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刘迪 《大自然》2012,(4):26-29
2011年3月,我借工作之便前往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镇考察了闻名世界的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位于园内的西峡恐龙蛋化石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的蛋化石博物馆,珍藏着大量珍贵的恐龙蛋化石。这里既是一座得天独厚的恐龙蛋化石研究场所,也是生动直观的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2.
从河南省西峡盆地晚白垩世的一枚恐龙蛋化石的蛋腔内含物中获得了含基因片段的DNA序列,这枚蛋化石的蛋壳断面的显微结构与前人描述的恐龙蛋蛋壳显微结构的基本模式相同。完整的蛋壳及其下的次生方解石内壁封闭了蛋腔,蛋腔中含有DNA的絮状内含物主要由纤维状坡缕石和无定形有机残余物组成,封闭的蛋腔内的缺氧状态可能阻止了生物分子降解,坡缕石因其复杂的破物结构可能吸附并保存了DNA分子。本文还报道和讨论了这枚蛋化石  相似文献   

3.
中国豫西边陲的西峡县,因为发现举世震惊的恐龙蛋化石群而名扬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诞生地。一时间,西峡恐龙蛋化石群成了中国的自豪和骄傲,也成了全世界关心注目的热点。然而,正当西峡恐龙蛋化石群的内暮新闻在地球上广为传播的时候,古老、神秘的西峡县突然又爆出重大奇迹:1994年4月11日在西峡恐龙蛋化石群分布的中心地带——阳城乡虎头山、黄龙庙等4个地方先后发现了恐龙骨骼化石。为满足读者的要求,我们特地走访了有关专家和知情群众,对恐龙骨骼化石发现的始末进行了追踪采访。  相似文献   

4.
中国豫西边陲的西峡县.因为发现举世震惊的恐龙蛋化石群而名扬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诞生地.一时间.西峡恐龙蛋化石群成了中国的自豪和骄傲.也成了全世界关心注目的热点. 然而.正当西峡恐龙蛋化石群的内幕新闻在地球上广为传播的时候,古老、神秘的西峡县突然又爆出重大奇迹:1994年4月11日在西峡恐龙蛋化石群分布的中心地带——阳城乡虎头山、黄龙庙等四个地方先后发现了恐龙骨骼化石。为满足读者的要求.我们特地走访了有关专家和知情群众.对恐龙骨骼化石发现的始末进行了追踪采访.现将这篇新闻披露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豫西边陲的西峡县,因为发现举世震惊的恐龙蛋化石群而名扬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诞生地。一时间,西峡恐龙蛋化石群成了中国的自豪和骄傲,也成了全世界关心注目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从岩性岩相出发,结合恐龙蛋化石的组合特征及其它生物化石、同位素年龄等,对西峡盆地红层进行了划分,自下而上依次为:高沟组、马家村组、寺沟组,并对其沉积相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高沟组沉积环境有三类,其沉积相为冲击扇相、洪积扇相及河流相组成的混合相;马家村组为较稳定的河流沉积环境,沉积物巨厚,发育交错层理;寺沟组的沉积环境为冲积滨浅湖相,见有小型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河南省西峡晚白垩世的一枚保存方式特殊的恐龙蛋化石中提取DNA,经过^32P同位素标记和电泳分析,发现在蛋内腔的絮状物样品中确在DNA片段存在。它们的大小约在1000bp至几十bp之间,大多数片段在400bp以下。用18SrDNA特异引物,以上述DNA为模板进行了PCR扩增,经电泳分析得到约200bp的PCR产物。经过连接、转化到大肠杆菌,最终筛选出6个阳性克隆。测序分析和同源性比较发现这6个  相似文献   

