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修辞学研究转型论纲》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把握中国(汉语)修辞学历史发展的脉络,特别是仔细分析了各个时期转型代表作的成果和意义,揭示中国(汉语)修辞学发展的深层驱动力量,指出中国(汉语)修辞学从自然发生到自觉探索、从狭义修辞学走向广义修辞学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关于中国文化修辞学的几点构想:一是其语言观和文化观;二是要继承中国古代修辞学的传统;三是中西跨文化交际属中国文化修辞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四是谈了中国文化修辞学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初诞生的中国现代修辞学,过多地受西方修辞理论的影响.要提高修辞学的品位与社会功用,就必须继承中国修辞学传统.中国古代修辞学方法论有整合性、功能性、体悟性、意象性特点.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修辞学体系,必须重视中国古代修辞学学术传统,重新考虑修辞学的方法与方法论、内容与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作者对中国文化修辞学研究的系列论文之一。文中对诞生于本世纪初的中国现代修辞学作了历史的回顾,指出其得失。考察了提出修辞得体性原则的历史背景与人文内涵,并指出修辞的得体性原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修辞学的回归,是跨世纪的转向。在跨世纪转向之际,中国修辞学者应考虑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修辞学乃至语言学派或流派。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初诞生的中国现代修辞学,过多地受西方修辞理论的影响。要提高修辞学的品位与社会功用,就必须继承中国修辞学传统。中国古代修辞学方法论有整合性、功能性、体悟性、意象性特点。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修辞学体系,必须重视中国古代修辞学学术传统,重新考虑修辞学的方法与方法论、内容与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修辞学会主办、昌吉师范专科学校承办的“修辞学与民族文化国际研讨会”1999年 8月 9日至 12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昌吉市召开。来自日本、香港和内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出版部门的近 6 0名专家、教授和研究工作者出席了研讨会 ,其中教授、博士占了半数。会议开幕式在昌吉师专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国修辞学会副秘书长、会议筹备组负责人吴土艮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修辞学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德春教授致开幕词 ,并就修辞学的发展前景、语言与文化、修辞与民族文化的深入研究等问题作了专门…  相似文献   

7.
重在揭示20世纪中国非修辞学科对修辞的研究成果,主要描写了哲学、历史学、社会学、逻辑学、传播学、文学等学科对修辞学的认识,从而为中国的修辞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修辞学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全文共三部分:一、修辞和修辞学,修辞史和修辞学史;二、修辞学的学科性质和修辞学史的研究;三、中国修辞学史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9.
修辞学学习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中国语言学界众所周知的现状及种种原因,修辞学的发展并没有像西方那样成为一门"显学",因而学习修辞学的意义也就不是人人明白。这不仅妨碍了修辞学在中国的研究发展,也不利于有效地指导人们的语言实践,提升国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 2 0世纪中国修辞学理论与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展望了 2 1世纪中国修辞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科建设的可能。作者认为在 2 0世纪 ,中国修辞学在修辞观、研究对象及研究领域和方法、修辞规律、修辞学史、修辞学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我国国民素质教育中起了重要作用 ,并将在 2 1世纪取得更大发展 ,有望建立更加完备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修辞学:20世纪回顾与21世纪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20世纪中国修辞学理论与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展望了21世纪中国修辞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科建设的可能,作为认为在20世纪,中国修辞学在修辞观,研究对象及研究领域和方法,修辞规律,修辞学史,修辞学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我国国民素质教育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将在21世纪取得更大发展,有望建立更加完备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2.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的修辞学家,其修辞学论文是中国修辞学的宝贵史料。但现行的几部中国修辞学史和《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均未提及康有为的修辞论,也许这是一个疏忽或遗漏。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修辞学会主办、昌吉师范专科学校承办的“修辞学与民族文化国际研讨会”1999年8月9日至12日在新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昌吉市召开。来自日本、香港和内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出版部门的近60名专家、教授和研究工作者出席了研讨会,其中教授、博士占了半数。  相似文献   

14.
在回顾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得体性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得体性原则的提出表明了中国修辞学跨世纪的转向。  相似文献   

15.
修辞学学习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中国语言学界众所周知的现状及种种原因,修辞学的发展并没有像西方那样成为一门“显学”,因而学习修辞学的意义也就不是人人明白。这不仅妨碍了修辞学在中国的研究发展,也不利于有效地指导人们的语言实践,提升国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21世纪中国修辞学研究”专栏由本刊与中国修辞学会合办。中国修辞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王德春教授特撰写了《修辞尤需真善美》一文,为本专栏的有关研究论文的创作提出了原则性指导意见。我在祝贺《平顶山师专学报》正式公开发行的题词中,写了“熔真善美于一炉”一句。这句话对我们“21世纪中国修辞学研究”专栏更为重要。修辞尤需真善美。首先,说话写文章要真实,有真情实感,通过语辞使真情实感得到更好表现。研究修辞的文章更要写得真切,切忌假话浮文。文章观点要正确、鲜明,语料要确凿可靠,理论要联系实际。修辞现象是很…  相似文献   

17.
从修辞学与认知科学的角度高度评价了陈汝东博士的新著<认知修辞学>,认为该书展示了新的修辞观,建立了新的理论体系,揭示了新的修辞规律,是一本成功的、开拓性的学术专著.她的问世预示了中国修辞学研究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同时也为西方传统修辞学理论的复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8.
就当代中西修辞学各自的发展态势及其在认识观念上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清楚地了解这两种不同源流的修辞学,更好地借鉴当代西方修辞学的经验,促进中国修辞学在新世纪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修辞学会与上海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法律语言与修辞”研讨会于1999年6月1~4日在沪举行。  相似文献   

20.
董秀枝 《科技信息》2008,(2):148-149
《鬼谷子》是先秦纵横家学派唯一的理论著作,蕴含丰富的修辞学思想。这篇文章以西方修辞学理论为视角,主要从"修辞的定义"、"受众的分析"、"修辞的自我韬晦"、"修辞的文体风格"四个方面重新解读了《鬼谷子》,指出了《鬼谷子》中的修辞思想与西方某些占主流地位的修辞学理论的一致性,从而肯定了这部书中修辞学思想的精妙和先进,强调了该书对于研究西方修辞学的中国学者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