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敏  王如华  吴洋 《科技信息》2012,(26):349-350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布的《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中的要求,需要对飞机水上迫降漂浮特性进行分析,以确保乘员能安全撤离飞机并乘上救生船。本文给出了民用飞机水上迫降漂浮特性计算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这套方法对于民用飞机水上迫降漂浮特性的适航取证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是民用飞机设计、研制、生产及使用维护中必须满足的最低安全标准。适航工作需要从飞机以及系统方案设计阶段就着手开展。本文以当前国内某大型民机起落架系统方案为例,来说明此方案如何考虑相关适航条款,以及验证其符合性的符合性方法。  相似文献   

3.
将先进的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应用到飞机的关键领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大量电子设备在飞机上的涌现,使得线路系统越发复杂,在飞机维修工作中,对线路的检查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线路系统也必须满足持续适航的要求。EWIS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提出,为线路系统的维护提供了重要指导和依据。文章介绍了EWIS的定义和在线路维修工作中的内容,并以空客飞机为例对线路检查的要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故障原因,总结出一种有效的导线修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沙江  刘珍彤 《科技信息》2013,(20):368-368
本文从民用飞机缩小垂直间隔(RVSM)运行要求的概念提出、实施现状入手,详细介绍了民用飞机适航规章对RVSM的要求及适航审批程序,探讨了RVSM要求不满足情况下的运行限制,最后提出了对国产民用飞机RVSM运行能力及设计的思考。对国产民用飞机RVSM适航要求及符合性验证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郑辰 《科技信息》2013,(18):491-492
空气起动系统作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大型民用飞机发动机起动机辅助起动方式,其性能设计及集成已经成为飞机与发动机集成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相关设计指标直接影响飞机的适航取证以及运营后的可派遣机场以及可执飞航线等。本文通过研究相关适航文件、工业标准,并结合国内某大型民用干线客机的设计经验,总结了民用飞机发动机空气起动系统性能设计及集成方法,对我国民用飞机发动机空气起动系统的性能设计及集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WIS)的电磁防护设计是影响飞机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电缆和连接器作为EWIS的重要电气元件,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EWIS电磁防护的效果。该文从电磁防护方面对电缆和连接器的设计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介绍了EWIS的定义和适航相关要求、电缆屏蔽光覆盖率设计、电缆分类设计、电缆敷设设计及连接器屏蔽端接设计等,对民用飞机的EWIS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安全性是民用飞机能否顺利取得适航资格的重要指标,防火系统作为应急备份系统,是保障飞机安全运行的重要一环。该文介绍了民用飞机防火系统的功能构架、设计需求及电气原理,并以结合某型飞机实例,简要分析了防火系统相关电气设计流程,并举例解释了一些适航条款的验证情况。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民用飞机反推力装置对发动机短舱排液性能的影响,在某型民用飞机涡扇发动机开展试验研究,具体研究了反推力装置收起方式、开始收起反推力装置时的飞机滑行速度以及短舱排液结构对发动机短舱排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快反推力装置收起过程和提高开始收反推力装置时的飞机滑行速度均可以改善发动机短舱的排液性能;排液结构是发动机短舱排液性能决定因素;反推力装置收起方式和开始收反推力装置时的飞机滑行速度是短舱排液适航验证试验需选取的两个关键参数。该文结论对民用飞机发动机短舱排液系统设计优化和适航验证试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郑友石 《科技信息》2013,(18):382-382,384
民用飞机区域安全性分析是验证适航规章CCAR/FAR/CS 25.1309条款的必要方法之一,目的是评估飞机内系统间的兼容性。本文对国内外民用飞机设计领域的区域安全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国内外的区域安全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总结出区域安全性适用于我国民用飞机设计的区域安全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赞澄 《科技信息》2013,(19):65-66
介绍了民用飞机航电系统强度设计的适航标准要求和设计载荷。以某型民用飞机航电系统强度设计为例,归纳总结了航电系统的强度分析和试验验证方法。通过介绍的强度设计方法,可以验证航电系统的设计满足强度要求和适航条款要求。  相似文献   

11.
民用飞机的闪电防护设计与验证已成为飞机适航取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低电平注入的全机闪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通过测量机上关键/重要电子/电气系统互连线缆上的感应瞬态电平,与机载设备瞬态设计电平相比较,以验证飞机闪电间接效应防护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从而支持飞机适航取证。  相似文献   

