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微制造平台的隔振问题,建立基于Udwadia-Kalaba方程的动力学模型,其可以在不引入拉格朗日乘数等额外参数的情况下进行求解。将微振动平台的振动位移作为系统约束,建立微振动隔振平台的离散化模型,并在主动隔振与被动隔振的混合机制下进行微振动平台隔振系统的多体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用Udwadia-Kalaba方程建立了驱动条件的求解方法以满足系统约束,基于约束条件建立微振动隔振平台的动力学模型,且通过Matlab语言进行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仿真得到了8个自由度方向的约束力矩,由此可以求得致动器所要求的竖直方向力的大小;在4个质点所受噪声干扰相同的条件下,微振动离散化模型4个致动器所需的约束力保持一致,而且可以达到良好的减振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铁振动下基础隔振效应的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地铁附近的装有隔振支座的建筑物进行振动实测,获得了在地铁振动下基础和地下室地面的振动加速度时程记录.先在时域内,分析隔振后加速时程的变化,得到隔振的大致效果,然后计算出相应的傅立叶谱和1/3倍频程谱,可以得到隔振后振动在各个频段上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讨论隔振装置对地铁的振动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铁运行引起的主要振动分量在45~75Hz,隔振装置对地铁振动水平分量的隔振效果显著,而对垂直分量有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强  邵闯  段宇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5):6060-6065
针对某飞机火箭控制盒过振动问题,设计了一套专用的隔振装置。首先通过隔振理论计算了6组不同固有频率和放大倍数的隔振性能,综合考虑隔振性能和耐久性寿命要求选定隔振参数,并计算隔振器的刚度和阻尼;然后针对隔振装置的核心元件,设计了4种不同硬度胶体配方并分别试制了4只试样;基于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试样进行了刚度和迟滞回线测试,获得胶体刚度和阻尼随硬度变化规律,再根据理论分析所需隔振器参数,拟合得到所需胶体的硬度,并用样件验证;最后基于电磁振动台,设计了一套隔振系统,进行振动功能和振动耐久性寿命考核。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隔振装置的性能可以满足该火箭控制盒的隔振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笼形机座隔振系统是大功率发电机定子机座隔振系统的一种新型结构。对ASTHOM330MW发电机笼形隔振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给出了这种机座隔振系数的定义以及隔振系数、机座振动形态的测试和结果,并介绍了试验用激振器的研制和使用。本研究对发电机定子的隔振研究和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汽车发动机悬置隔振测试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悬置的隔振理论,通过动力总成悬置对发动机振动的隔振试验,分析发动机怠速振动的原因,但没有与CAE的有限元分析相结合来提高悬置的隔振效果;最后提出在进行设计时,要使激振频率与悬置系统的固有频率之比在2.5~5之间.  相似文献   

6.
为了治理振动压路机施工时对建筑物的振动影响,对采取隔振措施前、后振动压路机诱发的振动进行了测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对隔振前、后的地面振动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面振动波传播衰减规律符合负幂指数函数形式,隔振沟隔振效果明显,最小安全施工距离隔振前为12m,开挖隔振沟后为7m。  相似文献   

