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自然为每一种动物安排了一张"作息时间表".猪、牛和羊等家畜总是在白天活动,可是猫却喜欢在白天睡大觉.每当夜幕降临,猪、牛和羊开始入睡时,猫才伸伸懒腰,活跃起来.鼯鼠的"作息时间"有一点和猫类似,它白天呆在树洞里,夕阳西下后才钻出来活动,在树林里张"翼"滑翔,捕猎食物,一直忙到天将破晓才回洞休息.鸟儿们也都是按时"起床"的:东方欲晓,公鸡就一跃而起,首先"引吭高歌",接着,鸭群苏醒了,争先恐后地发出"嘎嘎"声;没多久,早起的麻雀也吱吱喳喳地喧闹开了;白头翁是喜欢睡懒觉的,金色的阳光早已普照大地,它们才慢腾腾地放开歌喉.  相似文献   

2.
如今提起“疯牛病”,读者也许都不陌生。顾名思义,患上这种恐怖病的牛会发疯。20世纪80年代,“疯牛病”开始在英国出现,很快就流行起来。到1993年初,英国的“疯牛病”流行达到高峰,差不多每周有1000头牛患此病。1997年,英国患“疯牛病”的牛总数超过16万头。这使得欧洲各国谈“牛”色变,为防止该病在本国蔓延,欧共体曾共同禁止进口英国牛肉,使英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疯个病”不足个的专利事实卜,‘’疯牛病”不仅仅发生在牛群中,也不是最近才出现的一种疾病,其他动物如羊、鹿、猫等也会得此病。早在250年前,英国的牧人就…  相似文献   

3.
光线与动物     
我们都知道人和动物对光线很敏感。人在白天工作,黑夜睡眠。一些动物也在白天活动捕食,夜间休息。而另外一些动物则相反,白天蛰居穴中,黑夜精神抖擞地活动。但究竟亮到什么程度、暗到什么程度才是它们的高峰活动期,也就是它们体内的“生物钟”究竟怎样运行,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运行,研究者就比较少了。  相似文献   

4.
美国农业部最近说,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种可使家禽、猪、牛和人患上多种疾病的细菌基因。 美国农业部行政官员米利·冈萨雷斯(MileyGonzalwz)在一则新闻中说:“这项研究突破有可能使人们尽早发现和预防这些疾病,从而减少农民每年因为这种细菌导致的疾病而造成的巨大损失。” 这种出血败血性巴斯德细菌的基因组成是由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的。 美国农业部说,出血败血性巴斯德菌会引起鸡和火鸡中的禽霍乱以及猪、牛和家禽中致命的呼吸道疾病,单单是家禽一项,美国农民每年的损失估计就高达2亿美元。 这种细菌还能感…  相似文献   

5.
正当孩子们亲身参与到真实世界当中时,他们学得最好。我们必须抵制基于屏幕学习的观点。农场里,公鸡啼叫,吵醒了我和家人,我们在这里度过了一个长长的周末。这里空气清新,夜空繁星闪烁。太阳从山顶上升起时,我们走近谷仓,那儿的马、牛、鸡、猪、狗和猫轮流争夺着我们的注意力。我们清洗水槽并将其注满水,把干草运给牛和  相似文献   

6.
藏在脑海深处的一张“脸” 你是否对曾遇见的每一张脸都过目不忘?如果是,那么在你的脑海中很可能储存着一张“标准面容”──听上去有点可怕,但这却是最新研究的发现。 最新的面容识别理论认为,我们的记忆深处储存着一张极有代表性的“标准面容”。我们无法知道这张“标准面容”到底是什么样子,但却可以推断出它很可能是大脑将其接触过的所有面容进行综合、平均后形成的。你正是靠着头脑里储存的这张“标准面容”去识别他人的。举个例子,你跟一位长着大鼻子的好朋友已多年未见面,某天你们在咖啡厅里邂逅,他与众不同的大鼻子立刻和你…  相似文献   

