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慢性胃炎是由于胃粘膜遭受各种致病因子的反复侵袭而发生的持续性慢性炎症性病变 ,为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 ,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认为该病是由于脾胃素虚、运化失常、受纳无力、吸收转化功能低下而致胃失濡养 ,升降失常。多表现出有十分明显的脾胃气虚征象 ,诸如面色萎黄少华 ,精神萎靡不振 ,形体消瘦 ,脘腹隐痛绵绵 ,肢困乏力 ,畏寒 ,食后胀满 ,不能多食 ,大便溏薄 ,舌淡 ,脉细或弱等。治疗该病时必须审证求因善于识别虚证兼挟湿热之病机。医者多以…  相似文献   

2.
慢性胃炎舌尖微循环变化与中医证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炎舌尖微循环变化与中医证型关系刘晓伟1)崔志英(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关键词:慢性胃炎;舌尖微循环;中医证型中图分类号:R331.37慢性胃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为此,我们对77例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  相似文献   

3.
对710 例慢性胃炎的资料分析证实,慢性胃炎是青壮年的常见病,其病例占总数71.5%。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以青壮年多,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 40岁以上多,占71.3%。分析还表明,慢性胃炎与十二指肠炎和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根据病例,还探讨了慢性胃炎活动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孙磊 《黑河科技》1997,(3):22-23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是指各种慢性胃粘膜的炎症病变。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三种类型。本病以上腹部疼痛、饱胀、食欲不振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的“胃痛”、“胃院痛”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几个方面。1、病因病机1.1饮食停滞饮食不节,或过饥或过饱致冒失和降。《医学正传.胃院痛》上有“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态饮热酒煎,复餐寒凉生冷,朝伤募捐,日积月深,…··做胃院疼痛”的说法。1.2寒邪客胃gbe寒邪,落于脾胃,寒凝脉络,阻滞气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及与胃镜检查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了262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并与胃镜检查的结果比较,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262例慢性胃炎患者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有202例,占77.10%,其中以慢性活动性胃炎居多,占71.23%。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局部胃粘膜腺上皮轻-中度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较CSG为多,分别为68.33%和33.33%。胃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符的病例只有46例,占17.56%。胃镜诊断为胃粘膜粗糙原因待查394例,占14.89%。而大多数病例(142例)胃镜诊断为胃渍疡,占54.20%,其中有25例为溃疡恶变待排。结论:26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理组织学表现,以CSG多见。而慢性胃炎伴局部胃粘膜腺上皮轻-中度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又以CAG多见。262例慢性胃炎病例中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只有46例,占17.56%,而多数病例为胃溃疡,提示胃溃疡发生在慢性胃炎基础上,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  相似文献   

6.
慢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粘膜炎病变,临床上分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也称消化性溃疡。此两种疾病都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疾病,慢性胃炎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或进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和腹胀、嗳气、反酸、食欲减退。部分病人还可出现上腹部节律性疼痛。消化性溃疡的特点,主要为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及节律性疼痛。胃溃疡疼痛部们多位于剑实下近正中或偏左,十二指肠溃汤疼痛多位于上腹正中或稍偏右,并有饥饿感、纯痛、灼痛等。胃溃疡多在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出现疼痛,持续至下次进餐时,进食可减轻疼痛,也可半夜发生疼痛,也有嗳气、泛酸、流涎、恶心、呕吐等胃瘦和贫血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去医院检查,确诊为本病的应乃时治疗并加强护理。家庭的护理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对于HP阳性的慢性胃炎是否需要抗HP治疗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探讨德诺三联疗法抗HP治疗对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组织学改善的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的疗效;观察本疗法抗HP治疗后HP是否从胃窦向胃体转移;观察HP根除率。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收集1997年9月~1998年2月间消化门诊患者,有上腹痛、饱胀、嗳气等症状者,胃镜检查和胃粘膜HP检测两种方法证实为HP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胃炎。病程4周以上。年龄18~75岁,性别不限。检查前两周末服用抗生素或铋剂。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损害及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对试验用药无过敏反应史,…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医学界普遍认为,精神压力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原因.2名澳大利亚科学家不受主流医学思想的限制,开创性地证明了一种新发现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才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原因,从而改变了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手段,使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成为一种可治愈、不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为表彰两人的贡献,瑞典皇家Karolinska医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决定授予他们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9.
慢性胃炎 (CG)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 ,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 ,该病往往病程较长 ,经久不已。多年来 ,临床大多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辩证和疗效标准 (试行方案 )将慢性胃炎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五型辩证论治。慢性胃炎胃络瘀血症是指在慢性胃炎时胃粘膜瘀血———微循环障碍 ,而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 ,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 病因《临证指南医案》说 :“盖胃者汇也 ,乃冲繁要道 ,为患最易 ,虚邪、贼邪…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慢性胃炎94 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胃炎的病因除与饮食习惯、饮酒、吸烟、免疫因素有关外,还与幽门螺旋杆菌和精神因素有关,且胃炎、胃溃疡、胃癌之间有一定关系.提出了人们应重视胃炎的防治工作,以减少胃炎及胃癌的发生率和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临床常见的胃部疾病之一,发病主要是胃黏膜固有腺体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由感染幽门螺杆菌引起。临床经验显示,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欠佳,并不能彻底根治患者的病情,而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优势,能有效调节患者体内的气机,深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药着眼于病机病理和辨证施治等原则,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科学用药,抑制患者的胃黏膜继续萎缩,改善已萎缩的胃黏膜,阻断肠上皮化生。为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用中医药治疗的临床情况,本次对中医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12.
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慢性胃炎中的一个类型。病理变化是以粘膜退化(粘膜纹变细,尤其是大弯侧锯齿状的粘膜变细或消失)胃壁变薄,胃腺萎缩为特征。因其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1978年WHO将其列为癌前状态,或癌前疾病而在CAG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和(或)异型增生则为胃癌的癌前病变,癌前倾向大,成为目前研究重点。CAG一般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1989年10月全国第五届中医脾胃病学术会议上,把CAG定为中医“胃痞”。因病程长,症状持续,属慢性虚弱性胃脘疼痛,以前由于缺乏特异性检查,所以往往遗漏或误…  相似文献   

