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分布集聚,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随着黑龙江省旅游地区域逐步扩大,政府对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物质型资源较多、交通不便、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制约了黑龙江省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显性化进程的良性发展.本文以“旅游资源显性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影响黑龙江省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显性化的因素,提出黑龙江省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显性化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分布集聚,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随着黑龙江省旅游地区域逐步扩大,政府对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物质型资源较多、交通不便、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制约了黑龙江省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显性化进程的良性发展。本文以"旅游资源显性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影响黑龙江省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显性化的因素,提出黑龙江省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显性化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及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指出潜优势项目开发策略,提出发展体育旅游潜优势项目是促进旅游经济的又一增长点,探讨以地方旅游资源为依托,结合本土特色体育项目构建体育旅游区域发展模式,并阐述其对振兴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选取旅游总收入、旅游资源丰度和旅游区位作为评价指标,以黑龙江省12地市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旅游总收入与旅游区位、旅游资源之间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空间错位关系.结果表明,旅游总收入重心为(127.00°E,46.20°N),旅游区位重心为(127.74°E,46.82°N),旅游资源重心为(127.61°E,46.77°N).从二维组合矩阵来看,大庆、双鸭山、鸡西旅游总收入与旅游资源负向错位,佳木斯旅游总收入与旅游区位负向错位.根据黑龙江省旅游空间错位现象,提出了加强负向错位的开发,发挥哈尔滨、牡丹江的辐射作用,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强化区域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的旅游形式,各地根据自身的旅游资源开展的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和规模都存在很大差异.从旅游业发展的内容和趋势来讲,乡村旅游是具有极大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旅游项目,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乡村旅游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针对今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为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黑龙江省民俗旅游资源特性的剖析认识出发,指出了黑龙江省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使得黑龙江民俗旅游业成为对旅游者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地理位置独特,文化资源丰富,拥有特色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全域旅游为背景,构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方式,探索全域旅游理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新途径,对于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旅游资源长期受国家政策性保护。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黑龙江省旅游业将进入一个迅猛发展阶段。优化配套设施、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完善旅游业组织结构、加强宏观管理、强化环保意识、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科学发展,成为当前黑龙江旅游业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选取黑龙江省1995—2014年旅游统计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等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黑龙江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均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2)LGDP与LIRt′、LGDP与LTRt之间均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3)黑龙江省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对国内生产总值产生影响;(4)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互为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与旅游外汇收入是单向格兰杰原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旅游政策和势头推进黑龙江旅游前行。发展生态旅游黑龙江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边境游是黑龙江需要把握和运用的独特优势。冰雪旅游是黑龙江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创新是关键。大冬会的成功举办成为黑龙江旅游新的契机和平台。黑龙江省发展民俗旅游具有很大的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开发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及开发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困难和必须注意的问题,着重论述了时资源利用的对策和构想。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用SSM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利用相关旅游统计数据,对2002—2011年黑龙江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国水平,但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低,总体竞争力弱.其中,交通、游览、住宿业的关联度较低,且住宿业缺乏竞争力,交通、游览业竞争力有一定优势;邮电通讯、餐饮、其他关联度较高,但缺乏竞争优势;娱乐、购物关联度一般,竞争力也不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黑龙江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为黑龙江省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龙江省大庆市辖区内保留的比较完整的淡水沼泽生态系统,同时也是目前除香港之外我国仅有的位于市区内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具有面积大、鸟类密度高、原生性强等特点,并具备较强的稀有性、独特性及自然性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开‘展湿地旅游的最佳场所。但由于龙凤湿地位于城区内,生态资源十分脆弱,因此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必须加强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4.
AHP法在潭柘寺镇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有利于人们清楚了解本地区旅游资源质量的优劣、数量的多少、影响的大小;有利于决策者正确把握区域旅游资源情况,做出正确的开发、保护决策.使旅游资源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应用AHP法对门头沟区潭柘寺镇的旅游资源予以定量评价.从而较为客观和科学的评价了该区域旅游资源现状,弥补了该地区以往缺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综合结果,丰富了该地区旅游资源评价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泛珠"背景下的江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合作是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深度开发又是旅游合作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资源享赋的基础上,对江西旅游资源数量、类型、特色和价值作了评价与分析,得出江西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提出了在泛珠背景下江西旅游资源开发应采取的措施是整合泛珠三角区域内旅游资源;重点开发差异化旅游产品;规划区域旅游线路;引进新的开发主体实行多样化开发;做好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湖南体育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深度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认识湖南省体育旅游资源概况,探索湖南体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策略.方法 通过实地考察和对湖南省旅游管理部门的访谈,分析了湖南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况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发现湖南体育旅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悠久的民族资源、战绩辉煌的竞技体育资源和名人辈出的人文资源的优势,但也指出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各自为政、建设重复、无序竞争、产品单调和特色不显著、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知名品牌等问题.结论 提出了整合体育资源空间形态、体育旅游形象定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和体育旅游产品等深度开发湖南体育旅游资源的方法和打造知名体育旅游品牌的相应对策,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刘平珍  梁莉  张捷 《河南科学》2006,24(5):776-780
旅游区划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进行旅游资源普查、区划、规划之后才能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其中不仅要进行一定数量的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还要分析其空间结构和旅游交通网络,确定其旅游中心城市,以体现旅游过程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及旅游区的地域性等特点.在目前的旅游区划研究和工作中,对于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可以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但在分析其空间结构和旅游交通网络方面,还缺少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和指标描述.本文基于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对江苏沿江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应用图论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空间结构分析,以通达度作为描述旅游交通网络的指标,在以上定量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江苏沿江旅游区进行旅游区划研究.  相似文献   

18.
伏牛山旅游开发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牛山区拥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悠久的人文旅游资源.在对伏牛山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社会环境分析基础上,阐述了伏牛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和定位,提出了旅游开发设计与旅游产品优化设想,使伏牛山旅游资源开发成为我国中原地区旅游业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9.
利用Google earth建立旅游资源导航信息平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利用Google earth建立旅游资源导航信息平台以及旅游资源导航信息集成的思路与方法,在提供旅游资源信息、传播旅游文化、挖掘旅游资源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长柱  王天毅 《科技资讯》2014,12(24):216-21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了收入倍增计划,即“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倍增计划中收入倍增者指的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翻一番.国民总体收入的快速增长和中低收入者可支配收入翻倍增长将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历史契机.立足长远,加深冬季竞技体育赛事与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加大冬季体育赛事与冰雪旅游产业的投入力度,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