12.
民用飞机机载维护系统为地勤维护人员维修飞机提供帮助,减少维护花费,降低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成为当今民用飞机中一个重要组要部分。对机载维护系统的核心——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民用飞机故障诊断功能设计的考虑。  相似文献   

13.
王勤超 《科技信息》2013,(20):390-391,392
当前的民用飞机大多采用涡轮发动机,尽管发动机供应商和制造商采用很多办法降低转子爆破发生的概率,但是飞机实际运营期间转子爆破事件仍然经常发生。如何减小发动机转子爆破对飞机的危害,是各航空器制造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在飞机布局设计时考虑转子爆破影响,进而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贯彻相关设计要求并不断验证其有效性,可以达到将转子爆破的危害减至最低的适航要求。  相似文献   

14.
陈战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5):8820-8823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R3)的规定,飞机燃油系统应该在各种飞行姿态下满足发动机供油的要求。飞机负加速度飞行是飞机在紧急情况下所采用的应急措施,因此考核飞机在负加速度状态下燃油系统的工作情况是十分重要的。阐述了民机燃油系统负加速度飞行试验的方法、程序;并通过飞行参数、发动机参数,燃油系统参数对某民机燃油系统负加速度供油试验结果进行了细致分析,为民用飞机燃油系统负加速度供油性能试验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冒颖  刘长玮 《科技信息》2013,(16):406-406
<正>1.短舱系统强度设计概述飞机发动机短舱是为发动机及其附件提供保护的,同时在飞行中保证发动机周身气动外形的平滑。短舱主要由进气道、风扇罩、反推力罩以及排气系统组成。民用飞机短舱强度设计需满足静强度设计要求、疲劳和损伤容限要求,需满足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以下简称CCAR25)相关条款的要求。2.短舱系统结构简介  相似文献   

16.
MOC 6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飞是民用飞机取证的重要必要条件,本文以中国民航局(CAAC)相关的民用飞机审定试飞规章条款为基础,以咨询通告AC25-7C推荐的试飞科目以及方法为依据,结合民用飞机惯性基准系统(Inertial Reference System,IRS)的试飞为背景,详细介绍了MOC 6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飞技术要求以及试飞的流程,用于指导民用飞机进行MOC 6符合性验证工作,填补了国内民用飞机相关工作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王勇 《科技资讯》2014,12(17):2-3
大型民用飞机结构设计中,铝锂合金结构设计既要重量轻,又要满足静强度和耐久性/疲劳损伤容限要求;既要满足适航条例25部及相关咨询通告的要求,又要考虑结构的经济性、高出勤率和低维护成本的要求。本论文在参与C项目工作的基础上,对铝锂合金材料机身工程结构设计应用中所开展的一些材料性能工艺试验、组部件典型结构试验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国内探索大型民用飞机结构设计新材料的应用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现代民用飞机告警系统是驾驶员与飞机最主要的接口之一,对飞行员了解飞机各系统状态,持续安全飞行提供了重要操作依据。该文简述了告警系统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告警系统的定义,对业界易混淆的相近术语进行区分说明,细化告警系统的主要作用,明确划分告警系统现有的三种工作模式,以两种常见角度对告警系统进行分类并以国外现有飞机型号举例,最后对现有适航条款要求进行说明。对能够全面了解现代民机告警系统,后续优化告警系统设计起到帮助。  相似文献   

19.
杨超  孙有朝 《科技信息》2012,(3):247-247,251
本文通过分析民用飞机复杂系统的适航要求以及符合性验证方法,针对复杂系统适航安全性评估中建立故障树困难的问题,提出利用动态逻辑门建立动态故障树并模块的方法,并研究了动态子树的分析方法。最后以燃油系统为案例,分析燃油了系统的适航要求,提出燃油系统适航安全性评估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20.
李春芳 《科技资讯》2014,12(21):87-88
闪电间接效应防护设计是民用飞机适航取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FAR25.1316条款要求是民用飞机闪电间接效应防护设计的最低目标.制定合理的闪电间接效应防护措施,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有效的贯彻执行,同时,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符合性验证流程和符合性方法,是表明FAR25.1316条款符合性的前提.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条款的验证流程和符合性方法,可应用于民用飞机的研制和适航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