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由于我国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文学思想史的兴起还是晚近的事物,所以这一学科目前仍然面对一些尚未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例如何渭文学思想史?文学思想史从发生学上是如何产生的?文学思想史与社会政治思想史、哲学思想史以及文学史、文学理论批评史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当代人喜爱什么样的文学?文学的发展大势是什么?郭超华的《玫瑰花茶》引出了我对文学大势的再度思考。我想这也是许多文学作者思考过或正在思考的问题,如果还没有思考,必定要落后了!  相似文献   

3.
一直相信,文学对人的影响与塑造是最基础性的。因此,如果韩国文学不能获得中国读者高度而普遍的认同,那么谈韩国对中国的人文影响,就只能说是瘸腿的。事实上,韩国人自己对此倒未必拥有足够的自觉,因为说到底,文学与艺术最主要的功用,还在于满足自己所在族群的灵魂需要,至于是否影响邻邦,那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抱着“可遇不可求”的心理,才算是一种正常态。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文学本体论往往把文学当作一个固定不变的对象来看待,试图寻找文学某种稳定的本质特征,回答“文学是什么”,把文学的某一属性当作文学的本体,模仿说,表现说,形式说所走的都是这一路子。本文认为,传统文学本体论提问的方式是错误的,不应该追问“文学是什么”,而应该追问“文学如何存在”。从这一角度看,文学就是人类的一种对话方式,是作者和读者以文本为核心进行的心灵交流。这一对话是双向逆反的过程,并且包含了各种复杂的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5.
略论文学批评的存在价值周丽琴自有文学以来,就有文学批评。文学与文学评论是平行发展、相辅相成的。正如别林斯基所说:文学评论“是理论对实际的运用,是那个被艺术所创造,而不是本身创造艺术的科学”。(《别林斯基选集》)文学评论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文学的...  相似文献   

6.
文学拥有的一切,只是为了让一个艺术化的人性与理性世界成为高悬于现实生存之上的太阳,而不是为了把文学变成一个满足现实意识的世界;只是为了一个形而上的朦胧天国而不断提升灵魂,而不是为了形而下的身体欲望不断坠落。但市场化年代的文学使这一切都变成了一种遥远的怀恋和梦想,文学以与现实的急速一体化、以对现象和表面的快速反应为自己的主要荣耀,人们可以及时地在文学中发现那些最时髦、最前卫的现实意识和现实表象。  相似文献   

7.
由于对传统的因袭和对大众口味的迎合,新武侠小说作家在创作中遵从男性视角以及对男权潜意识的向往使作品在女性观上基本没有什么突破,因而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显得底气不足而有先天缺陷,他们的作品塑造的只是男性希望看到的女性,而不是真正的女性。新武侠小说建立的是一个美妙的以“情”“义”为出发点的男人的乌托邦,因而在女权主义高涨的今天,这一文学样式的衰落是可预期的。  相似文献   

8.
实践标准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认识论问题,而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它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实践标准的历史维度说到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历史维度。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称为“历史唯物主义”或“实践的唯物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历史维度的含义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形式。“发展和加强创见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技能,这才是教育事业的核心问题。教育学生怎样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应当成为教学活动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反思“纯文学”的问题中,不能仅仅以文学为中心来讨论20世纪80年代确立的“纯文学”的观念,或者通过揭示文学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并不能面对“纯文学”所带来的“去政治化”的逻辑。本文通过对瞿秋白临终遗言《多余的话》的细读,认为在瞿秋白看来,认为“文学”比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更能把握现实,这种对“文学”的理解并不是说文学相比政治更“自由”,而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出现了问题,所以,这里的“文学”不过是在“政治与文学”的二元结构中凸显政治困境的他者,或者说文学比政治更“政治”。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现代短篇小说这一文类逐渐成型而独立。某种程度上,它与诗歌的距离比与长篇小说的更近。《小说月报》的“短篇独尊”观念是对世界文学潮流的应和。革新前后的《小说月报》在实践中和理论上探索着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性质和特征,初步回答了“现代短篇小说是什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阿英看来,文学与政治(政治理念)不是非此即彼的对抗状态,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统一于对“理想中国”的想象之中。从“想象现实观”出发,阿英完成了“文学-政治”批评模式的思考探索。这种批评模式,倡导“审美-实践”的文学范式,认为文学与政治的链接是通过“想象”——对人类自由美好生活的想象,肯定人的价值,肯定文学的审美特性,肯定文学的实践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3.
在阿英看来,文学与政治(政治理念)不是非此即彼的对抗状态,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统一于对“理想中国”的想象之中。从“想象现实观”出发,阿英完成了“文学一政治”批评模式的思考探索。这种批评模式,倡导“审美一实践”的文学范式,认为文学与政治的链接是通过“想象”——对人类自由美好生活的想象,肯定人的价值,肯定文学的审美特性,肯定文学的实践价值,是马克思主义丈论中国化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语用学理论对语言教学通常涉及的"怎么教"和""教什么"两个基本问题进行研究。传统上人们一直认为,语言教学关注的是前者而不是"教什么",即教学方法是第一位问题,教学内容则是第二位问题。本文对这种传统的观念提出挑战,认为在这两者之间后者决定前者,而不能本末倒置,因此应给以特别重视。同时本文就"教什么"提出了具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应江苏理工学院副院长、职教研究院院长崔景贵教授的要求,和朋友们谈谈我探索心理教育的心路历程。我是从事教育学和德育原理教学的,我谈谈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心理教育的,是什么些因素促使我探索心理教育的;是什么些因素促使我提高对心理教育认识的;在探索的路上,我遇到过什么些问题,应当关注什么些问题。我不是对有关问题做全面的回答,只是回顾个人探索心理教育的心路历程,因而我所谈的有局限性是难免的,但希望通过思考,也许能领悟到一些什么。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文学史这个问题上的纷争的实质在于人们文学观的不同和历史观的不同。本文在对当前文学史的理论论争和实践操作进行梳理、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文学观和历史观 ,并进而认为文学史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而不是僵死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文革文学”——失态的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大革命”中的主流文学是失态的文学。其主要特征是“极化”即彻底意识形态化,主要表现为否定一切的极端化思潮,文学本体的彻底丧失,极端的文学创作模式和“棍子式”文学批评。文学彻底意识形态化对文学本身造成了戕害。失态的文学的发生有其社会历史根源,它不是孤立的,突然出现的  相似文献   

18.
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科学小品,它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而诗句的引用则是它文学性的表现手法之一,使文章既富有理趣,又充满情趣。引用诗句,不仅说明了荔枝的特点,而且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得文章语言生动,文采飞扬。不难看出,作者对于诗句的引用是特别讲究的,在什么地方引,以什么形式引,引用诗句的哪些部分和要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潜心斟酌。应该说,将一些名诗佳旬放在一篇科技说明文中,绝不是一件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事。那么,作者在引用诗句方面有哪些技巧呢?  相似文献   

19.
关于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美文学课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为目标而开设的。其在语言、文化学习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然而,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却境遇尴尬。怎样激发学生对文学课的兴趣,焕发文学课的魅力是文学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哲学是什么”为核心的元哲学问题是马克思早期理论活动的轴心,马克思是通过对元哲学问题的探索而进入哲学殿堂并登上理论的峰顶的。马克思力求通过对哲学自身的追问与反思、通过揭示哲学的实然形态和应然形态的巨大反差。借助于揭示“哲学不是什么”来界定“哲学应该是什么”。马克思有关元哲学问题深刻而精辟的阐述。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哲学和哲学问题,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