7.
善待猫咪     
王春华 《科学之友》2005,(12):54-55
人类与猫成为伙伴的历史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时间要长得多。在古埃及的神话里.就有一位猫女神——贝斯特,她的化身是一只猫,人们赞赏她的敏捷和力量。她有动人的微笑,带给人们音乐、舞蹈和爱。其化身为猫的形象,代表着家庭、幸福和快乐。一谈起猫.你一定会想到它轻盈的身姿和色彩绚丽的眼眸。而就是这么个温驯、可爱,又带着点神秘感的小动物.现在却在我们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灾难”。  相似文献   

8.
人们第一次了解到,居住在海里的绿海龟,如同牛、羊等一样能很好地消化植物纤维素。动物因为本身不具有分解植物纤维素所需的酶,自己不能进行消化,所以要借细菌的力量来分解植物素。为此,动物持有一个象牛和羊那样称为反刍胃的大“发酵槽”。但是,人们一直认为爬虫类所吃进的纤维素,全部不经消化而直接以粪便形式排出,只有绿海龟似乎例  相似文献   

9.
一项新研究发现.饥不择食的食瘸动物正在逼迫野狼提高社交能力。科学家说。诸如渡鸦这样的“渔翁”有助于解开“为什么狼和狗总爱集体活动,而猫却习惯独采独往”这一谜题。科学家跟踪观察了美国密执安州一个国家公园里588头被野狼杀死的驼鹿的下落.结果发现.不管野狼怎样努力.狼群每天总是会因为渡鸦的盗抢而损失2至37千克食物。  相似文献   

10.
易家康 《世界科学》2006,(11):34-35
10年前7月的一个夜晚,一只独特血统的小羊——“多莉”——出生在爱丁堡以南数英里以外的一个狭小窝棚里。从外表看,“多莉”与数千只在夏季出生的其他绵羊并无两样。然而不久,世人就确认“多莉”与众不同。它是从一只成年母羊身上取得的一个乳腺细胞克隆而成的,这一事实推翻了科学家们长期固守的教条,即认为这类事情在生物学上是不可能的。“多莉”羊的诞生在全世界的实验室里掀起了一场重复这一重大突破的竞赛,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人的克隆的恐慌,虽然这还遥遥无期。10年后,科学家才开始了解“多莉”是多么的不同。自这只小羊羔问世后,已有…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10,(5):4-4
在下面这张最近才发布、由美国“卡西尼号”飞船拍摄的照片中,在土卫二恩克拉多斯那光滑、照亮的边缘,可看见其南极的多个间歇唢泉。2009年11月,“卡西尼号”在又一次飞越土星系统期间拍下了多张照片,这是其中的一张。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9,(11):7-7
新几内亚的巴布亚岛因生活着众多的啮齿目动物而闻名于世,光是岛上的鼠科动物就超过57种。最近,科学家又在岛上的一个千米深的大坑里发现了一个“失落世界”,那里竟然栖息着许多以前只在科幻电影中才出现的动物:长着毒牙的蛙类、打呼噜的鱼类和体形看起来同猫一样大的老鼠。  相似文献   

13.
金鱼真睡午觉吗?回答是肯定的。不仅是金鱼,一般的鱼类也要睡眠。但是根据鱼的种类不同,睡觉的时间有所区别,有晚上就寝的,也有白天睡大觉的,还有时常迷迷糊糊,打个盹儿的。夜间睡觉的代表性鱼类有鳊罗鱼。鳊罗鱼是一种颜色美丽的浅海鱼类,这种鱼只要太阳一落山,就会象赴约一样,深深地钻入海底的砂层,安然入睡。直到第二天的早晨,才和太阳一起起身,开始一天的新生活。与其相反的是穴子鱼,白天将身子埋在沙层里,或者藏入岩洞睡觉,到了夜晚它才开始活动。那么象沙丁鱼、青花鱼、松鱼之类不顾疲劳,不停地在辽阔的大海里游动的回游鱼类,它们究竟在什么  相似文献   