7.
双直线型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和主振型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特性,建立了悬置系统振动数学模型,给出了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和主振型的计算方法,提出了采用双直线型隔振元件的发动机悬置系统,通过合理选择隔振元件弹性系数,能使发动机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戴超 《科技咨询导报》2011,(13):146-146,149
针对某轻型卡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振动测试,得到各悬置点在点火、怠速和熄火工况下的振动响应.在Matlab环境下对测试数据进行时域和频域处理.提出了悬置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案,从而提高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9.
将汽车悬架系统看成是一个两自由度的质量-弹簧-阻尼振动系统,采用复数向量法获得了车体和轮胎振动的解析解,以及振动系统的一阶和二阶振动模态的频率。在建立的实验模型上,采用锤击法和扫频实验获得了振动系统的一阶和二阶振动模态频率。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的结果相吻合,证明了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还发现,悬架系统在振动系统的一阶振动模态频率处的隔振效果不明显,车体仍有较大振幅的振动;然而悬架系统在振动系统的二阶振动模态频率处的隔振效果非常显著,车体振动的幅值很小。研究结果能够为汽车悬架系统的设计以及驾驶员选择合适的路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强夯加固地基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工程实例对强夯地基时振动加速度进行测试,分析了振动加速度的传播规律,提出建筑物安全距离判别方法及估算方法,研究了隔振沟的隔振效果及其对振动传播规律的影响,采用量纲分析原理,探讨了振动加速度与夯击能量,土的特性及传播距离之间的关系,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统计,得到经验公式和经验参数,由此可作为强夯加固地基安全距离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采用双电机自同步振动技术的YZY型振动运输机在停机过程中发现较大横向振动和扭摆振动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所用快速制动法,经过试验证明,具有现场生产实际应用价值。它不仅适应于YZY型振动运输机,而且还广泛适应于其他双电机自同步振动机,例如双电机自同步振动概率筛、振动冷却机、振动成型机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废钢破碎机存在的振动过大的问题,本文应用弹簧阻尼隔振技术进行隔振。根据隔振理论,采用弹簧阻尼隔振器,设计调谐比为3.74,阻尼比约为0.1,使破碎机传到主控室以及地基的振动速度的最大值由4.83 mm/s降至1.82 mm/s。两年的实际运转表明,该设计保证了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提高了设备以及附属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隔振效率比原设计提高30%以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3.
The control force, feedback gain, and actuator stroke of several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a single-layer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feedback gain and actuator stroke cannot be selected independently and the active isolation system design must make a compromise between the feedback gain and actuator stroke. The performance of active isolation systems can be improved by the joint vibration reduction using an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with an adaptive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joint vibration reduction method can successfully avoid the compromise between the feedback gain and actuator stroke. The control force and the object vibration amplitude are also greatly reduced.  相似文献   

14.
舰载小尺寸隔振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隔振器设计概况及被动隔振系统的隔振与隔冲力学模型,讨论并通过实例阐述了舰载小尺寸隔振系统在优化设计中的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的确立方法和原则,建立了以最大隔冲响应加速度为目标函数以隔振要求为约束条件的求解优化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考虑物料作用力的大倾角振动输送机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所研制的大倾角振动输送机的振动系统进行精确分析,建立了考虑物料区间惯性力、冲击力及区间摩擦力影响的大倾角振动输送机的非线性振动方程,并用等效线性化法求出了该非线性振动方程的一次近似解及物料的结合系数与阻尼系数.采用这种理论所设计的该类振动机,可获得最佳动力学状态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双级隔振器系统参数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双级隔振系统参数变化对隔振效果的影响,通过双级隔振器的隔振率分析,采用数值计算比较和理论分析确定了两种情况下隔振率与系统特征参数的关系,并对积极隔振的各种情形提出了特征参数的选取原则和物理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得出了频率比在各种情况下与隔振率的关系。为隔振器的设计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7.
综合论述了利用弹性支承进行隔振的可行性,采用惯性平衡振幅的概念,建立了隔振可行性准则——平衡指标;并将平衡指标和国际标准ISO. No1940中规定的振动烈度建立了直接数值关系,可为振动控制中的隔振设计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Hexapod压电智能主动隔振平台系统在航天器高精度隔振和定位中的应用为基础,建立了Hexapod型隔振平台的虚拟样机。用MATLAB设计了控制系统,并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通过MATLAB与ADAMS的结合,对Hexapod压电智能隔振和定位系统进行了仿真,得到了该隔振平台在低频(2—50Hz)时的隔振仿真结果,结果表明了该系统在航天器低频隔振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基于物料滑移理论的自同步振动输送机物料运动过程,在分段建立并求解输送机和物料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的基础上,得出输送机和物料的稳态响应,数值分析输送机的工作频率、物料质量、摩擦系数和振动方向角对物料稳态运动时的速度和位移的影响,并进行数值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物料在水平方向的单向滑动加速度与输送机加速度呈线性关系.物料质量的变化对物料运动没有影响.随着输送机工作频率减小,物料的正向和反向滑动速度都增大,但反向滑动位移也增大;随着摩擦系数增大,物料的平均速度、滑动位移和反向滑动时间都增大;物料的平均速度、滑动位移以及正向滑动时间都随振动方向角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