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阳  周媛  梁竹苑  李纾 《科学通报》2012,(35):3376-3383
爱情是一种跨文化普遍存在的现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爱情已经成为神经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新研究焦点.对爱情及其相关行为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发现,爱情主要激活奖赏环路,尤其是腹侧被盖区和尾状核;抑制与社会判断、负性情绪有关的脑区活动,如外侧前额叶皮层、后扣带皮层、杏仁核等.这提示爱情并不是一种单一情绪,而是一种类似于金钱奖赏的激励动机;同时爱情会降低人们对所爱对象的社会判断力.爱情所激活和抑制的脑区既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也有差异性.另一方面,爱情也会导致人体内多种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变化,包括皮质醇、多巴胺、五羟色胺、后叶催产素和加压素、神经生长因子等.最后,我们从爱情的测量方法、研究手段以及爱情对行为决策的可能影响等方面,讨论了爱情领域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2.
阿俊 《科学之友》2009,(9):27-27
生活中有关爱情的话题永远不会枯竭,科学上对于爱情的探究一直在进行着。最近,一些颇为有趣的“爱情密码”被发现。  相似文献   

3.
美国科学家发现,在爱情不可言喻的神秘与伟大之下,还隐藏着一些基本的生物法则和基因法则。决定情缘的基因科学家新近提出了"基因决定你与谁情投意合"的观点,"缘分"之说似有了科学根据。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老鼠在选择配偶时受到一种称为MHC基因的制约,雌性鼠总是挑选与自身MHC基因不同的雄性鼠为"丈夫"。那么雌性鼠是凭借什么来识别对方基因的异同呢?是气味。  相似文献   

4.
古往今来,有关浪漫爱情的书刊数不胜数。充满想象力的文学家和诗人为提示这个奇妙的东西作了没有尽头的努力,结果却唤起了更大的疑惑。在科学时代,终于可以理性地分析爱情——让我们把"爱情"置入显微镜下,看看科学家对"爱"的研究,得到了什么。爱之物尽管种族和传统存在巨大差异,世界各地人们对爱情的感觉却完全一致。情人们说自己"飘  相似文献   

5.
<正>说到青春期的爱情,很多人都不理解,将其称之为"早恋"。人们普遍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不应该有爱情,只应该有学业,爱情的出现肯定会影响到学业,所以将"早恋"视为洪水猛兽。然而,这样的理解没有尊重人的发展规律。今天,我们要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看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有爱情,爱情对于一个人的情感发展有着怎样的积极意义。只有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够接纳自己青春期的爱情。  相似文献   

6.
刘永镇 《科学通报》1983,28(3):159-159
近年来,从星系和星系团在空间中的三维分布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在一些超星系团的附近或超星系团之间有一些大尺度的空间区域,在这些区域中现在能观测到的星系非常少。这些缺少星系的空间区域,现在称为宇宙中的“巨洞”(big hole或void)。至今已发现的巨洞的尺度和超星系团(二级星系团)的尺度有相同的量级,由观测资料所估计的最大直径达到几亿光年。  相似文献   

7.
动态点击     
<正>银河系超级黑洞被发现我国科学家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公布了一项天文发现,他们通过自主研制的郭守敬望远镜在银河系内发现了一个质量超过太阳70倍的黑洞,这个人类已知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的发现,将为人类了解恒星衰变为黑洞的历程提供数据支持。研究团队观测到,在双星系统(LB-1)中,一颗蓝色恒星围绕着一片黑暗区域进行快速的周期性运动,光谱特征分析出来的结果表明,这片黑暗区域可能隐藏着一个黑洞。之后,研究团队又通过西班牙10.4米加纳利大望远镜和美国10米凯克望远镜进一步确认了这个黑洞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一见钟情"真有依据 人们常用"一见钟情"来形容男女之间互相爱慕的感觉,说明视觉在选择伴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学家对产生爱情的化学作用进行研究的结果是,"一见钟情"这种瞬间产生的爱情不再神秘.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低血压家系2号染色体扫描和连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原发性低血压遗传机理的研究是血压调控相关基因研究的一种新尝试,通过对8个原发性低血压家系样本进行整条2号染色体扫描和Genehunter进行参数(Lod值)及非参数(NPL值)分析,发现D2S112~D2S117区域均表现出较为显著的连锁信号,这是支持连锁的证据,这一结果预示着此区域很可能存在血压调控的关键性基因,并且该区域在高血压家系的同类研究中得到印证,这些基因的发现将成为研究血压调控上游机制重要的修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扬弃”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地理学现代化与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关系。(1)地理学的“区域性”特点来自地理学“描述独特事物”的基本研究传统;(2)“发现区域”与“认识区域”不能混为一谈,认识区域的任务不会随学科的进步而终结;(3)地理学应与其它学科合作,以加强地理系统和地理过程的研究;然而,不应改变区域观点在地理学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1.
坠入情网的女孩,常常进入绮丽多采的爱情"梦境"。此时,她变得爱读爱情小说,爱看爱情影视片,爱与朋友、同事兄弟姐妹谈论爱情问题,以换得更丰富、更有韵味的爱情滋润。然而,她的这段感情太幼嫩,基础不稳固,任何转变都可能随时出现。尤其是女孩犯了下列错误时,更容易将爱情之梦粉碎。随意留情对人热情本无可厚非,但随便热情,就成问题了。用孩不会讨厌女孩子对自己  相似文献   

