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卢明思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33(4):70-72
中国古代用月意象来抒发感情的首创虽不是李白,但李白却是写月最多亦最传神的诗人。李白视月为知己,月亮是李白情感的寄托与归宿,月亮这一意象在李白的笔下惟妙惟肖。李白对月深厚的感情是由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所决定的。李白诗中的月亮有着丰富的内涵,并为李白的诗作提供了创作源泉。李白赋予月亮全新的内涵,李白终其一生都在与月亮为伴。 相似文献
2.
沈海涛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9(4):45-48
李白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中涉及月的不下于三百处。面对清幽恬静之月李白在诗中抒发着乡思闺怨、人生感慨以及感时伤怀,流露出无限的意象美。 相似文献
3.
意象(images)即意境,是诗人或作者运用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一首诗的意象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广义的意象和狭义的意象.所谓广义的意象是指整首诗烘托出的总意境;狭义的意象则是指诗中个别词语的意境.如何处理这两种意象,直接影响译文对原诗韵味的传达.为此,笔者试图以许渊冲教授、W.J.B.Fletcher及W.A.P.Martin翻译李白《月下独酌》三种译文的意象再现情况作些粗浅的比较与分析,以求教于专家、同行. 相似文献
4.
5.
6.
在中国古典诗词里,雨由自然界的表象上升为艺术意象后,往往成为涂抹着诗人浓烈感情色彩的一种意象,这或许也就是荣格所说的包含着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原始意象吧。本文从雨给人带来的愁苦和欢乐两种不同情绪来分析古诗词中的雨这一意象。 相似文献
7.
朱易安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4)
明人高棅在《唐诗品汇》中曾指出李白诗中存在着“长篇短韵”现象。频繁的转韵确是李诗形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既存在于五言诗中,更多见于七言及杂言诗。频繁的转韵不仅造成了诗歌节奏的跌宕起伏,且导致诗中意象的频繁更迭。其诗所以有开阖无常、峰回路转的美感效应,与此独特形态不无关系。本文想就韵律与意象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探讨其在共构李诗形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春义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心态组合与诗歌的文学特质存在着不可割脱的潜在因缘,本文拟从美学角度观照李诗.从心与物的关系窥探李诗的一种独特审美表征心态意象化与意象心态化。李诗以同化和假定的抒情方式对万物人生进行非理性的审美潜思(心态意象化),并外化为独具慧灵的表现形式(意象心态化).其内容蕴涵以心绪波动之自然形态为载体.形式呈现以心态意象为外在接续,内容突破主题的圈范沿心态构成的原生状态上下波动,从而凝结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因此,心、物关系的非逻辑化使李诗意象构造呈现出内容大于形式或溢出形式之美。 相似文献
9.
熊开琼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4,29(4):101-101
有唐一代,自始至终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战争发生。开始,是初唐李渊父子为统一全国而进行的战争;其后。是烽火燃遍北中国的安史之乱;再后,是藩镇割据以及平藩战争;最后,是唐末农民起义与唐王朝镇压义军的战争;还有安史之乱以后,边疆少数民族对唐朝的侵扰。在唐代战争题材诗歌中,月是一个突出的意象,呈现出丰富的内蕴。 相似文献
10.
李白的《月下独酌》,堪称是描写孤独心境的千古绝唱.这首小诗以人们常见的直观的感性景物,白描出了一幅“月下独酌”的淡淡的图画.全文虽“语不涉独”却“孤不堪忧”,这是因为诗人“取象立意”不是只停留在司空见惯的日常景物的描写上,而是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幻化创造,在时空超越、物我超越、具象超越的审美创造中,开创了一个“别有天地”的诗境,在创造一个坦诚而透彻的伟大生命和孤独而不朽的艺术灵魂的同时,也创造出诗境的超越美,在超越美的创造中,使“孤独”这一主题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1.
13.
文化语言学是一种关于意象的理论,其核心概念就是意象。中国传统诗词多以词语精炼、意象丰富著称,其中尤以李白的诗歌最具代表,其深刻的意境常常令读者沉溺其中,流连忘返,故而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珍品。本文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出发,以许渊冲译文为蓝本,研究李白送别诗的意象传达。 相似文献
14.
周正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73
月亮高高的,照着一条玉带似的穿紫河。两岸高楼凸现出星星点点灯火,一尽被月光渲染烘托。穿紫河清洌洌的水,泛着亮亮的银波,波光灵动,河水一如人的深思中流出的一缕思绪在草木间缓缓移动,一路上,月光与它同行相伴。月光下,毗邻河岸的楼台轩榭骤然倒落中流,融融荡荡,渗透,融入水里,拾掇不起。河堤上,人影晃动,月光洒在人身上,人的各种声音落在河的水波里,悠悠的,朦胧的,晃晃荡荡,渐渐拉长,流向远方。月亮对景物有个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蝴蝶”这个意象,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情感倾向。它往往是与失意、感伤等等感情联系在一起的。在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中,蝴蝶是一个重要的意象,他的许多诗里都提到了“蝴蝶”,本文试对这些“蝴蝶”意象浅作分析,透过这些意象,我们能看到的,是诗人心酸、无奈的感叹。 相似文献
16.
曼德尔施塔姆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著名诗人,其诗歌独具一格,善于巧用性质迥异的诗歌意象,并借助意象之间的间隔,给读者留出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是他对俄罗斯诗歌发展的独特贡献,也是其诗歌魅力的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17.
18.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李白《把酒问月》中的名句,为后人们千古传诵。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这颗围绕着地球运转的无生命的行星曾激起了许多文人骚客的感慨,并写下了万千诗句,而在所有歌咏月亮的诗词中,又数李白对月亮的歌咏最为精彩。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唐代由强盛走向衰亡的过程,他是许多历史事件的见证人。他的诗歌具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无拘无束。他的作品与别人不同,别人的作品也很难与他的作品相混,对月亮的咏叹便是这样。在李白的诗词中,月亮总是被赋 相似文献
19.
意象图式理论视角下的诗歌意象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颖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57-60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独特,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概念.西方诗歌的审美倾向是以意象赏析为主,因而意象翻译成为中诗英译的重点和难点.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意象图式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对感性经验进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诗歌翻译的要点和难点就在于用另一语言符号还原该意象图式的对等体.图式理论为诗歌翻译给出重要提示,即在诗歌翻译中,用符际翻译的视角探寻目的语诗歌意象的对等体,用图画还原意象,帮助译诗读者在获取原诗意象方面达到最大近似的等效. 相似文献
20.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独特的概念,它已成为文化传统因子的一部分,融入了中国人的思维中。原型是一种典型或重复出现的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经常出现的意象,运用原型批评对其进行分析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