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水电解制得氢氧混合气,可以取代氧气和乙炔气进行金属切割和焊接,本文对这种新工艺进行了实验分析及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连铸坯氢氧火焰切割就是利用"水电解氢氧发生器"电解制取的氢氧混合气作为能源介质,取代传统的乙炔、丙烷等工业燃气,点火形成氢氧焰,氢氧焰火焰集中,温度高达2800度,燃烧强度仅次于乙炔而高于其它燃气,因而能快速切割连铸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铸坯切割用燃气焦炉煤气和氢氧混合气切割效果、安全性和成本投入的对比分析,得出使用氢氧切割时,切割断面具有平整、割缝小、无挂渣等优点,同时可大幅提高铸机的金属收得率并节约投资,使用氢氧混合气作为连铸坯切割气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氢氧气切割连铸坯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切割连铸坯采用的四种主要燃气介质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水电解氢氧发生器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氢氧火焰集中,切损少,切割质量好,对环境没有污染;水电解氢氧气切割连铸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利用反应器内气相空间爆炸试验及“环己烷-氧-氮”爆炸三元图分析,在160℃,1MPa工况条件下“环己烷-氧-氮”三元混合气体的LOC值为9.4%,在体积分数为30%富氧氧化工艺条件下,物料分布状况不会超过爆炸极限,其安全性与空气氧化(氧气体积分数为21%)相当.  相似文献   

6.
合理正确地选择氧气、乙炔(或丙烯)切割的工艺参数,是避免钢结构构件质量事故、简化工艺降低制作成本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烃类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遇到明火时会发生爆炸,而爆炸超压可能会对人员生命安全和建筑结构安全造成威胁.为研究密闭空间内烃类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不同情况下的爆炸超压变化,首先基于经典热力学和气体动力学理论,使用MATLAB软件构建了烃类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模型解算程序,然后使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了Euler法混合气体爆炸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仿真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气体种类、空气中氧气含量和烃类气体含量对混合气体爆炸参数以及爆炸峰值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种类、空气中氧气含量和烃类气体含量均会对密闭空间内混合气体的爆炸参数产生影响,且影响规律各不相同;甲烷、乙炔、乙烯、乙烷、丙烯、丙烷这6种烃类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发生爆炸时的压力均在引爆后的0.5 ms左右达到峰值;这6种烃类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发生爆炸时的峰值压力从高到低依次是:乙炔>丙烯>乙烯>丙烷>乙烷>甲烷;这6种烃类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发生爆炸时,均在20 ms左右完成升降压过程.  相似文献   

8.
以青海湖流域高寒草甸坡地为例, 通过收集2013年4—9月大气降水、土壤水和壤中流样品, 测定其稳定氢氧同位素值(δD和δ18O)并分析不同水体同位素特征, 同时使用二源线性混合模型辨析壤中流的产流来源.结果显示: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值更加接近浅层(0~40 cm)土壤水的氢氧同位素值, 说明大气降水对浅层土壤水的补给作用要高于深层(40~80 cm)土壤水, 而壤中流的氢氧同位素值更加接近深层土壤水的氢氧同位素值, 说明该部分壤中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前储存在土壤中的水分; 在非降水期间, 土壤水对坡上和坡中位置壤中流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88.54%和78.43%;当降水事件发生时, 壤中流的水分来源由土壤水逐渐转变为大气降水, 而降水停止后土壤水重新成为壤中流的主要来源, 说明土壤水是高寒草甸壤中流产流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压力容器用钢板中锰含量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并用该方法测定5批不同规格的钢板。方法:检测波长279.5nm,狭缝宽度0.2nm,灯电流20mA,空气流量17.0L·min^-1,乙炔气流量2.0L·min^-1。结果:锰浓度在2.0-30.0μg·mL^-1(r=0.999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8.4%(RSD=2.3%)。结论:该法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可以为压力容器用钢板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长江水中氢氧同位素组成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工作测定了长江沿岸三个城市上海、南京、武汉从1982年10月到1983年9月年度中每月长江水中氢氧同位素的组成。观察到长江水中氢氧同位素组成随季节而变化,水中氢氧同位素含量5月最高,10月最低。长江水中氢氧同位素组成δD、δ~(18)O间的关系为δD=7.01δ~(18)O-1.94。  相似文献   

11.
邵泉江  侯永  陆峰峰  赵韡 《科技信息》2011,(8):366-366,368
利用自行设计的煤矿井下磨料水射流切割系统对钢板进行切割实验,研究各切割参数(切割速度、驱动压力、切割靶距和磨料流量)对切割性能的影响规律,为今后开发研制煤矿井下用磨料水射流切割机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系统驱动压力与切割深度呈线性变化关系;(2)综合考虑切割深度和切割效率,切割速度存在一个最佳范围;(3)切割靶距存在着一个最佳值;(4)磨料流量也存在一个最佳值。  相似文献   

12.
与常规钻井相比,气体钻井在提高机械钻速、发现和保护油气藏等方面优势明显,由于负压钻进时,地层流体极易进入井筒,地层产出的可燃气体和氧气混合后具有燃烧、爆炸的潜在危险,容易发生严重的灾害性事故,在气体钻井应用中往往需要充分预测和评估钻遇气层的危险程度并提前采取应对措施。结合气体钻井实际施工情况,简要介绍了气体钻井过程中井下燃爆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气体钻井过程中可燃气体发生燃爆的条件。并从混合可燃气体组成、温度、压力,以及惰性气体含量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了爆炸极限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据经验公式计算了某井气体钻井过程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变化情况,得出可燃气体下限值随井深增加略有减小,可燃气体上限值随井深增加明显增大的结论。结合该井实际施工情况,验证了计算的可靠性,可以看出氮气钻井过程中的氧含量安全范围很窄(2.43%4.20%)。  相似文献   