12.
妒忌,可以点燃愤怒的烈火,也可以引起无能的羞愧,甚而导致威胁生命的暴力。它正像爱情一样,是现代人生的必修课程。事实上,它也保护着人类那脆弱的感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感情的保险凭证,一种胶合剂,粘结着现代婚姻的男男女女。有人曾作过一个抽样调查,结果发现46%的受调查人说,妒忌是真正爱情的必然结果。圣·奥古斯丁是古罗马基督教兴盛时期的政治哲学家,他在评论这一男女之间微妙的心理状态时说:“一个人没有妒忌,就没有爱。”在实际生活中,普通男女都把妒忌当作是测量爱情深浅的尺子。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处在浪漫…  相似文献   

13.
爱情是什么?在孩子眼里那仿佛是一枝箭,即使被射中好像也不会很疼;在失恋者看来那简直就是一场病,让人痛不欲生。不同的人对爱情有不同的理解,相同之处在于任何当事者都共有一种妙不可言的神秘感觉。至于爱情到底是什么,她来自何处?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对她有很多阐述。而更实际且令人信服的还是来自医学角度的解释,爱情可以理解为物质的,但绝非物资。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研究指出,"爱情"就在空气中,味感能够帮助你完成一段浪漫的恋曲。因为,人类的鼻子里有一体积颇小的器官,对爱情有着极其微妙的作用。这个小东西有个英文名宇叫作"VNO",VNO 含有一对"小宝贝",分别在两个鼻孔之内,并能够感觉得到异性皮肤上产生的一种叫信息素的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15.
将爱情和化学放在一起,可能煞了通常目以为浪漫神圣的爱情风景。焦件卿和刘兰芝的孔雀东南飞、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化蝶、瘫痪的勃朗宁夫人在爱情力量感召下神奇般的站立,爱情的故事简直难以说得过来;生活中的、文学作品里的,至今风景这边独好。你看一个古中国的图兰多公主的爱情故事不照样演了又演,从外国演回本土,更不要说琼瑶式的爱情小说风头一直不减。即便对世纪叨年代的男女有些不那么神圣地将爱情在电视里当众谈论和表演,但眉来眼去间仿佛依旧是爱情信徒的样子。爱情就像人生命中盛开的花朵,芳香醉人,是人类赋予最多美妙语言和…  相似文献   

16.
2009年的贺岁电影《女人不坏》,是一部关于爱情、女性、时尚的新喜剧。电影中有3个不坏的女人,3个对爱情绝缘的女人。周迅饰演的欧泛泛很搞笑,是个智慧型丑小鸭。她发明了控制爱情的利器——费洛蒙胶粘,终于如愿以偿让心上人爱上了自己。然而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竞弄巧成拙了。张雨绮饰演的唐露很妖娆,桂纶镁饰演的铁菱很摇滚,她俩在不经意间获得了这个爱情宝贝后,生活和爱情竞风云突变,犹如一团乱麻。对此,  相似文献   

17.
妙龄青春来了,姑娘像匆匆的春风闯进了爱情的王国。无奈,心中的"白马王子"身边也有如花似玉的姑娘。怎样表白自己的心迹,既不失时机,又不鲁莽?那就学会交际艺术吧。以物牵线,多次接触当你慧眼识英雄,在众多人中发现了你可信赖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通过长期深入研究后发现,一个人的情感,如同潮汐一般地此涨彼落,这种周期大约为28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略有延长。情感的周期性变化,在夫妻关系中明显地反映出来,有的心理学家称它为爱情的节奏。夫妻间的情感节奏,除了具有人们的一般交往中的周  相似文献   

19.
冯洪波  张晔  唐一源  靳静  董峰  冯士刚  张武田 《科学通报》2007,52(11):1280-1284
近年来, 负激活逐渐成为脑功能成像研究中的热点, 但数字加工中负激活现象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了15名健康被试在数字加和判别实验中的全脑负激活现象. 结果显示, 后扣带回及临近的楔前叶区域、前扣带回和前额叶区域都出现了负激活, 特别是两侧脑岛也出现了显著负激活. 结合这些区域所参与的相关认知功能, 探讨了它们对于维持静息状态下人脑认知活动所起的重要作用, 并发现脑岛参与了静息状态下从外界获取声音信息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冬季降水和极端降水对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建奇  敖娟 《科学通报》2013,58(8):674-679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近50年来冬季(12~2月)降水和极端降水在年代际尺度上对区域尺度增暖的响应. 结果发现, 随着中国区域冬季温度的升高, 中国区域的冬季降水和极端降水均呈现出一致的增加趋势. 而且伴随着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突变, 降水和极端降水也都在同时发生突变. 定量分析结果显示, 中国区域冬季气温每增加1℃, 降水和极端降水的增加百分率分别达到9.7%和22.6%. 该增加幅度, 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说明中国区域冬季降水和极端降水对变暖的响应更加敏感, 也进一步凸现了开展降水对增暖的区域响应研究的重要性. 此外, 极端降水的增幅高于非极端降水的增幅, 说明随着全球变暖中国区域冬季降水将更多以极端降水的形式出现, 这可能是近期中国多个地区冬季屡屡出现破纪录降雪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