8.
在胶东半岛的中部,有一方神奇的土地——莱阳。它以"莱阳梨"而闻名。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里曾经是恐龙的乐园。莱阳的白垩系地层发育完整,埋藏的恐龙和恐龙蛋等化石极为丰富,是我国科学家最早发现恐龙、恐龙蛋、翼龙和昆虫化石的地方,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同时富含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在胶东半岛的中部,有一方神奇的土地——莱阳。它以"莱阳梨"而闻名。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里曾经是恐龙的乐园。莱阳的白垩系地层发育完整,埋藏的恐龙和恐龙蛋等化石极为丰富,是我国科学家最早发现恐龙、恐龙蛋、翼龙和昆虫化石的地方,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同时富含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王丽霞 《大自然》2012,(4):8-10
2012年2月28日,多家媒体报道了中国地质博物馆接收从美国回归的“恐龙蛋窝”化石的消息,立即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分类体系提出建立二级分类系统:1.按照保护的对象和目的把自然保护区划分为六类: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重要生物物种保护区;森林公园;山地水源保护区;自然遗产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区。2.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和综合管理的要求划分为若干小区,即: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经营区、旅览区、动、植物园、生活服务区等。明确保护区类型和实行分区制是强化保护和实行综合管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湘西大马-亥冲口-峨梨塘地区有大量三叶虫化石产出,它是我国南方已知含丰富化石产地之一.此地同样也是我国寒武系地层出露最完整的地区之一.特别是黔东和湘西交界处,寒武系岩石出露相当好,未变形,易辩认.部分产自亥冲口剖面的多节类三叶虫由现作者近年出版在别处,本文重点介绍几个近年新发现产自大马剖面的三叶虫.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保护区的地质构造背景是形成地貌的基础,地貌的发展受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分析了石人山自然保护区地貌形成的基本过程,将该区地貌的形成划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地貌形态进行了分类,为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改善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在数量、面积快速增加的同时质量问题凸显,保护区没有管理好、没有经营好、没有利用好。出现这些问题有以下原因:目前国力下保护区范围过大,投资不足、资金未能统筹利用,因政策倾向、管理体制、权属等问题造成保护和开发矛盾难以协调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将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工作重点从数量增长转移到质量提高上.增大对保护区的财政投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修改有关管理法规,填补政策漏洞,规范自养方式,促进建立社区共管共利机制,并在条件成熟时试点改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粪便聚类法在大熊猫数量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用大熊猫粪便咬节长度进行聚类分析的调查方法。将该法具体应用于冶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数量调查中,取得了与其它方法一致的结果:即研究区域内共有4只大熊猫。  相似文献   

16.
刘信中 《江西科学》1994,12(4):248-254
江西省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森林覆盖率达43.5%,野生动植物种类占全国16%,其生物多样性在我国占有重要位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世界公认的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目前江西的自然保护区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的1%,大大低于全国5.7%的平均水平。本文根据江西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发展目标的需要,提出全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的建议,规划建设6个系列的自然保护区,到2000年,保护区面积达170万h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0%。  相似文献   

17.
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组成的社会-经济复合系统,本文通过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系统抽象和结构分区,指出自然保护区社会生态复合系统包含天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社区系统、旅游产品开发运行系统以及管理系统,并把保护区区域按照功能结构划分为核心区、过渡区、外围区与居住区。在对自然保护区复合系统分区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生态复合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反馈机理,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自然保护区系统论奠定基础,为科学管理和规划自然保护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型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安徽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实践,探讨了小型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分思想及方法,以期为相似生态功能区划提供参考。文章提出把连接水陆异质景观生态系统的特殊单元的生态交错带,作为保护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功能区域。在生态交错带内进行生态恢复,保护景观多样性,并使之成为连接核心区斑块的廊道。通过生境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及景观连接度的提高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同时,通过设立保护性经营区缓解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通过1997~2000年对大围山的实地考察,提出加强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该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出了设计.  相似文献   

20.
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是景观生态规划、管理和保护的基础.选择多样性、代表性、自然性、稀有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干扰和稳定性7个指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的等级化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单项指标权重,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评价,计算出该保护区生态质量综合指数为0.78,表明其生态质量较好.分析了该保护区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