13.
郭潇 《甘肃科技》2006,22(5):192-192,18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无明显节律性发作,甚或仅有消化不良表现为特点的慢性活动性胃部病变。男性稍多于女性,门诊就诊率约50%,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存在各地治疗不积极,药物使用不系统,患者配合欠佳等情况,致使治疗结果欠满意。我在门诊治疗过程中通过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辅以后续综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8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胃粘膜直接印片的方法,对376例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其中123例合并十二指肠炎)的幽门螺杆菌检测,可获得HP与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炎的关系。慢性胃炎HP的检出率49.4%,活动性胃炎HP的检出率81.7%(P<0.001),活动性十二指肠炎HP的检出率87.5%(P<0.001).结果表明,HP与慢性胃炎尤其是活动性胃炎及活动性十二指肠炎有极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分析针对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实施黄芪建中汤联合槟榔穴位贴敷治疗的有效性。随机将医院收治的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9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34例患者实施单纯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针对观察组35例患者实施黄芪建中汤联合槟榔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观察组胃炎患者治疗后的胃泌素水平、胃动素水平、生长抑素水平、中医症状评分、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参照组胃炎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针对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实施黄芪建中汤联合槟榔穴位贴敷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促使患者胃肠道激素水平的改善,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促进患者预后及康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本地藏汉族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对182例有上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者作Hp检测,阳性率41.76%,其中藏族阳性率32.69%,汉族阳性率53.85%,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浅表性胃炎(36.13%)与萎缩性胃炎(44.12%)的Hp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浅表性胃炎藏族Hp阳性率(27.94%)显著低于汉族的47.06%(P<0.05),而萎缩性胃炎藏汉族无差异,溃疡病Hp阳性率(62.07%)显著高于胃炎阳性率,藏族阳性率(43.75%)显著低于汉族84.62%(P<0.05)。自1983年Marshall和Warren[1]从慢性胃炎病人胃内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Hp是慢性胃炎并可能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这已为大多数学者所公认,1985年我国张振华首先分离培养成功,不同地区不同种族间Hp 感染有显著差异[3][4],但不同种族间的有关研究甚少,我们通过182例有症状的慢性胃炎和溃疡病病人胃粘膜病理和Hp,研究少数民族地区Hp感染情况及其在不同民族胃病中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严重影响到了患者,尤其是基层患者的生活、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18.
胃炎消冲剂对水杨酸致大鼠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大鼠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观察中药复方胃炎消冲剂对此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用改良的水杨酸灌胃法制备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以三九胃泰为阳性对照药,观察胃炎消冲剂对模型大鼠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活性,胃肠蠕动功能及胃粘膜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胃炎消冲剂可明显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的胃液酸度,增强胃蛋白酶活性,减轻胃粘膜萎缩,对胃肠排空速度无影响.结论胃炎消冲剂可提高胃液酸度及胃蛋白酶粘性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不影响胃肠蠕动功能.其疗效优于三九胃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相关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胃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对照组47例,给予胃苏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达88.2%,对照组87.2%,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前治疗组的Hp感染率为62.7%,治疗后Hp清除率为80.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半夏泻心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胃炎方剂,特别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相关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崔爱平 《中国西部科技》2004,(8B):126-126,128
“计量”虽然是国家的一项经济基础工作,它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甚至我觉得就在我们的身边,伴随我们的生活。从日常的衣、食、住、行不难看出,生活中的“计量”还真不少,我们的衣、食、住、行、处处有“计量”来伴随。生活当中有“计量”为我们当参谋,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明白,更放心,更科学,更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