13.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 2019年12月4日下午1点多,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新奉公路一个场地内发生氧气罐爆炸事故,导致一名工人不幸当场死亡.据了解,事故疑似因钢板切割不慎所致. 周边目击者介绍,爆炸发生时,现场传出剧烈的声响,有少量烟雾升腾起来.事故发生后,消防、公安、安监、120急救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处置. 事故中,一名51岁的操作工人贾某不幸被炸身亡.有记者在现场看到,场地内有多个氧气瓶等气罐,易燃易爆品随意堆放、杂乱无章.从现场初步情况来看,死者切割钢板时操作不当引发了氧气罐爆炸.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甲烷-空气混合物在0.1~20 MPa和25~100℃条件下的爆炸极限和理论临界氧含量。采用高能量的通电钨丝点火系统,按照逐步逼近法获取爆炸极限点。基于试验数据,建立甲烷-空气混合物的高压高温爆炸极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压力和温度升高,甲烷的爆炸下限降低,爆炸上限显著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爆炸所需的最低临界氧含量降低,爆炸风险增加;甲烷-空气混合物在20 MPa和100℃条件下的爆炸极限为2.87%~64.40%,爆炸所需理论临界氧含量可降低至5.74%。爆炸上限处为贫氧状态,反应后有CO生成,爆炸下限处为富氧状态,反应产物多为CO_2。  相似文献   

15.
由于现代主战坦克的装甲都是复合钢板,就像夹心饼干一样,里外是钢板,中间是碳纤维。这样炮弹打在装甲上,不是被反弹回来,就是在钢板外爆炸,很难有效地击毁坦克。现在出现了一种新型反坦克武器——乙炔弹,它只毁坏坦克的发动机,而不会危及坦克乘员的生命,是一种真正的绿色无污染武器。  相似文献   

16.
乙炔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而其爆炸危险性也是很大的,该文以乙炔这种高爆炸性的乙炔可燃气体作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了乙炔的爆炸机理,介绍了一些乙炔的典型爆炸事故,分析总结并提出了预防乙炔爆炸的措施和生产存储使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最小氧气浓度是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的重要安全参数之一.对最小氧气浓度的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最小氧气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得出它要受到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等因素的影响.阐明了最小氧气浓度与爆炸下限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使用理论计算值应注意附加一定的安全系数;可通过减少反应中氧浓度、降压、降温、加入惰性气体等办法.以缩小爆炸极限范围、增大最小氧气浓度.从而将其控制在爆炸范围之外.图1.表4,参9.  相似文献   

18.
研究低碳钢板在钨球正撞击下的极限贯穿厚度.采用6射弹弹道极限试验数据处理方法通过试验获得Φ6.0 mm(93 W)、Φ7.0 mm(93 W)、Φ6.0 mm(95 W)和Φ7.5 mm(95 W)共4种钨球对6种不同厚度Q235A钢板正撞击下的弹道极限速度和极限贯穿厚度范围.采用Autodyn软件进行了同试验条件下的数值仿真,仿真模型被验证后,通过仿真获得了极限贯穿厚度范围,同时分析了钨球正撞击侵彻过程中的能量转换规律.基于能量守恒,建立了钨球对低碳钢板正撞击下极限贯穿厚度的计算模型.采用所建立的计算模型计算得到:Φ6.0 mm(93 W)、Φ7.0 mm(93 W)、Φ6.0 mm(95 W)和Φ7.5 mm(95 W)4种钨球正撞击下Q235A钢板的极限贯穿厚度分别为16.95,19.17,17.30,21.50 mm,计算结果与试验和数值仿真所获得范围误差不大于10%.研究结果为杀爆战斗部毁伤元的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以及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9.
成果推广     
新型高效金属焊割气全国独家传授LGD新型高效金属焊割气技术——乙炔的替代产品(国家专利申请号:9812071.6),其特点具有:成本低,综合成本10元/瓶,比乙炔降低80%;生产不用电,底节能产品;安全可靠,不回火,不爆炸;切割速度快,切口光滑不挂渣,不爆鸣,切割厚度高;割炬与乙炔通用;焊接srnm以内铁板均可,跑铜效果极佳。需厂房20m2,工人3名,流动资金2000元,日产100~200瓶,每瓶售价叩元,日可获利3000~6000元,月利可观,原料各地均可购齐,免费提供商标使用权及生产许可证。全套技术转让费8000元。节假日不休。吉林工…  相似文献   

20.
连线编辑部     
正编辑:请问在氧——可燃气体焊接与切割作业中,存在的较大危害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董浩董浩:在氧可燃气体焊接与切割作业中,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有:气瓶受热导致瓶体爆炸和可燃气体泄漏引起火灾或爆炸。主要防范措施有:(1)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距离不少于10m,不得靠近热源;乙炔瓶应配置回火防止器。(2)减压器在气瓶上应安装牢固,采用螺纹连接时拧足五个螺扣以上,采用专门的夹具压紧时应平整牢固。(3)软管材质应符合GB9448《焊接与切割安全》的要求,且无泄漏磨损、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