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龙荔 《世界博览》2010,(1):74-76
英国科学家霍金在《时间简史》里说,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就可以预言,时空在大爆炸奇点处开始,并在大挤压的奇点处结束。现在的我们当然不用杞人忧天去担心不知猴年马月的宇宙大坍塌,但是在今天的流行文化中,世界末日依然是一个热门题目。环境保护主义者大声疾呼:人类当前最大的危机就是对环境的破坏,这虽然不会对整个宇宙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薛定谔的猫     
在这场辩论中,爱因斯坦坚持认为,成功的科学理论应该能够精确地预言事物的运动规律。举个例子,我们从高处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空中自由落下,最后到了地面上,这整个过程,科学家们都可以通过计算进行精确的描述。科学家们甚至不需要观看小球的运动,就可以预知小球在飞行过程中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目前发生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的蜜蜂"集体失踪"事件让爱因斯坦的这一预言变得炙手可热,难道人类末日真的要到了吗?  相似文献   

4.
 1916年,爱因斯坦预言引力波,并提出量子电磁辐射理论、完善光子概念、指出量子过程的内在随机性。百年之后,爱因斯坦预言的引力波通过激光的干涉被探测到,而激光正是基于爱因斯坦的量子电磁辐射理论。引力波探测技术还与爱因斯坦的光子概念和布朗运动理论相关。因此引力波首次被直接探测是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量子电磁辐射理论2 方面工作的100 周年纪念。本文梳理引力波探测技术中的“爱因斯坦元素”,即激光、光子和热噪声,然后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特别是爱因斯坦那段时期的信件的分析考证,回顾爱因斯坦在1916年的研究历程,寻找爱因斯坦在引力波和量子电磁辐射理论2方面工作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5.
正百年历程爱因斯坦起初预言有引力波时,大部分科学家持否定态度,认为引力波不存在,就连爱因斯坦本人也摇摆不定。但既然有可能,我们就应该去探索!那么,在人类历史上,谁第一个提出探测引力波的方案?爱因斯坦。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探测引力波的方案,即旋转棒方案——让一根长20米、质量为500吨的钢棒以非常快的速度旋转。不过,这个方案存在两个缺陷:一是  相似文献   

6.
试论《国语》的预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言是《国语》“语”体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其形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诬梦谣谶和贤达贵族的预见。诬梦谣谶有歌谣预言、祥瑞灾异预言、梦占预言、相术预言和卜筮预言;贤达贵族预见是《国语》预言的主体部分,它有时实际上是一种参政和议政形式,有时发挥着政治评价功能,有时它为宗族和家室的生存与重大抉择提供依据。《国语》的预言鲜明地体现了天道和人事相统一的宇宙观和对道德伦理的强调。  相似文献   

7.
姜黎霞 《科技信息》2006,(4):223-224
广义相对论是理论物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爱因斯坦在建立广义相对论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预言,这些预言的实验验证成为广义相对论有力的实验证据。通过对广义相对论的五个典型预言及其验证实验的阐述,展示了广义相对论预言的提出及被天文观测实验验证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科学观察》2011,(5):29-29
Kerr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最令人感兴趣的预言之一。这些旋转的大质量天体会扭曲它们周围的时空,使经过它们附近的光发生偏转和相位改变。瑞典空间物理学研充所BoThide与合作者发现,这将导致一种新的相对论效应——在上述扭曲光中留下了轨道角动量的印记,由此可以验证并分析旋转黑洞。  相似文献   

9.
 量子基本原理预言存在两类基本粒子:费米子和玻色子,但超对称又把它们联系起来并可相互转换。超对称的创新首次把每个粒子的内禀对称性和它们所在时空的对称性结合起来,因此局域的超对称理论必然包含爱因斯坦引力,称之为超引力。超引力预言自旋3/2基本粒子,是该粒子和引力自洽耦合的最简单理论。同时作为超弦的低能有效理论,超引力是超弦研究不可分割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少儿科技》2012,(5):12-12
有一次,爱因斯坦作演讲,当主持人请听众提问时,一位年轻人从座位上站起来,说:“爱因斯坦教授告诉我们的东西并不愚蠢,但是第二个方程不能从第一个方程严格推出。它需要一个未经证明的假设,而且它也不是按照应有的方式不变的。”与会者都惊讶地回头注视这位似乎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这是值得不断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方晨 《科学世界》2012,(4):93-93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的黑洞,本质是包含了时空奇点的一个区域。黑洞有一个“界面”,即事件视界,物体要通过事件视界后才能进入黑洞内部,被黑洞“吸”入。在物质通过事件视界进入黑洞之前,在被黑洞吸积的过程中,一部分能量会转化为多波段的辐射。  相似文献   

13.
从量子论到玻色-爱因斯坦统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爱因斯坦对量子论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作了大量工作,玻色将对称性概念引入统计方法,他们是量子统计理论的先驱;特别是爱因斯坦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预言形成了凝聚态物理新的前沿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用相空间动力学方法研究一维无限深势阱内的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受到时域周期性微扰时的动力学行为.通过功角变换和共振频率近似,在Floquet相空间中构造有效的势场来预言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运动,并通过数值模拟实空间动力学方程,验证了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据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历史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对爱因斯坦的笔记进行详尽地研究,获得了一个发现,他们说,爱因斯坦在1913年就形成了广义相对论这一理论。但是爱因斯坦当时觉得这一理论太离奇了,他担心没有足够的理由来证明它。后来,通过对水星轨道的不规则性的研究和在一次日蚀过程中的试验,才深信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因而发表了“广义相对论”,此时已整整推迟了三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辐射是一种四极辐射.建立一个电学模型,将电四极辐射和引力辐射进行类比,得到双星系统引力辐射功率.所得结果与广义相对论的结论只差1/4的数值因子.  相似文献   

17.
姜炳炎 《创新科技》2012,(12):54-54
近日。偶读一篇文章.感触颇深。文章说: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小时候常思考“和同学在一起玩感到愉悦”,得出的结论“一小时就像一分钟那样短”;义思考“在火炉旁烤得慌”,得出的结论“一分钟比一小时还要长。”就是这种对时间、对空间的好奇,促使爱因斯坦放飞自己,不断地思考和探索这个问题,最终创市了伟大的相对...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的父亲和杰克大叔去清扫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于是杰克大叔在前,爱因斯坦在父亲在后,一级一级地爬上去;下来时,杰克大叔依旧在前,爱因斯坦的父亲跟 在后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纳米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早就预言:未来科学的发展将是继续向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挺进!深邃的宇宙,星际茫茫。从古至今,人类不断挑战太空。也许人们没有注意,与此同时,人类也在悄悄地进行另外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带来的影响也将是惊天动地的。这是一场  相似文献   

20.
 2016年12月30日,中国科协发布了2016年度“十大科学传播时间”(按事件发生事件顺序):1、人类2次探测到引力波,爱因斯坦预言被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