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邓薇 《当代地方科技》2011,(21):164-164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运用了大量象征意象。这些象征意象极为深刻地体现了小说创作的主题,并成为贯穿整部小说情节以及故事变幻发展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在小说中她揭示了美国黑人在种族、阶级、性别等多种压迫下审美价值观的扭曲和变态,以及他们对自我黑人身份认同的迷茫和混乱。以皮尔斯符号学的理论为视角来解读《最蓝的眼睛》,可以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莫里森对美国黑人社会独特的观察,以及她对美国社会中黑人自我意识的唤醒和黑人民族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描写了强势文化对黑人文化的侵蚀,揭示了在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重压下,白人的文化霸权以及黑人对自身身份的质疑和否定,同时也谴责了殖民主义的种种摧残行为,力图唤醒黑人民族的自我意识,建立黑人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相似文献   

4.
马瑞 《科技信息》2009,(19):110-110
《最蓝的眼睛》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住托尼·莫里森的长篇处女作。本文主要从引言、叙述方式和隐喻三个方面分析这部小说的艺术特点,说明它如今成为美国女性文学的经典作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是创伤的世纪。战争、疾病,以及对妇女和儿童的性虐待,所有的一切给人类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了难以抹去的创伤。以创伤理论结合文学叙事来看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它是一部悲剧色彩浓重的小说,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在美国白人纯粹主义社会中生存的黑人群体的困境和悲惨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谷萍 《科技信息》2008,(6):203-203
托妮·莫里森作为一名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在其小说中深刻探讨了黑人妇女的解放问题。本文以她首部作品《最蓝的眼睛》为例,通过分析小说中保琳与佩克拉母女的人生悲剧揭示了黑人女性所遭受的性别和种族的双重压迫。广大的黑人妇女只有挣脱了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桎梏,建构出黑人妇女独特的文化价值观,才能在本民族的文化基础上实现妇女解放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浓郁的非洲文化气息的评述,向人们展示出非洲传统意义上的上帝的形象与西方的上帝相去甚远,它在美籍黑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剖析了莫里森的小说中非洲文化传统的深刻意义:如果黑人放弃自身文化,迷失在白人文化中,只能造成人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兴的文学批评理论,空间批评强调空间是地域、心理和社会的多维整合,为从多领域多视角赏析文本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用空间批评理论解读《最蓝的眼睛》,将小说的叙事文本划分为物理、心理和社会空间,从地理、认知和种族三个层面探讨南北城乡、优劣心理和黑白人群二极对立的内在关系,旨在探讨莫里森小说中的空间化叙事特征,展现《最蓝的眼睛》中的多维时空版图。  相似文献   

9.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以一个黑人小女孩的悲剧批判了白人主流审美及价值观对黑人的心灵毒害,在处理这一主题时,莫里森选用了别具一格的叙事结构与叙事视角。本文以巴赫金的小说理论为基础,从镶嵌结构,人称叙述变化,视角转换等方面分析《最蓝的眼睛》的叙事特色,从其多元叙述话语模式中,挖掘作品的情节张力和悲剧魅力。  相似文献   

10.
从对《最蓝的眼睛》的一系列叙事结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托妮.莫里森在小说中借用了"百衲被"的叙事手法。"百衲被"的结构隐喻不但填补了小说各个章节之间的意义空白,也为黑人群体获取了多元的叙述空间,体现了莫里森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的女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1.
后殖民主义理论是原先被殖民的国家在获得军事和政治上的独立之后,殖民国家不得不换用一种更为隐蔽的殖民方式以达到采用原先"殖民主义"不再能顺畅达到目的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内部指向的生产关系的压迫性。从其理论产生的出发点考虑,它加深了我们对西方文化霸权和资本主义利欲本质的认识,从而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本质上,它是不适用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展示了由白人强势文化冲击所造成的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悲剧。本文从文化霸权的视角来解读这部小说,认为莫里森关注了黑人心灵受白人文化侵染这一遭人忽视的现象,使她的作品在思想深度上不仅超越了前辈黑人作家,也走在同时代人前面。  相似文献   

