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依赖自然光合作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似乎成了 2021年我们研究所科研的记忆. 可是对我来讲只有短暂的欣慰,压力更大了,忧虑多于快乐. 回想6年前开展淀粉分子合成研究之初,只知道我们国家还是农业大国,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只知道我国二氧化碳应该有个合理利用的出口,绿色低碳产业转型亟须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
正为什么有些人是超级球迷,而有些人看球就会觉得很无聊?在看球的同时,我们的大脑都发生了什么呢?所有令人快乐的事物都能让我们大脑中的伏隔核释放出多巴胺。当多巴胺被释放时,我们的大脑会试图记住这个导致多巴胺释放的事件,以便于我们再次获得快乐。或者说,我们能够预测什么事物能够让我们快乐。而当我们下次将要经历愉快事件的时候,那些被大脑记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的尿床、思春期的失恋,很多事情怎么也忘不掉。但前几天工作上的失误却能在喝了点酒后睡一觉便忘得一干二净。让人不禁感叹:记忆这个东西……“一般来说,不快的记忆是很难忘掉的。有时候为了刻意剥夺这些记忆,反而变得有病。”说这话的是东邦大学佐仓医院的精神医学副教授黑木宣夫。据他说,通过与别人的交谈也许能消逝这些记忆,但若自己隐忍不发却很容易得病。“人类精神的脆弱是难以想象的”。心中充满了不快的回忆,变得极富攻击性,这是人格障碍的一种。为了忘却不快的事情而强迫心体分离,这又变成了人格分裂。而直面死亡的激烈体验…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4,(1):47-47
正回答下列每一个问题,并把反映你基本态度的答案记分。(A、非常同意;B、有些同意;C、有些不同意;D、不同意。)1.快乐的意义对我来说比钱重要得多。2.假如我知道这件工作必须完成,那么工作的压力和困难并不能困扰我。3.有时候成败的确能论英雄。4.我对犯错误非常严厉。5.我的名誉对我来说极为重要。6.我的适应能力非常强,知道什么时候将会改变,并为这种改变准备。  相似文献   

5.
人不彻底绝望一次,就不会懂得什么是自己最不能割舍的,也不会明白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吉本芭娜娜生命最初的芳华是那么纯朴、清香。我们时常轻撩岁月的窗维,回望那年少无知的烂熳,回忆那聆听百灵婉转轻啼的浪漫,回想那沉溺在泉水叮咚的酣美。幻化成了那芸芸众生中最不显眼的一棵无名小草,悄悄地吐露一片绿意,散发着淡淡的生命气息。有些过去,关于幸福或伤痛,只能深埋心底;有些希冀,关于现在或将来,只能慢慢遗忘。  相似文献   

6.
<正>分子生物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和同事发现了DNA结构后提出了"惊奇假说"。这种假说认为人类意识的各种方面,不管是对家庭的深厚感情,还是对上帝的信仰,都只不过是大脑神经网络电活动的结果。克里克在1994年写到:"你只不过是一堆神经元而已"。当这些网络收到刺激时,就会体验到构成我们生活的身体感觉和情绪体验,大脑将这些记忆存储起来,当存储它们的神经网络再次被激活时,我们就能想起这些记忆。尽管这种  相似文献   

7.
快乐无法被追求,它是你从事有兴趣、有意义活动时的副产品. 有些人明明知道快乐是件好事,却一直快乐不起来.因为自己不快乐,也不可能带给别人快乐.一个不快乐的人,通常是玩不起来的,何况是带动他人与自己同乐?  相似文献   

8.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做梦可能是一个能够消除痛苦记忆治疗过程。在进行的一项实验中,参与者首先观看可以激发情绪的图片后进入梦乡。此时,研究人员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发现控制情绪的大脑区域在出现梦境的快速眼动期活跃性降低。参与者第二天报告称这些图片对情绪造成的影响有所减弱,说明快速眼动期可能帮助我们消除生活中对不快经历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我们听说过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这是视觉对记忆的帮助;也知道很多盲人朋友有超强的听力,能惟妙惟肖的模仿很多人的声音,这是听觉对记忆的帮助。似乎我们很少将气味、嗅觉和记忆联系在一起。难道嗅觉也会帮助记忆?这是真实的吗,还只是我们的一种幻觉?答案可能出乎我们的意料,最近,科学家发现在我们的记忆过程中,气味起了至关重要的一种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痛苦与快乐     
《科学大观园》2011,(8):1-1
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曾沐浴幸福和快乐,也会历练坎坷和挫折。幸福快乐时,我们总是感觉时间的短暂;而痛苦难过时,我们却度日如年。上帝是公平的,痛苦往往是伴随幸福并存。享受幸福,也要学会享受痛苦——享受幸福会增加你的成就感,享受痛苦则会提高你的自信心和忍耐力。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我们要旅游?为什么我们总是向往远方?或许是远方有太多的新鲜,让我们目不暇接,防不胜防.当我们翻过一座座山,淌过一条条河流,却会发现身边总是酒店服务员、导游或是游客,也不免有些微微的失望.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07,(9):48-49
有些代价是必然的,就像时间和生命都是无法逃避的东西,爱也和痛一起,终将把我们握在掌心。想想那些爱过恨过的人吧,想想那些寒过暖过的日子吧,不如此,我们又怎样去记忆穿梭而过的时间呢?  相似文献   

