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核心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的黄河奔腾而下,出潼关后与发源于陕西省华山之阳的洛水在河南巩义市交汇。在黄河、洛水的许多传说中,最有影响的当是“河图洛书”。由其不仅产生了中国元典文化《周易》八卦和《尚书·洪范》,以至后来形成了“河洛”学。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日本和韩国有些人提出了所谓的“去中国影响化”。即要把中国的影响去掉,企图否认中华文化对东亚地区所发生的影响。比如,日本有学者说,日本的文化跟中国没关系,日本是“海洋文化”,中国是“大陆文化”,甚至有的学者为了证明日本的历史古老而不惜弄虚作假。韩国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黄河文明的祖先实际上是韩民族”等观点。  相似文献   

3.
杨猛 《科学大观园》2004,(11):47-48
在刚刚北京结束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向《易经》“开火”。称“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媒体以《杨振宁指〈易经〉阻碍科学启蒙》为题加以报道。近日,国内易学研究权威学者通过本报谈了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杨振宁:近代科学要摆脱天人合一杨振宁先生在演讲中说道:易经影响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所以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人曾讨论过近代科学为何没在中国萌生,我觉得和《易经》有很大关系。”杨振宁认…  相似文献   

4.
《科技术语研究》2011,(2):14-14
后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据中国文物网记载,司母戊鼎是已知的中国古代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鼎腹内壁铸有铭文,旧说认为其表示该鼎为祭祀母戊而作。  相似文献   

5.
乌恩 《科学大观园》2013,(15):66-68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碰撞,曾经激起过无数绚丽的火花,为中华文化绵延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不仅在中华文化史上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诸多领域出现了新的飞跃,推进了中国多元一体文  相似文献   

6.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概念,但其英文译法至今仍有分歧。这给中华文化的对外推广和传播带来了不便。文章通过比较近代重要中英辞典中的节气译名,系统回顾了中外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努力,发现许多节气名称的译法很早就达成了统一,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别主要集中在对“大/小”的处理和“惊蛰”“清明”“小满”等少数几个条目的译法上。根据这些关键名词的译法和用词特点,文章将众多辞书中的节气译名分为司登德—季理斐、卢公明—翟理斯和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三个体系。这样就为目前常见的各种节气译名找到了源头和出处,从而为今后的节气译名选用乃至标准化提供全面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丁丁 《科学大观园》2009,(22):47-48
安阳曾经埋葬过十一位殷商朝代的大君,但在历朝历代盗墓者的不懈努力下,如今只剩下了十一座空陵。冥冥之中,神灵保佑住了妇好墓,得以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一位真实的女人。1976年,在对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妇好墓发掘时,有了惊人的发现:以司母戊大方鼎为代表的二百多件青铜礼器,以铜钺(音“越”)为代表的一百三十余件青铜兵器,一百五十多件酒器,七百多件产自新疆等地的玉器佩饰,十六名殉葬者、六条殉葬狗,甚至还有四面铜镜,等等。  相似文献   

8.
梅文鼎的日月五星左旋说及其弊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古代日月五星左、右旋之争中,左旋说到了明清之际已几成沉寂之势。清初,受到传入的西方天文学特别是其多重天说的影响,梅文鼎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左旋说。梅文鼎的左旋说,是建立在“天”有重数且是一个整体等说法基础上的——故承载日月五星甚至恒星的“各重之天”不得不在外层“动天”的掣动下一起左旋;同时,梅文鼎还有一个重要的辅助创见,即认为起制动作用的“宗动天”的枢纽是北极,而日月五星甚至恒星所在的“各重之天”的枢纽是黄极。这样,就解释了日月五星等在东西向的视运动之外还存在着南北向的视运动以及它们视运动迟疾的差异问题。此外,梅文鼎的模式尽管较诸传统的左旋说更具自洽性,在力学机制上也有所长,但与右旋说尤其是黄百家的右旋说相比,则具有更多的缺陷——主要是论理、实测和应用方面。最后,还探讨了梅文鼎左旋说的思想根源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甲骨文中的天人关系思想以“天、地、人”(“ ”)与“从、比、北、化”(“ ”)两组古文字而体现的,其中蕴含了一个博大精深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体系,对东方传统文化的形成具有重大的价值。甲骨文中的“天、地、人”与“从、比、北、化”若加以简化便是“化”字,“化”字孕育了太极图,形成了《易经》;《易经》又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专家、学者在探讨东方管理哲学时往往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时代”开始探究,忽略了中国文化的“前轴心时代”的思想源头,更没有挖掘甲骨文中所蕴含的智慧。通过研究发现,甲骨文中蕴含的天人关系思想是中国文化“前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思想的出发点,并对东方管理哲学的形成产生重大而独特的影响,以太极哲学、中庸哲学、和合思想、人本思想、变易哲学为核心的东方管理哲学正在彰显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技名词的审定公布既是科技工作,又是文化工作,对于促进科技创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科学语言是建立在名词术语基础上的,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工作不仅要为科技强国做贡献,也要为文化强国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世界体系仅仅是500年来的事吗?未必.出生于德国的历史学家安德烈·冈德·弗兰克,上世纪80年代两次访问中国后,颠覆了沃勒斯坦以欧洲为中心论述世界体系的理论,提出“世界体系不是500年,而是5000年”.弗兰克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扎实的考古证据.早在5000年前的青铜时代,中国与西亚之间就开展了以青铜、牲畜和粮食为主要符号的文化大交流,形成了青铜时代的世界体系.  相似文献   

