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
文章针对国际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及"信息控污"问题进行了研讨。通过分析问题,究其根源最后提出解决的手段及措施,建立一套完善的改革体系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技术手段和用户素质。创造Internet网络系统的洁净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文献资源共享新模式--电子文献传递服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电子文献传递是信息社会对文献资源共享的崭新模式。电子文献传递服务则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全文信息检索系统、全文数据库系统和电子文献传递系统,来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文章从服务意义,实现方式,信息营销等方面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文献传递服务。  相似文献   

3.
网络为我们学习和办公提供了一种新的功能强大的、集成性的信息传递媒介,通过WWW、FTP、计算机会议、视频会议等形式,网络可以实现各种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跨越时间与空间、跨越平台的沟通传递,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网络大大提高了信息资源传递的便捷性、灵活性、集成性、即时性,大大丰富和扩展了教育活动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内容。教师和学生所面对的不再只是此时、此地的信息资源,而是一个无限延伸、无缝连接的、巨大的信息资源库。  相似文献   

4.
谣传是将信息安一定的约束条件传递,最终使网络的每个结点都得到网络所有信息的信息传递方式呼叫次数和谣传时间是谣传网络的两个重要指标,本文给出一个在最少呼叫条件下最少谣传时间的上界。  相似文献   

5.
浅论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广琴 《今日科技》2004,(12):40-42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由数字化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超文本、超媒体技术所支撑的信息资源,也可以说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合。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传播范围、类型、控制机制和传递手段方面都与传统的信息资源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传递呈现出生态模式:传递过程分为发送、传递、接收与反馈三个环节,信源和信宿无时无刻不与网络进行着信息交换,并受到网络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整个信息生态系统应具有良好的自净能力和修复能力,能够在不断的新陈代谢中消除消极心理信息的不良影响,从而成为社会信息生态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宁丰荣  许坤 《科技信息》2008,(32):141-141
建筑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存在信息失真、信息反馈速度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筑企业应在企业组织结构、信息传递方式等方面进行改善,同时,应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准确、高效传递,加强对信息传递过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信息传递机制影响应急组织的信息传递能力,是应急管理的关键。本文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为例,将其信息传递机制抽象为分层网络,通过建立顶层接收信息概率模型,得出在部门总数一定时,子部门数越多网络的层级越少,顶层接收到信息的概率越大,因此提高职能覆盖范围可增加顶层接收信息的概率;通过建立分层网络信息丢失率模型,说明降低信息传递的平均时间和节点的连接度数能够减少信息丢失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张瑛  刘松平 《科技信息》2012,(31):131-131
网络信息传递是迅速的,如何让用户较快的访问对应的网站是网站推广的一个瓶颈,DNS服务器的配置和优化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网络信息共享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从信息理论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过程就是财务信息的运动过程。从信息理论角度出发。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应能够保证财务信息的迅速传递,保证所传信息的真实性。节约信息传递的成本。建立在网络财务基础上的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能满足财务信息的实时、真实传递以及节约传递成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由于空间信息网络的空间和时间的大尺度特性及其复杂度的大幅提高,已有的信息传输能力衡量方法已无法有效地衡量现有和未来的空间信息网络.本研究首先建立复杂的空间信息网络模型,通过分析空间信息网络的数据接入能力和网内数据传输能力,来衡量整个空间信息网络的通信业务承载能力.最后利用STK和Matlab仿真软件,进行协同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衡量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对空间信息高速传输的需求与日俱增,基于卫星协作的空间通信网络被广泛用于远洋通信、紧急救援、航天器跟踪、深空探测等领域。