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旨在通过对传统民居经济功能提升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安居古镇以及广大的传统民居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借助文献归纳法和田野调查法两种研究方法,注重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果】通过广泛查阅文献、书籍等资料,梳理和总结出传统民居经济功能提升的“民居 + 旅游”(“传统村落 + 观光农业”、“古镇 + 观光休闲”)模式、“民居 + 文化”(民居 + 生态博物馆、民居 + 文化创意园、民居 + 影视文化创作)模式、“民居 + 农业”模式。【结论】将梳理出的传统民居借鉴功能提升模式与安居古镇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综合分析安居古镇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安居古镇可以走融“休闲农业、古镇休闲游、文化体验游”为一体的多元化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山地乡村景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梳理山地乡村景观研究的相关成果,分析山地乡村景观研究进展。【方法】在系统分析山地乡村景观相关文献基础上,基于乡村景观分类方法,主要从山地乡村的垂直生态景观、山地乡村农业景观、山地乡村聚落景观、山地乡村景观文化等研究方向综述了山地乡村景观的垂直分异性、生态脆弱性、多功能性、立体农业景观、梯田文化、传统聚落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山地乡村景观研究重格局轻功能等不足。【结果】借鉴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提出了山地乡村系统多维景观格局演变趋势、山地乡村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和山地乡村景观多功能权衡等重点研究方向。【结论】研究结果对山地乡村景观的理论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梳理山地乡村景观研究的相关成果,分析山地乡村景观研究进展。【方法】在系统分析山地乡村景观相关文献基础上,基于乡村景观分类方法,主要从山地乡村的垂直生态景观、山地乡村农业景观、山地乡村聚落景观、山地乡村景观文化等研究方向综述了山地乡村景观的垂直分异性、生态脆弱性、多功能性、立体农业景观、梯田文化、传统聚落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山地乡村景观研究重格局轻功能等不足。【结果】借鉴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提出了山地乡村系统多维景观格局演变趋势、山地乡村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和山地乡村景观多功能权衡等重点研究方向。【结论】研究结果对山地乡村景观的理论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传统文化及民居建筑在古镇现代化进程中的继承和发展,探索其文化深刻内涵,从渝东北地区古镇的地理经济空间特征出发,分析了其文化内涵,指出保护特色民居,尊重地域文化,制定完善,细化修建规划,以人为本,努力挖掘古镇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弘扬传统文化、尊重现代化背景下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科学合理地保护山地传统民居,弘扬民居文化,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方法】初步构建了由建筑环境、建筑群和建筑单体构成的理论系统;确立了个体、关系、重点和整体的识别原则;确定了位置、类型、结构和图形的识别方法,明确了信息识别的排序步骤。并以重庆市江津区中山镇龙塘村为例,对山地传统民居建筑景观信息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得出了民居建筑景观信息中所体现的特色地域文化。【结论】该研究思路与方法能够进一步促进传统民居建筑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有利于城乡统筹规划、民居保护、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等一系列工作。关键词:传统民居建筑;建筑景观信息;景观信息识别
  相似文献   

6.
观光果园是绿色果品生产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型农业产业,它的主要特征就是集生产、观光、休闲、旅游、文化、经济为一体,尤其是在当前国家重点关注与提倡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等领域,这种(观光果园)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已然成为了高效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以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交叉型产业,也是未来我国果园建设与规划发展过程中重点研究的方向.该文基于休闲观光果园的区域发展规划进行研究、分析,重点探讨其观光果园的规划设计原则、方向以及存在的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科学合理地保护山地传统民居,弘扬民居文化,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方法】初步构建了由建筑环境、建筑群和建筑单体构成的理论系统;确立了个体、关系、重点和整体的识别原则;确定了位置、类型、结构和图形的识别方法,明确了信息识别的排序步骤。并以重庆市江津区中山镇龙塘村为例,对山地传统民居建筑景观信息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得出了民居建筑景观信息中所体现的特色地域文化。【结论】该研究思路与方法能够进一步促进传统民居建筑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有利于城乡统筹规划、民居保护、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等一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8.