13.
黄波  任月芳  张文凭 《科技信息》2011,(21):I0206-I0206,I0248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文坛中一位杰出的黑人作家,也是第一位摘得诺贝尔奖桂冠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奠定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使她成为一个有名的黑人作家。本篇论文主要讨论的是书中黑人女性的黑人身份迷失。它展示了黑人女性的身份迷失的一系列症状及其对她们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与此同时,本文还分析了黑人女性身份迷失的原因并探索其解决方案。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们能更好的理解莫里森的作品,明白追求自身黑人女性身份,保存黑人本土文化和黑人的民族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托尼·莫里森以女性特有的视觉,在小说《最蓝的眼睛》的叙事中运用了大量的隐喻象似符来体现小说主题。用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的社会符号学的隐喻象似性对《最蓝的眼睛》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隐喻:秀兰邓波儿、眼睛、房子、金盏花和蒲公英、四季颠倒进行修辞层面的分析,意在揭示小说中凸显的隐喻象似性对《最蓝的眼睛》的主题和意义所起的作用,并从中探索出托尼·莫里森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5.
葛兰西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代表性人物,其文化哲学对20世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采用社会历史的方法,并结合文本层面的分析,对其文化哲学思想进行思考。指出他在政治性目的诉求下所提出的解放道路,由于缺乏社会现实性而只是一种乌托邦性的救赎之路。这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哲学的任务也将产生一定层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羟基磷灰石与生物活性玻璃制做义眼台。用液态化学反应法合成羟基磷灰石,取适宜数量的生物活性玻璃与之混合,经高温烧结制成义眼台,并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动物实验表明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一定的生物活性,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本材料是制做义眼台的新型材料。本文就材料研究、动物实验、义眼台的制做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小白鼠眼的形态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小白发产胚胎第8d形成视泡开始到发育为成体的眼为止,详细观察和描述了其眼的形态发育变化,实验以视网膜、晶体和角膜的发育为主。结果表明:视网膜的发育从胚胎第8d视泡出现开始,在胚胎第9.5d分化为2层,第11.5d分化为4层,刚出生时分化为6层,成年已分化完全,具完整的10层结构;晶体的形态发生经历了晶体板(第9.5d)、晶体凹(第10d)、晶体囊(第10.5d)、初级晶体纤维(第11.5d)及次  相似文献   

18.
仿复眼成像的实验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计算机和图像卡对图像的处理功能,对平面微透镜阵列的多重像进行适当地处理来模拟并列型复眼的“镶嵌像”,对构成“镶嵌像”的拼法、像元数的不同做了对比实验,最后对影响镶嵌像的诸因素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用半乳糖诱发大鼠白内障,研究障复明滴眼液对白内障的防治作用.测定了晶体内的可溶性蛋白,SOD(超氧化物歧化酶),GSH(谷胱甘肽)和MDA(丙二醛)水平.结果表明,障复明滴眼液具有保护晶体抗氧化防御体系的功能,能延缓和控制白内障的形成,对早期白内障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眼动跟踪实现精确瞄准注视目标,将成为无人武器的重要操控方式.标定是眼动跟踪的重要环节,受人眼观察及眼动生理特性影响,不同的标定界面会使人眼产生不同的注视效果.通过改变标定界面的背景及标定点的颜色、形状、大小等要素,采用最小二乘回归的方法建立视线估计映射模型进行标定,进行5×5均匀分布25点注视测试,对比分析设计的27组标定界面的注视准确度和精密度,选出最佳标定界面,以此研究人眼对标定界面的注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27组标定界面中1号界面的注视准确度最好(0.69°±0.43°),24号界面的注视精密度最好(0.27°±0.083°);以注视准确度为主、兼顾精密度的准则,1号标定界面为最佳标定界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