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长三角主要城市休闲体育经营部门的经营项目、经营优势、经营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用以反映长三角主要城市休闲体育经营部门的经营现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影响长三角主要城市休闲体育经营部门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于长三角主要城市居民的休闲体育消费的态度、动机、余暇时间与生活方式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促进江长三角主要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和促进居民扩大休闲体育消费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运用SPSS17.0对厦门市岛内居民休闲态度、休闲目的、休闲择伴特征、休闲行为时间特征、休闲行为空间特征、休闲消费特征及休闲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厦门市岛内居民休闲态度积极,放松身心是居民最主要的休闲目的,居民经常与朋友一起休闲,工作日与节假日居民休闲行为的时空选择有很大差异,90%的受访居民每月平均休闲花费在1000元以下,62%的受访居民对岛内现有的休闲场所感觉满意.最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天水市城乡居民的休闲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天水城乡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的现实状况,对比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年收入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的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福州市为例,在休闲制约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福州市居民使用健身休闲空间的主要制约因素,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休闲服务与管理对福州市居民使用健身休闲空间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场所设施与通达性、休闲时间限制、个人制约、人际间制约,而外部条件因素对其影响最小;不同性别居民受个人制约的影响差异显著,而与其他5个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职业的居民受休闲服务与管理、场所设施与通达性、休闲时间限制、个人制约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在人际间制约、外部条件因素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并提出加大城市健身休闲空间的管理力度与服务水平,优化城市健身休闲空间的人性化规划与建设、丰富城市健身休闲空间的社会功能与业态经营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社会学、经济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绵阳市居民休闲体育行为和休闲体育消费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绵阳为代表的西部中等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特征与国内一、二线城市相比有一定区别,表现为消费水平偏低、消费类型单一,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居民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普及率较高,运动场所的选择以政府公益性场所为主;体育消费的类型主要为体育用品和体育服饰。据此,提出此类城市休闲体育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合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地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居民健康观念较强,休闲体育是大众居民在闲暇时间内最主要的休闲方式;运动场地、闲暇时间、健身指导员等是影响该地区居民从事休闲锻炼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与分析,旨在为满足不同群体的体育健身与休闲消费需求,提高广大居民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市16个区县、2个经济开发区居民以街道、乡镇为抽样框进行随机抽样和入户问卷调查,共取有效样本量3 304个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以实物性消费为主,不同性别、年龄、文化、职业、婚姻状况、地域、收入的北京市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人口比例和体育消费金额存在差异,提出通过完善体育消费环境、培养居民体育消费意识等措施,促进更多的居民参与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娜 《科技信息》2012,(12):263-263
本文研究主要通过对1006名城镇居民就体育休闲机会认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城镇居民在体育休闲机会认知上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在体育休闲时间认知方面,女性与男性不存在着差异;在体育休闲场所认知上女性与男性存在差异(P〈0.05)且女性略高于男性;在体育休闲信息认知上女性与男性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且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9.
要发展体育产业,离不开体育消费市场的培育;要促进体育消费,则需要了解居民体育消费的动机.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广州居民体育消费动机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居民的体育消费动机主要有3个方面,即:心理满足,潮流社交,强身健体.将这3个动机因子与居民体育消费意愿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则表明对居民体育消费意愿影响最大的动机因素是心理满足,其次是潮流社交,而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强身健体对居民的体育消费意愿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要促进居民体育消费,应首先强调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给居民带来的精神上的解压作用和心理上的满足感,其次则应加强体育场馆的建设,让体育场馆成为一个适合居民社会交往的场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济南、泰安、莱芜、临沂、淄博五个城市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鲁中五城市居民在体育休闲市场消费中体现的特征,场地、项目、消费内容、参与动机、消费水平与结构方面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  相似文献   

11.
从体育活动的产业性、公共性及其影响的角度研究浙江省城镇居民的体育活动.结果表明体育消费总体呈增长趋势,但消费水平不高,体育需求尚未满足.公共体育设施功能不健全,体育供给总量不足,供给市场主体不成熟.要解决体育产品供求的总量和结构的矛盾,政府要起到兼顾体育消费产业性和公共性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发放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合肥市社会不同阶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整体居民体育消费还处在上升阶段,合肥市各个阶层居民体育消费较为合理,居民的体育消费是一种中间高,两头小的现状;经济条件是左右居民选择体育项目、体育用品、体育锻炼方式等的主导因素,居民文化水平和体育项目文化价值也是影响合肥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合肥市民主动参与体育消费在逐渐增加,体育消费资金也随着阶层的提高而增加,这一趋势将成为我国主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13.
赵丽棉  黄基廷 《广西科学》2012,19(2):121-124
以2009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与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其它商品和服务等8个指标数据为依据,利用R统计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当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交通通讯、家庭设备用品、居住、食品是影响消费大小变动的主要因素,而衣着、医疗保健、居住、食品是影响消费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各省市城镇居民消费大小与其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相邻省市消费结构比较相似;沿海地区与内地消费结构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南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进行了分析,发现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结构的优化和余暇时间的增多是推进体育消费增长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影响农民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有很多,如何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中找出主线才是采取有效措施的关键。通过调查问卷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影响农民工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因子,主要包括体育意识缺乏、缺少相应的体育设施、社会保障不完善。基于这三种因子,对比分析了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差异。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的体育意识更为理性和科学,这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受教育层次的限制。同时农民工体育运动方式较为单一,活动范围较小;此外,农民工在体育消费能力和工作稳定性也较差。因此政府需要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建设更多的体育设施,给他们提供较好的生活福利和社会保障,才是促进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因子分析的河南省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丽平  何春花 《河南科学》2011,29(6):750-753
河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在逐步提高的同时,不同地区之间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性支出却仍然存在着很 大的差异,本文以多元统计分析的因子分析为理论手段,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2009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 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状况进行了因子分析,并进行了因子得分综合排序.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改善消费结 构,不但要保持...  相似文献   

17.
王雷 《科技信息》2011,(35):318-319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析手段,对我国各个省市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十运会各个省市成绩积分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在消费结构的各个指标上普遍与竞技体育有很大的相关性.说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指标都直接或间接的对十运会成绩积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浙江省部分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价值观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部分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价值观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有5类,按其强度依次为:身心健康、娱乐审美、社会交往、体育成就和攀比表现.并且,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日均体育活动时间及不同月均消费支出的高校学生,体育消费价值观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各类开放空间与游憩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出该类型城市公园开放空间的景观提升与规划建议。方法 以合肥老城区的环城公园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游憩行为观察法(SOPARC)、大数据分析、核密度估算法(KDE)、主成分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把握该类城市公园开放空间与游憩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城市公园开放空间中游憩行为的需求主要来自附近居民、儿童及老人;②不同类型的开放空间与游憩行为之间的关系差异较大:绿化空间中游憩行为数量和丰富度最高;铺地空间和广场空间游憩行为发生频率较高,但类型较少;滨水空间游憩行为频率和丰富度均较低;③空间开敞度、空间绿化与铺装程度、空间可达性、空间亲水性是空间品质的主要影响因子;④大部分空间中观赏性游憩行为每百平方米密度低于3.0件,且主要集中在滨水空间;休闲性游憩行为每百平方米密度最高达10.34件;娱乐性游憩行为密度整体较低且波动趋势平缓;体育性游憩行为密度波动较大。结论 城市公园开放空间内游憩行为的类型和特征差异较大,且各类游憩行为对空间品质的偏好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