14.
石磊 《世界科学》2005,(10):19-19
就像中世纪的炼金术士找到了能把普通金属变成“金子”的灵丹妙药一样,生物学的“现代炼金术士”已经知道了怎样用卵母细胞把普通的皮肤细胞变成有价值的干细胞,甚至是整个动物体:通过反复实践,科学家们现在已经使细胞核移植技术成为接近常规的操作,并用它来培育了牛、猫、老鼠、绵羊、山羊、猪等,甚至是人类胚胎干细胞(ES cell):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马萨诸塞州双面猫弗兰克日前去世,享年15岁。它是世界上已知最长寿的双面猫。双面猫在家猫中很罕见,它们通常会由于身体畸形活不了多久,这使得弗兰克的长寿尤其引人注目。双面猫畸形的成因仍不明确,但科学家发现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这种现象。只有通过DNA检测才能查明根本原因,但这涉及很多工作。尽管弗兰克有两张脸,但几乎所有双面猫都只有一个大脑。科学家相信,弗兰克之所以能活这么久,是因为它的其他主要器官都有两套。另外,并非只有猫才会出现双面畸形。  相似文献   

16.
在丰富的AMS14C测年数据基础上,对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哺乳动物鹿、猪、牛骨骼化石的骨胶原C,N同位素进行分析,恢复中坝遗址过去哺乳动物的食性特征、古气候、古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骨骼保存较好,骨胶原流失对C,N稳定同位素的成分没有影响.鹿骨胶原δ13C,δ15N均值分别为–23.1‰和4.7‰,说明鹿生活在密闭的生境中,以树叶和灌木为食;牛骨胶原δ13C,δ15N均值分别为–19.6‰和5.2‰,说明牛生活在开阔的生境中,以草本植物为食.C同位素分析显示鹿和牛都以C3植物为食物,表明鹿和牛生存于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但t检验显示鹿骨胶原δ13C,δ15N值比牛的都要小,这表明鹿和牛的生境不一样;牛和鹿的δ13C,δ15N值还存在部分重叠,说明草食性的牛和鹿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食物竞争.猪骨胶原δ13C,δ15N分别为–17.1‰和5.5‰,t检验显示猪骨胶原δ13C,δ15N值比牛和鹿的都要大,表明猪的营养级比牛和鹿的要高.猪的δ13C值范围很大,说明当时已经有家养猪的贸易.t检验显示不同时期遗址地层草食性动物鹿骨胶原δ13C值之间不存在差异,鹿骨胶原δ15N值之间也不存在差异.表明2200~4200aBP期间,中坝地区气候和生态环境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这是中坝遗址地层比较完整的原因.在该地区能代表鹿、猪、牛δ13C值均值的最小样本数分别是8,73,16,而能代表鹿、猪、牛δ15N均值的最小样本数分别是4,5,6.  相似文献   

17.
沙漠动物     
同沙漠植物一样,这些沙漠动物都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为了避开沙漠的炎热,它们会寻找太阳晒不到的地方躲藏起来.它们还有一种适应沙漠环境的生存策略:沙漠里的动物大多是夜行动物,昼伏夜出,白天烈日炎炎,它们找荫凉的地方睡觉,到晚上才出来活动觅食.因此,沙漠环境虽然酷热难当,却奈何不了这些聪明的动物们.  相似文献   

18.
昨天,是一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未知的汇票。惟独今天,是你拥有的现金。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我说:“抛弃今天的人,今天也会抛弃他;而被今天抛弃的人,他也就没有了明天。”牢牢抓住“今天”,那么,你也就抓住了一生。昨天,是一张作废的支票。它飘浮于回忆里,沉醉于美梦里。当它驻足于繁花草地凝视一片片飘零的枯叶时,当  相似文献   

19.
<正>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东部有一座小山。白天,这座山烟雾缭绕。但是,每当夜晚降临,人们总能看到山上燃起阴森恐怖的“蓝色火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蓝色火焰原来,这是一座活火山,名为“卡瓦伊真”。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火山爆发和地震活动十分频繁,爪哇岛更是首当其冲。它原本就是一座因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海岛,岛上沿东西方向一字排开几十座高大的火山,卡瓦伊真火山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麟 《科学之友》2006,(4):52-53
“大象国家公园”位于南非东南部东开普区的莽原山谷里,占地12500km2,成立于1931年。现在园区内除了400多只非洲象,还有280只非洲水牛以及为数不少的羚羊、疣猪、狮子和稀有的黑犀牛等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大型野生动物。我跟朋友搭飞机抵达南非开普敦市,租车开了800km才到达此地。可是一到这儿,我就感到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