12.
唐朝的时候,中国同日本的友好往来盛况空前.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先后派遣了13次“遣唐使”,还有6次迎送唐朝的使者.每次所派遣唐使团规模都很大,最多的时候达到了600人.留学生和留学僧都是跟随使团到达中国,使团回日本时,留学生(僧)们则仍留下来学习中国文化.7世纪以前,日本学习中国文化主要靠中国移民的传播.至推古天皇在位(593~629)、圣德太子摄政期间,日本开始直接向中国派遣“遣隋使”、“遣唐使”以及大批留学生和留学僧,主动学习中国文化,成为最早派人到中国留学的国家,隋朝也是中国开始大批接收外国留学生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简评“西学源于中法”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明末西方科学传入中国至清末,一直存在着时起时伏的“新旧之争”。在这种斗争中出现了一种“西学源于中法”说,此说对清代科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是清代科学思想史上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试就数学发展的情形,对它的形成过程、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一、“西学源于中法”说从目前笔者见到的资料考察,此说最早由康熙提出,经梅文鼎(1633—1721)、梅(?)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了低龄化态势.如何从源头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广州市政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有事好商量”2021年第一期关注的便是该话题,政协委员们就“家长、学校、社会如何形成合力”展开协商.广州市教育局透露,今年底要在学生人数达1000人以上的中学和1200人以上的小学100%配齐专职心理教师,并对学校所有老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5.
柴野 《科学大观园》2009,(16):24-24
不久前正在中国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萨克森-波兰宫廷文物精品展展示了17、18世纪萨克森宫廷收藏和使用过的各类文物珍品近200件。除了反映欧洲君权权力象征的宝座、徽章、封印以及奢华服装等艺术珍品外,大量中国风格的文物如瓷器、服饰、日用品和绘画引起人们关注。这些文物珍品均以中国题材为背景,但又会让人有一种外国版“中国制造”的感觉。原来这都是当时人们按欧洲的审美观念开发的中国题材产品,是欧洲文化中国元素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明中华文明的源头不是单极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 三星堆文化等黄河流域之外的文化并小逊色于中原文化,充分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全世界对这一航空盛事的关注也悄然升温。有媒体评述这是“中国迈向太空科技强国的重要一步”。载人航天是一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综合国力的象征。为了追赶世界先进水  相似文献   

18.
文化资源是体现一个国家文化实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国家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源头。我国对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数字化工作的开展,为我们利用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加强对中华文化的充分认知和深入挖掘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条件。本文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我国如何加强文化资源管理的总体思路、技术框架和有关对策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学名词对中华文化起着传承和丰富的作用。许多科学名词的定名都折射出一段可歌可叹的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我国史籍积淀源远流长,早在3000年前的《诗经》中就有“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记载,这“谷”与“陵”即表达了亘古不变的地学概念,世人至今仍为先人的智慧和文化所折服。汉初的《尔雅》中科学名词收录过半,俨成体系,展示了中华古代科技发展的风貌。  相似文献   

20.
刊载在《南方周末》上的《怎么翻译中华文明的核心词》一文引起了编者的注意。作者裴德思为德国人,现为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人员。文章以一个学习、敬畏中华文化的外国人的视角,阐述了"中国专属词汇"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中国应当把‘文化财产权利’看得与领土和海洋权利一样重要"。忽略文章在语言专业的某些不足,本刊原文转载此文,旨在通过文章表达的深刻思想来引起国人对语言译介、文化传播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