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浩远 《河南科技》2013,(12):86+101
锅炉是我国工业生产当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设备,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锅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一些锅炉设备生产厂家利用技术、材料的进步将耐热、高强材料融入到生产当中,并应用了自动化焊接技术,大大提高了锅炉压力容器设备的性能。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焊接自动化技术,在此基础上就自动化技术在锅炉压力容器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对我国锅炉压力容器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南阳汉冶特钢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模铸浇注、钢锭加热、3800轧机轧制及热处理,成功地在转炉—炉外精炼—模铸浇注—加热轧制—正火热处理生产线开发出了380mm保性能、保探伤Q460C低合金高强度结构特厚钢板。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程方面加工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机床加工在对于精密度要求高的、需要承受高温高压、曲线与曲面复杂、自身尺寸精巧等的零件加工上就有了比较明显的不足,机床的数控加工技术也由此孕育而生。压力容器的制作工艺又不可避免对于容器的密封程度、尺寸与形状范围[1]等的精确程度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通过各种实践过程,压力容器的制作对于数控加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数控加工技术为压力容器制作工艺也带来了众多可观的好处,而数控加工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同样极大地促进了压力容器工艺的发展与进步。由此,本文就实际工业制作过程中数控加工技术给压力容器制作产生的各方面影响做出了如下的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4.
开展低温压力容器用09Mn Ni DR钢板在汉冶特钢的试制及相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产品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和强度匹配,钢质纯净,内部质量好,夹杂物含量低。同时,研究了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对低温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低温压力容器用钢专利作为分析对象,对该行业的专利技术进行研究,梳理了低温压力容器用钢重要专利申请人的技术路线,对国内企业的生产、研发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有助于其在新兴的HIC、CTOD等研究热点领域进行专利布局。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改革和创新。金相复膜技术,是一种应用于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的无损金相分析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对于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基于金相复膜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对金相复膜技术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相关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JFE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专利申请为研究对象,对其近年来的技术发展作了梳理,并针对JFE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成分设计、热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明确了JFE近期研究的热点领域为HIC、CTOD性能,对国内企业的生产、研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压力容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压力容器是一种高强度、高负荷的作业工具,一旦质量出现了问题,将导致大规模事故的发生,对个人和企业都有着非常高的高危险系数。钢制压力容器是其中一种较特殊的设备,其制造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和焊接质量控制尤为关键。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等的选择都将直接影响压力容器的质量。压力容器的焊接质量控制不仅对压力容器制造商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也对其它设备的焊接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压力容器是化工业的主要设备,通常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工作。从某些方面来看,压力容器的质量取决于焊接质量。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依次是:设计、工艺、材料、焊接、热处理、检验、理化以及无损检验等,在这几个质量系统中,焊接质量控制系统是最重要的质量控制系统。所以,压力容器被国家列为特种设备,同时还制定了一些安检制度,以确保质量监督能在严格的制度下进  相似文献   

10.
压力容器,作为一种工况严峻的设备,要想保证其安全可靠性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需要在设计、选材和制造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每一个步骤都应该有较高的标准。本文针对在石油和化工中使用的压力容器进行了介绍,指出其设计过程中应该满足的要求和其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1.
开孔补强设计作为压力容器设计中的不可或缺的步骤之一,国家压力容器设计制造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中对压力容器开孔补强设计的计算和规定都做出了相应的要求,但是开孔补强设计从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的设计上仍需要通过实践总结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补强圈补强设计、厚壁接管补强设计、整体锻件补强设计在开孔补强设计中的应用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焦家寨煤矿特厚煤层完整性差、松散易冒顶等突出问题,分析影响顶板冒漏的主要因素。【方法】通过现场煤层可锚性测试,确定了锚网支护的可行性;提出了长短锚索层次控制技术,优化了巷道支护方式;采用顶板超前“龙骨”预支护结构,有效防止顶煤漏冒。【结果】现场实践表明:顶板锚索受力稳定,支护效果良好,防止了顶板冒漏现象。顶底板最大移近量156 mm,两帮最大移近量82 mm,巷道变形量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本研究成功实现了“三软”特厚煤层的锚网索应用。  相似文献   

