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家兔固定时间对热原试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家兔固定时间对热原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按照《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 0 0 0年版的生物制品热原质试验规程进行。结果 按规定测量 6次体温 ,制品均合格 ,而延长测温 2h ,变为不合格和复试的制品批次占总试验批次的 30 8% ,且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家兔固定时间过长可致热原试验结果出现误差  相似文献   

2.
家兔性别与体温变化对热原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普通级家兔的体温变化范围、雌雄家兔间体温变化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家兔性别是否对热原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方法按照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中对热原检测的规定,对实验家兔体温进行测定。结果预检体温结果显示雌性家兔平均体温较雄性家兔体温偏高约0.4℃,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检测实验中由雌性体温波动导致检测结果为复试的与由雄性体温波动引起需复试的比例约为6∶1。结论雌性家兔在基础体温和体温波动幅度上都高于雄性家兔,且稳定性较雄性差。雌性家兔更易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3.
<正> 我厂每年使用大量家兔用于某些抗生素和生化药品的热原试验。目前,国内用于热原试验的家兔多选用青紫兰与新西兰两个品种,这两个不同品种的家兔在热原试验中效应如何,不很清楚,一些有关专家学者对此看法也不尽相同,国内有关资料,尚未见公开报道,我们为了弄清这两种不同品种的家兔用于热原试验反应,而进行了体温稳定性和敏感度等多方面的探讨试验,以便选择适合我厂用于热原试验的家兔品种,现将初步试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试验用兔:青紫兰和新西兰兔均来自本厂动物场封闭群生产的实验用兔。长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垃圾发酵用菌种粉末的急性毒性反应、致染色体畸变作用以及对皮肤的刺激性 ,采用昆明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和骨髓嗜多染细胞微核实验以及新西兰兔急性皮肤刺激实验 ,来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 :小鼠经口LD50 值 >6 0 0 0mg·kg- 1 (体重 ) ;实验组小鼠骨髓细胞的平均微核率 (2 .7± 0 .81‰ )与正常组 (2 .5± 0 .77‰ )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与阳性对照组的平均微核率 (2 5 .5± 1.6‰ )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家兔皮肤刺激强度分值为 0。上述结果提示 ,该菌种粉末无毒 ,不具有致染色体畸变作用 ,对皮肤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5.
静脉注射药物的重要检验项目之一是热原检查。热原检查的方法主要采用家兔法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虽然在国外常常采用后者 ,但仍有许多品种 ,尤其是国产药品多采用家兔法进行热原检测。为保证药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必须确保实验动物的质量符合试验要求 ,我所检验用的实验家兔是中国兽药监察所繁殖生产的一级大耳白兔。实验家兔的饲养方法过去一直采用自由采食 ,即每天上、下午各添颗粒料一次 ,每次约 1 0 0 g以上 ,由于添加的饲料超过正常需要量 ,易造成体重增长过快 ,因超重而被淘汰 (药典规定做热原检查用的家兔体重不得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甘氨酸和多粘菌素B在体内对内毒素致热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以内毒素诱导家兔发热 ,实验组预先单独或联合给予相应剂量的甘氨酸和多粘菌素B ,测量各组家兔的直肠体温。结果 :用半剂量的甘氨酸 /多粘菌素B预处理对内毒素致热性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P <0 0 5 ) ,并且其效果与预先给予全剂量多粘菌素B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家兔体内合用甘氨酸和多粘菌素B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拮抗内毒素引起的发热 ,并且可以降低单一药物的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7.
<正> 对维持在标准环境条件下(室温19℃、相对湿度60%,光照14小时/日)首次药物实验用无特定病原的(SPF)雌性和雄性粟色型免,在三年半期间,通过每周的测量,对直肠温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结果表明,直肠温度有季节性变化,直肠温度受着约束的影响。而且雌兔的体温明显高于雄兔。体重对体温无影响。广泛应用于热原实验的兔体温已表明是受着实验引起所处的环境温度的变化和所受的约束的影响。然而,在标准实验条件下,受试家兔的直肠温度的季节性变化的材料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普通家兔与SPF家兔的体温变化范围,筛选合格率及两者之间在体温变化上的异同。方法预检温期间每间隔10 min记录家兔体温,连续监测4 h,除预检温时间间隔外,其他步骤按照2005版中国药典附录ⅫD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通过对196只SPF家兔和166只普通家兔的预检温结果的统计显示,SPF家兔体温变化范围的标准差较普通家兔小0.06,且方差齐性检验验证概率P<0.10;对SPF家兔和普通家兔预检温温差的统计分析显示,普通家兔在不同温度差区间分布的离散程度大于SPF家兔;对合格率的统计显示两者间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SPF家兔在体温变化范围与温差方面的统计数据的离散程度都小于普通家兔,且统计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热原检查是药物注射剂及输注用品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家兔法和鲎试验法。由于两种方法都存在缺陷并受到资源的限制 ,寻找新的替代家兔热原试验方法势在必行。我们对用家兔血浆、人血浆以及THP 1检测热原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其原理是 :分别将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与从健康家兔取出的肝素抗凝全血、健康自愿者提供的人肝素抗凝全血以及THP 1细胞共同孵育后 ,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其产生的细胞因子TNF α和IL 6的释放量 ,作为内源性检测指标来判定内毒素的致热作用。结果表明 :无论兔全血、人全血还是THP 1…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室温对家兔体温的影响。方法根据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热原实验规程对家兔体温进行测定。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室温的升高,家兔体温筛选合格率也随之升高,在20℃~21℃时家兔体温筛选合格率最低(43%),而在24℃~25℃时筛选合格率最高(71%);室温在22℃~25℃时,家兔体温在38.5℃~39.0℃这一组构成比均超50%。结论不同室温对家兔体温的变化有影响,在进行热原实验前的家兔筛选时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1.
利用亚纯函数值分布理论和正规族理论、线性代数理论及研究方法,研究了全纯曲线族分担超平面的正规性。设$ \mathcal{F} $是从$ D\subset \mathbb{C} $到${\mathbb{P}}^{3}\left(\mathbb{C}\right) $的一族全纯映射,$ {H}_{0}$和${H}_{l}({H}_{l}\ne {H}_{0}) $是$ {\mathbb{P}}^{3}\left(\mathbb{C}\right) $上处于一般位置的超平面,$l=1,2,\cdots,8 $。假定对于任意的$ f\in \mathcal{F} $满足条件:$f(\textit{z})\in H_l$当且仅当$\nabla f \in H_l=\{x\in {\mathbb{P}}^{3}\left(\mathbb{C}\right): \rhbr \langle x, \alpha_l \rangle=0\}$;若$f(\textit{z})\in H_l $的并集,有$|\langle f\left(z\right),{H}_{0}\rangle|/(\|f\|\|{H}_{0}\|)$大于或等于$\delta $。$0 < \delta < 1 $,$\delta $是常数,则 $ \mathcal{F} $在D上正规。  相似文献   

