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联网机器人系统是物联网技术与服务机器人技术的交叉领域,是物联网与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分析物联网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结合必然性及优越性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构建物联网机器人系统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网络机器人系统、普适机器人系统、智能空间机器人系统等分支系统的研究进展。最后,剖析了当前物联网机器人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感知、微纳制造、生物材料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带来的革命正在改变人们的衣食住行,智能社会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的深远变革逐渐显现。智能服务机器人将成为人一生中成长、工作、生活、养老的重要助手,有望在未来智能生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服务机器人的国际前沿与发展趋势出发,介绍服务机器人在智能社会中的重点方向以及对未来生活模式的影响,阐述家用服务机器人和医疗康复机器人在智能社会的应用形态及若干关键技术,对服务机器人助力智能社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活动预告     
<正>2015中国(上海)国际服务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展览会时间:12月10日-12月12日地点:上海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8个国家在发展机费用:网上预约登记器人,其中25个国家已涉足服务型机器人开发。服务机器人处于产业化前期。服务机器人包括公共服务机器人和家庭服务机器人。现在看公共服务机器人会率先产业化,特别是医疗机器人,军事机器人和物流机器人。另外,功能简单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也在逐步产业化。  相似文献   

4.
"虚拟黑客机器人技术"是人工智能与黑客攻击技术的结合。描述了如何实现虚拟黑客机器人提出了软件理论架构,阐述了虚拟黑客机器人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如:资产探测、风险量化、安全验证等。最后,分析了虚拟黑客机器人技术的优势及难点。  相似文献   

5.
<正>为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的跨越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于2015年11月22—25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协同融合发展,引领智能社会"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由3项内容组成:1)2015世界机器人论坛:设有工业机器人技术"智"造未来、服务机器人技术创新、医疗与康复机器人、"智慧城市"与"服务机器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机器人技术在轨道交通的装备制造、运维巡检、运营服务3个方面的应用,结合智能机器人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挑战,提出了未来机器人技术与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政策声音     
正国家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首次将智能服务机器人列入先进制造技术,提出以服务机器人和危险作业机器人应用需求为重点,研究设计方法、制造工艺、智能控制和应用系统集成等共性基础技术。  相似文献   

8.
机器人是具有人体部分器官功能的自动机器,按照应用领域和技术特点,其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应用于生产制造领域的机器人,是制造业智能化的核心部分;服务机器人则分为专用、家用两种.专用机器人又名“特种机器人”,专门从事军事、公共安全、勘探、航空、医疗等专业工作;家用机器人则主要指康复、家务、娱乐类机器人,具有医疗、助老助残、教育、娱乐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对工业机器人开放式控制进行研究,采用面向服务架构、软总线和组件技术研发工业机器人开放式服务中间件IROSM,设备和应用均设计为服务并定义规范接口进行注册、查找与订阅,服务包括消息传输、状态监控、设备存取、路径规划、运动控制等.通过IROSM,具有实时性的机器人开放控制系统可实现服务组件的复用、事务流程的配置、业务功能的柔性扩展;从而增强系统容错性,加快系统开发部署.  相似文献   

10.
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社会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以提高,如何利用服务机器人提高生活品质和生产效率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服务机器人使用了众多高新技术,可以说是集自动化和智能化为一体的科技实用典范。该文借鉴国内外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主要研究了我国的服务机器人的常用范围及设计方法,试图为未来服务机器人的技术发展方向提供一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1.
软体机器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器人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服务、勘探勘测、生物工程、救灾救援等领域.传统机器人大都由刚性机构组成,存在环境适应能力低的缺点.软体机器人是一类新型仿生连续体机器人,可以任意改变自身形状,在非结构化环境中应用前景广阔.综述了软体机器人的仿生机理、驱动方式、建模与控制方法等关键问题,并通过分析和梳理软体机器人技术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及可行解决方案,探讨了软体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城轨站内导盲机器人可以很好地帮助视障者完成进站、登车、出站等一系列过程,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对弱势群体的服务能力。本文结合实际对城轨站内导盲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和主要创新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助老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助行、陪伴和护理等日常服务的机器人.该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助行和护理功能的助老服务机器人并对其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根据助老服务机器人的功能特点将其划分为行走、取物、人体监测和语音交互4种工作模式.基于MATLAB/Stateflow图形化设计与开发工具对助老服务机器人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逻辑建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模型可以模拟助老服务机器人的实际工作过程,为助老服务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会议、云协作等技术正逐渐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而云端服务也给机器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云端医疗防护机器人、云端体温检测机器人等被大量应用。云机器人概况长期以来,人们对机器人充满着幻想,希望它能够拥有类人的感知、认知、动作和自然交互能力,但目前机器人个体的计算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15.
机器人云操作平台的实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云计算的理念应用到机器人遥操作中,设计了机器人云操作平台,其将机器人的资源和服务存储在云端,结构设计为3层:资源层、管理层、服务层.用户通过服务层使用该平台,服务层建立有机器人遥操作服务、机器人状态信息反馈服务和机器人现场信息反馈服务.用户通过网络使用机器人云操作平台提供的资源和服务,很好地解决了多用户在资源共享、协同、安全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祝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5):9517-9522,9531
结合当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应用领域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无线智能监控技术和多通道无线遥控技术的无线FPV服务机器人系统。给出了机械结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系统设计过程,并进行了可行性实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干杂务的机器人即将面世   德国专家日前预计,家庭机器人服务员不久将能承担诸如吸尘、擦窗户等许多家务活。德国从事自动化研究的主要机构弗劳恩霍费尔研究所的专家说,随着机器装置、计算机软件、传感器和遥控技术的不断改进,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很可能将扩大到工厂生产线以外,尤其是扩大到家庭服务。该研究所已开始研制机器人保洁员和消防员。现在,柏林博物馆已有3台服务机器人投入使用,为参观者引路。  相似文献   

18.
未来服务机器人将与人类一起生活在建筑环境内,机器人的融入必将对建筑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深刻影响。设计并开展建筑环境内人-机器人自然交互实验,参考相机标定原理提出室内坐标转换方程,采用定帧法获取服务机器人融入建筑环境后行人运动构型、运动速度、偏移距离等运动特征参数,在宏观层面基于交互主体、交互运动构型、交互意愿展开定性分析,在微观层面对建筑通道内人机交互运动速度与交互偏移距离展开定量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服务机器人融入建筑环境后对行人运动行为、运动速度、偏移距离均产生显著影响,人机共生系统势必对建筑尺度和设计产生深远影响。研究以期引发服务机器人融入建筑环境的思考,为构建人、机器人、建筑环境系统设计框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产业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显著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以此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电气自动化技术与产业机器人之间的有机融合,必须实现大规模有效应用,以便于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产业机器人行业也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据此,该文主要对产业机器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9月6~9日,由浙江大学承办的第18届国际爬行与行走机器人及移动机器支撑技术会议在浙江大学召开。国际爬行与行走机器人及移动机器支撑技术会议是1998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瑞典耶夫勒大学的教授共同发起的国际机器人学术技术研讨会议。该会议主要面向救援探测、公共建筑检测、医疗康复、个人服务等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并关注移动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同时开展支持扩大机器人产业的ISO/IEC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