休闲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的文化与休闲功能,利用自然环境、农事活动、农村生活等农业资源,同时休闲农业利用农村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过程,通过开展各类活动,给社会提供优质农产品、农村文化产品、旅游服务.总结分析我省休闲农业的实践,归纳七种休闲农业模式,对于促进我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照相指数研究游客景区体验的规律特点。【方法】以网络照片为基础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重庆磁器口景区照相指数的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磁器口景区总体照相指数反映了古镇特色;各功能分区的区域照相指数显示出古镇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且与游客流量呈正相关性;景点照相指数沿主要游径呈"Z"型的点轴分布。【结论】照相指数能够体现游客感知水平与关注度的空间规律,对景区整体开发与管理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南周庄与云南和顺:古镇旅游的比较视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南和云南是我国古镇旅游的两大代表性区域。二者凭借丰富的古镇资源、较早的开发意识和显赫的旅游成效使旗下的周庄、和顺成为当今我国古镇旅游开发的代名词,同时成就的"周庄模式"与"和顺模式"也为进行旅游开发的各地古镇争相借鉴和效仿。但由于二者在区域经济、地域文化、空间组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其旅游开发模式也有较大区别。就古镇旅游区域经济背景、空间模式、产业模式等方面对周庄、和顺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区域间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差异,旨在对我国古镇旅游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自然因素考虑分别以风水学和GIS技术研究重庆龙兴古镇的选址,按照风水学选址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古镇选址,借助ArcGIS、ENVI软件分析古镇选址的适宜性。比较两种选址方法得知,风水学选址更侧重于以定性研究的视角进行选址,而GIS技术选址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选址方法。虽然GIS选址比风水选址更具科学性,但风水选址中也存在着合理内容。借鉴两种选址方法并使之有机地结合,为统筹规划与保护传统民居以及现代选址过程中如何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自然因素考虑分别以风水学和GIS技术研究重庆龙兴古镇的选址,按照风水学选址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古镇选址,借助ArcGIS、ENVI软件分析古镇选址的适宜性。比较两种选址方法得知,风水学选址更侧重于以定性研究的视角进行选址,而GIS技术选址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选址方法。虽然GIS选址比风水选址更具科学性,但风水选址中也存在着合理内容。借鉴两种选址方法并使之有机地结合,为统筹规划与保护传统民居以及现代选址过程中如何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照相指数研究游客景区体验的规律特点。【方法】以网络照片为基础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重庆磁器口景区照相指数的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磁器口景区总体照相指数反映了古镇特色;各功能分区的区域照相指数显示出古镇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且与游客流量呈正相关性;景点照相指数沿主要游径呈“Z”型的点轴分布。【结论】照相指数能够体现游客感知水平与关注度的空间规律,对景区整体开发与管理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自然因素考虑分别以风水学和GIS技术研究重庆龙兴古镇的选址,按照风水学选址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古镇选址,借助ArcGIS、ENVI软件分析古镇选址的适宜性。比较两种选址方法得知,风水学选址更侧重于以定性研究的视角进行选址,而GIS技术选址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选址方法。虽然GIS选址比风水选址更具科学性,但风水选址中也存在着合理内容。借鉴两种选址方法并使之有机地结合,为统筹规划与保护传统民居以及现代选址过程中如何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有效解决共享经济平台频繁出现的违信问题。【方法】构建平台不同监管模式下供需双方的演化博弈模型,考察平台不同模式监管效应的动态演化差异。【结果】平台监管模式的变化影响供需双方的信用策略选择;只有当平台的监管强度突破阈值,方可诱使供需双方选择守信策略;监管效果以"补贴+惩罚"模式最好,"惩罚违信"模式次之,"补贴守信"模式居末。【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平台优化监管模式和调节监管强度。  相似文献   

16.
从晋阳文化遗产体系的角度,通过梳理和分析区域历史特征,明晰大遗址上已渐消隐的空间结构,构建了包括山形水系、城市结构、街巷民居、环境要素、民俗文化等在内的完整保护区,并兼顾多重主体的保护.基于传统文化与农业生产生活的一体性特征,提出了传统文化创新产业的概念,塑造新型产业链,循着生态路径营造出活在大遗址"腹中"的传统城市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传统民居建筑与当代人、当代生活方式及当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分别从当代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模式及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3个方面对传统民居建筑空间与现代生活方式适应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对传统民居建筑其内部空间改造的重点技术问题以及改造的方向问题进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指出研究的方向应与可实用性、审美性与传承性相辅相成,建立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框架并界定相应的研究范围,而设计方法的发展则表现在4个方面:科学技术的介入、人文情怀的影响、地域文化的发展和历史传承的引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沅水流域窨子屋建筑不适老的问题突出,对窨子屋进行适老性改造,不仅可以改善当地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环境,提高传统民居的利用率,而且可以推进窨子屋建筑现代适应性的延续发展。【方法】开展实地调查和问卷访谈,了解老年人居家适老性改造的需求,总结窨子屋户内空间的适老性共性问题,并从平面空间整合、现代构造技术、适老性部品应用等方面研究窨子屋适老性改造的策略。【结果】为解决窨子屋的平面功能缺失、适老性配套设施落后、住宅物理性能和采光环境欠佳等问题,结合无障碍使用参数和老年人现代适应性的居住需求,提出重新规划窨子屋户内空间、增设老年人适用部品及引入现代化建筑构造技术等改造方案,为传统民居注入新活力。【结论】本研究可补充、提升目前沅水流域窨子屋住宅适老性建设理论,为当地应对老年人口的增长做好适老性设计,也为其他传统建筑的适老性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周雪凤 《工程与建设》2012,26(3):318-320
我国传统民居在当今城市发展建设中处于夹缝的状态,该文立足于体验式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探索了传统民居一种全新的、动态的保护方式——体验式开发,对开发模式、开发原则进行归纳总结,并就开发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力求实现传统民居在当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多重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寻传统民居内在价值及现存的困境与矛盾,剖析影响民居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原因,并有效指出其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方法 借鉴国内外研究理论,阐释了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的辩证统一关系,有效剥离两者在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中的影响作用.结果 区位条件差、城市化进程的威胁和保护模式的错位等是影响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结论 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相协调的模式;旅游开发是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途径;多维开发、精品开发、联合开发和文化开发是其旅游发展的有利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