12.
家兔对细菌内毒素致热耐受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家兔多次使用后是否对细菌内毒素致热产生耐受现象。方法 对家兔进行常规热原试验 ,间隔两天做一次 ,共做三次。每次对同一家兔注射同一剂量的内毒素 ,间隔 15min记录一次温度。结果 第三次家兔升温幅度明显低于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结果。结论 家兔多次使用后对细菌内毒素致热原产生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协方差阵未知的椭球等高线性模型中的稳健性问题. 证明当协方差阵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 广义最小二乘估计在一大类损失函数下都是风险最小的估计; 广义最小二乘估计关于协方差阵和损失函数 同时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14.
实验兔的使用次数对热原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实验兔的使用次数对热原敏感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使用次数的实验兔进行试验 ,对同一实验兔注射统一规定剂量的细菌内毒素 ,然后每间隔 30min测量实验兔体温一次 ,共 8次。结果 随着实验兔使用次数的增加 ,其体温升高幅度逐渐降低。结论 实验兔在多次使用后对热原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亚纯函数值分布理论和正规族理论、线性代数理论及研究方法,研究了全纯曲线族分担超平面的正规性。设\begin{document}$ \mathcal{F} $\end{document}是从\begin{document}$ D\subset \mathbb{C} $\end{document}到\begin{document}${\mathbb{P}}^{3}\left(\mathbb{C}\right) $\end{document}的一族全纯映射,\begin{document}$ {H}_{0}$\end{document}和\begin{document}${H}_{l}({H}_{l}\ne {H}_{0}) $\end{document}是\begin{document}$ {\mathbb{P}}^{3}\left(\mathbb{C}\right) $\end{document}上处于一般位置的超平面,\begin{document}$l=1,2,\cdots,8 $\end{document}。假定对于任意的\begin{document}$ f\in \mathcal{F} $\end{document}满足条件:\begin{document}$f(\textit{z})\in H_l$\end{document}当且仅当\begin{document}$\nabla f \in H_l=\{x\in {\mathbb{P}}^{3}\left(\mathbb{C}\right): $\end{document}\begin{document}$ \langle x, \alpha_l \rangle=0\}$\end{document};若\begin{document}$f(\textit{z})\in H_l $\end{document}的并集,有\begin{document}$|\langle f\left(z\right),{H}_{0}\rangle|/(\|f\|\|{H}_{0}\|)$\end{document}大于或等于\begin{document}$\delta $\end{document}。\begin{document}$0 < \delta < 1 $\end{document},\begin{document}$\delta $\end{document}是常数,则 \begin{document}$ \mathcal{F} $\end{document}在D上正规。  相似文献   

16.
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基因转化早期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用含质粒载体pCAMBIA2301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inoculation)转化“641”香蕉(Musa AAA Cavendish subgroup cv.64-1)的薄片外植体,通过测定GUS基因瞬时表达率,对转化早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杆菌EHA105较适合于介导转化,将薄片置于固体高渗培养基上培养4h后,通过真空减压法使农杆菌接种于其上,获得了较高的瞬时表达率(41.67%),是对照(8.33%)的5倍,农杆菌悬液稀释5倍用于转化较好,共培养3d为宜,薄片外植体越靠近根部,瞬时表达率越高。而外植体预培养会降低瞬时表达率。  相似文献   

17.
We will discuss the non-normal Hasemann boundary value problem: we may find these results are coincided with those of normal Hasemann boundary value problem and non-normal Riemann boundary value problem.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RFDP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SF of Wuhan University (201990336) Biography: Cai Hao-tao(1977-), male, Master candidate, research interest: numerical of singular integral equ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