针对网络结构复杂、拓扑动态、传输质量不稳定等特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传输时延长、误码率高、连通性差等问题,从网络架构、协作策略、工作频段等3个方面对基于卫星协作的空间信息传输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展望。从网络架构来看,未来空间通信网络正逐渐走向多层立体化网络,结构将向更为灵活的空间自组织网状网络结构演变;从网络构成要素来看,具有星间链路和星上处理功能的协作卫星将日益成为未来空间通信网络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同时,通过分析不同的协作策略以及工作频段可以看出:基于高频段的空间信息自适应传输及跨层联合优化将会成为保障空间信息可靠有效传输的主要手段,也将是实现未来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多源组播带宽利用率较低和构造算法收敛时间过长的不足,提出了确定线性逐层构造算法.该方案只需通过一次试播,即可逐层构造各个编码节点的编码系数,并对出现数据冗余的链路进行修剪枝操作,最终使信宿端接收到的全局编码矩阵满秩,从而顺利解码.针对网络编码中的全局窃听攻击和污染攻击,从密码学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序列的安全网络编码方案,通过改进Logistic混沌序列对原始消息的最后一维数据进行加密,并利用m序列扰动混沌序列构造全局编码矩阵,实现将加密的原始信息与全局编码矩阵线性组合进行传输并在信宿端点构造线性列表,对污染信息进行过滤.通过仿真与数据分析可得:该方案提高了多源组播的通信效率,在抵抗全局窃听攻击的同时,还可以滤除污染信息,使网络的安全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种制式网络的便携信息传输系统,通过多种制式无线网络进行信息数据的实时传输,实现了在不同层面上的复杂不确定网络情况的系统应用。数据采集端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极大地增加了信息数据采集作业的灵活性,更能适应多种复杂的工作环境。服务中心同时对多个数据采集端进行实时视频语音通信和定位监控,并通过对视频图像进行直观背景提取、动态物体识别和人脸标定,使对现场环境分析更加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平顶山市区大气环境污染物和电网绝缘子积污的连续监测分析,分析了城市和工业大气污染对电网绝缘子污染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绝缘子盐密值、硫酸盐化速率等测试结果表明,工业和民用燃煤、石油所排放的大气污染元素是造成绝缘子盐密值升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王頔  谢红  王铮  赵蕴龙 《应用科技》2011,(10):33-38
双向中继信道(TWRC)传输模型中,用户通过中继与基站构成的上下行链路进行传输,采用现有的时分方案时,传输时隙数与用户数成正比,并可联合物理层网络编码消除自身信号的干扰;在用户数增多的情况下,不仅增大传输系统复杂度,而且降低了数据传输速率.针对此问题,提出物理层网络编码联合预编码方案,仅利用2个时隙便可完成信息传输,在不影响传输速率的同时,还可提高复用增益且避免了同信道干扰.从中断概率和遍历容量两个角度对这2种方案进行性能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网络编码联合预编码方案在高信噪比情况下,性能更优,且随着用户数的增加,系统性能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中,网络以其技术优势为广大读者提供信息检索、视听交流服务,然而网络在给读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网络环境污染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提出网络环境污染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未来大规模无线自组织网络中,不但要保证数据的高效传输,还要保证能够适应网络拓扑结构的快速变化.现有的M-USAP(改进的统一时隙分配协议)能够在一帧内完成全网控制信息的交互,每个节点拥有全网路由信息,在小规模网络中能够快速适应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存在路由开销大、收敛慢、端到端时延大、节点吞吐量小、时隙复用率低和网络反应迟钝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CUSAP(分簇式统一时隙分配协议).该协议基于分簇思想,簇内采用动态时分多址协议,簇间采用多频段分割技术,实现高效的簇内和簇间节点交互.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路由收敛快、业务收发平稳、端到端时延小、时隙复用率高和网络灵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导频污染是影响大规模MIMO系统性能提升的因素之一.蜂窝网络中导频功率控制方法适用于导频长度较长的情形,但是导频长度过长不仅影响信道信息的估计,而且影响信息传输速率.为了扩大导频功率控制方法的适用范围,提出一种基于小区分类的导频功率控制的改进方法.将小区分为3类,所有小区均采用同1套导频,利用1维网络中的导频功率控制方法对蜂窝网络中的导频功率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小区分类的导频功率控制改进方法适用于导频长度较短的情形,可使蜂窝网络中导频长度的适用范围变大,同时降低了用户的上行功率开销.  相似文献   

20.
控制网络是一种用于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与控制的计算机网络,它对信息传输的实时性要求较高,但网络中信息的传输量不会太多。IPX是Novell公司开发的网际包交换协议,对应于OSI网络层,是一个无连接的协议,具有实时性好,独立于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媒质,既可实现点-点通信,也可实现多点或广播通信以及实用的应用编程接口(API)等特点。针对控制网络和IPX的以上特性,提出一种基于IPX协议的油田控制网络。该网络具有结构灵活、信息传输实时性好的特点,可方便地与信息网络集成,并讨论该控制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