13.
刘戈 《科学大观园》2010,(23):68-69
当我们梳理历史的肘候,哪些事件会成为历史的里程碑或者分水岭呢?有些时候是一场战争,有些时候是一个会议,有些时候是一份宣言,有些时候是一个科学发现,有些时候是一场——灾难。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23,(5):24-25
<正>当你真正抑郁的时候,是没法快乐的。你当下的心(和大脑),已经完全被抑郁所占据,哪怕把曾经让你开心的东西放在你面前,你也没法快乐。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我们从实验视角来看看抑郁症患者到底怎么了。2013年,两位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科学的Ph.D (Steve Ramirez和Xu Liu)给老鼠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在老鼠头上植入激光发射器+光导纤维,将蓝光直接打到小鼠的特定神经细胞上,其作用是激活某些记忆。  相似文献   

15.
据国外媒体报道,你也许能记得π的大小,至少记得它的头三个数字,但你还能记得你的初吻,童年时的电话号码以及停车的地方和上一次喝醉的时候吗? 每天人们都会积累起新的记忆——存了几个电话号码,或者参加圆周率背诵大赛.但随着不断进行新的探险,也许会开始担心自己的大脑会不会被塞满.大脑真的会像硬盘一样被填满吗?  相似文献   

16.
文化意识行为是人类的顶级精神能力.它涉及心脑系统的多种复杂结构与功能.其中,主体的意识体验动用了具身感知机制,需要大脑进化出功能独特的"镜像神经元"系统;意识体验的知性图式则基于主体对情感记忆、自传体记忆和本体感受虚拟运动的经验等多种信息的定向重组与加工过程,借此形成共时空、形而中和概象化的知觉图式;意识体验的理性过程,又需要前额叶的背外侧正中区、腹内侧正中区和眶额皮层区的互动互补与协同反应,并以涌现"间体世界"和"镜像时空"作为心理操作的表征方式.  相似文献   

17.
美国灾难影片《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于2004年在全球上影时,曾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我国一位气象科学家公开表示,“这部电影不是科幻,是一个即将会发生的事件,只是我们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发生……”然而,预言很陕就上演了,只不过来得有些过于突然、过于猛烈。  相似文献   

18.
世上有些地方景致绝美却无比脆弱,这样的地区也许我们就不该涉足,只远观而不亵玩焉。只消派个代表去轻手轻脚地观察体验后发回报告,就跟当初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一样,而其他人坐在家里听消息就好了。这一论点正适用于俄罗斯的克罗诺基自然保护区,它僻处堪察加半岛东部,位于日本以北1500公里处的太平洋沿岸。这里景色壮丽、生机勃发,喧嚣之中透着雅致的风韵。保护区占地110万公  相似文献   

19.
快乐秘诀     
学会顺其自然。当人们参加一些非常有趣的活动,达到忘我程度时,满足度会很高,快乐也油然而生。因为这时人们已经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一些忧愁。  相似文献   

20.
不光是在我们脸上才会出现皱纹,大自然中到处都是褶皱。大到喜马拉雅山,小到DNA,万物都被折叠着。研究人员正试图解密这个普遍的造物法则:谁能真正读懂褶皱,那他就掌握了许多突破性革新的钥匙。无处不在的褶皱有些皱纹在皮肤上划出深深的印记,有些就像是铅笔划出的细线,有些直得就像是用尺划出的,而有些则弯弯曲曲。当我们面对镜子做鬼脸的时候,我们能完全控制我脸上的各种“地形”。而一旦恢复原状,我们会意识到,原来主宰着我们的脸的其实不是我们自己,而是生活。岁月在我们的脸上留下了它的印记,这就是:皱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