13.
孤立厚涂层通常被用来测试涂层的热物理性能,如热膨胀系数、热扩散系数、比热容等.不同形状的孤立厚陶瓷涂层通常通过在不同形状的石墨模具上采用等离子体喷涂增材制造的方法制备.采用有限元“生死单元”模拟技术对3D打印增材制造过程中的纳米结构YSZ热障涂层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考虑了方形、圆柱形、六棱柱及星柱形四种结构的石墨模具,系统计算并比较了四种石墨模具制备的厚涂层的应力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厚涂层的侧面存在较大的压应力集中,最大压应力往往分布在柱的边角或边缘处.对于热喷涂3D打印圆柱状厚涂层,压应力连续分布在厚涂层侧面的环形面上.对于四种类型的厚涂层,热喷涂3D打印圆柱状厚涂层在x,y,z三个方向上最大压应力值最小,分别为-19.574 MPa,-19.565 MPa和 -56.569 MPa.且x,y,z三个方向上应力梯度变化最小(分别为0.169 MPa/mm,0.173 MPa/mm,0.0218×10-3 MPa/mm),而星柱型厚涂层x,y,z三个方向上应力变化梯度最大(分别为2.344 MPa/mm,14.092 MPa/mm,2.171 MPa/mm).涂层的应力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且纳米结构涂层的应力低于传统结构涂层的应力.通过应力状态及应力大小的调控,将会促进YSZ涂层的铁弹性相变,进一步提高涂层的断裂韧性,从而有望进一步提高涂层的抗热震性能.  相似文献   

14.
<正>福建省防震减灾中心,建筑面积9800m2,结构形式为十一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用途为震灾指挥中心及其办公、科研等。在功能上有较多的要求,大楼二层以上采用大跨度空心楼板,设计板跨10m,板厚350mm,空心管直径250mm,管与管之间60~100mm为实心混凝土,  相似文献   

15.
<正>通常所说的"城中村",指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原来处于城市边缘的村落因周边土地用于城市建设而逐步被城市包围,但剩余土地性质、建筑格局、社会管理和居民生活方式等仍保留传统农村特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小型锅炉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锅炉用户对锅炉安全管理不重视,政策法规不了解,形成安全隐患.要提高锅炉的运行水平,首先要提高锅炉的管理水平.在农村的小型锅炉使用中,存在不能按条例规程要求规范使用,无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无规章或规章制度不齐全,不能及时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人员无证上岗等现象.有个别用户安全意识不强,躲避锅炉定期检验,很多锅炉带着安全隐患私自运行.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的研究课题中,需以冲压拉深方式制做一个法兰边直径≥φ95mm,法兰边厚度≥4mm,圆筒最大处内径≤φ71.6mm,最小处外径≥φ78.35mm,切削底部料后的有效长度≥42mm,外径与法兰边之间的过渡圆角R≤4mm(依靠后续整型完成),最大单边壁厚变薄量≤0.5mm,材料为08AI的回转体筒形零件,该零件在拉深成型中具有坯料厚度较大(t=4mm),拉深变形程度大(拉深系数m=0.48),而且该零件对其直壁部分壁厚的变薄要求较严的特点,基于上述情况,要想在普通单动压力机上实现一次拉深成型,保证拉深过程中法兰边部分不起皱,且满足零件壁厚的要求,仅仅按照常规的模具设计来进行生产是根本不可能的.通过研究分析、计算及实践,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工艺措施,最终实现了在普通单动压力机上一次拉深成型的生产.下面就诸多措施中有关压边圈方面的改进设计情况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节能和环保也被提上日程,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重视。因此,锅炉燃烧系统对于锅炉的燃烧控制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此在深刻分析锅炉原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针对锅炉控制系统在应用上的问题提出用可编控制器PLC锅炉控制系统的改造方案。采用日本OMRON公司的CV系列的技术设计制造出了一系列控制系统能够进行自动控制的软硬件,实现了复杂的自动控制。本文主要讲述锅炉使用的现状、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新型PLC技术的功能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防震减灾中心,建筑面积9800m2,结构形式为十一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用途为震灾指挥中心及其办公、科研等.在功能上有较多的要求,大楼二层以上采用大跨度空心楼板,设计板跨10m,板厚350mm,空心管直径250mm,管与管之间60-100mm为实心混凝土,GBF管离梁边净距为50mm,暗梁与柱交接处周边500mm范围内为实心混凝土.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化工生产技术也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在不断发展。化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和民众对安全生产也越来越关注。通常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身具有高风险性,称为客观问题;另一方面是主观因素,如员工缺少安全生产意识,操作水平较低等。本文主要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关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