长江三峡库区忠县中坝遗址出土的花边陶釜及其内壁附着物,证明了中坝遗址出土的花边陶釜是早期制盐容器.结合考古学家的分析研究,表明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开始制备井盐,比晋代《华阳国志》记载的我国最早开凿盐井的记录(约公元前255年李冰开广都盐井)大约早790年。  相似文献   

14.
三峡工程二期移民结束后,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重点将转向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开发性移民特点决定季移民后期扶持是整个移民中最重要,难度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过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是移民后期扶持必须努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合理地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建立科学的利益调整机制,是贯穿移民后期扶持始终的核心问题,在对移民后期扶持的对象,时间和目标等重大问题的具体认识上,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分支或不甚明晰的地方,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5.
三峡古诗中地名特点和英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因特殊的地理和历史背景,在古诗中经常出现。三峡古诗中的地名不仅体现了地域性,更寓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象征性。如果仅是从译法上研究,恐是难以历数。但地名属于专有名词,如果从可否译成专用名词来看的话,地名的英译就清晰地分为了四种情况:译成专有名词、译成普通名词、译成不对等的专有名词、原诗中的地名在译文中不出现。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石柱土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位于重庆三峡库区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世代流传着土家族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具有民族与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戏曲——土戏。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田野调查,着重从土戏的渊源、特色、现状、保护和"申遗"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20多篇关于三峡移民心态论文的研究,发现10多年来学者主要研究了移民心态的表现、影响因素、对三峡移民工程的影响及其对策等几个主要问题。这些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缺陷。为此,从建立移民心态长效研究机制,加强移民心态的多方互动研究,增强区域合作、学科领域合作研究等新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对长江口岸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工程的兴建将改变河流的来水来沙条件,必然地人坝址下游至长江口地区带来一系列影响,根据多次长江口水下地形资料,分析研究了长江口内外岸滩各自的演变进规律,得出口内岸滩的坍失并非上游来沙量的减少,而是河床淤积、主槽摆动所致;通过点绘上游来沙量与口外南汇边滩的冲淤变化关系图,发现两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综合分析了三峡工程坝址以下河床情况,对三峡工程兴建后大通站泥沙量作了估算,从而预测三峡工程对长江  相似文献   

19.
三峡地区水驿文化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地区水驿站点自唐朝设置以来,虽然里程固定,但驿站增减常变;船形及船类也因河道不同,朝代不同而多样,但是就其水驿的功用来看却是相同的:一是传播政令、沟通联系,巩固国家;二是推动商贸发达,改善人民生活;三是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