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仙富 《科技信息》2010,(1):181-181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领域的不断增多,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必须不停顿地学习,人们的道德素质必须不断提高。显然,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实行改革,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各行业及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电子信息技术成了理论界探讨的热点.正当电子信息技术空前发展的当今,电子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渗透力及亲和力迅速地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一切.电子信息技术来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各个行业,这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中,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关系、组织的变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并改变着组织管理模式与方法等。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改变了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与组织类型。因此,对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的新型社会关系的机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基于社会关系变化而引起的组织变迁的特点、机制和基本模式,探讨科学技术发展形势下的管理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始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它是现代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尽管对于什么是科技进步的概念和实质,人们有着狭义与广义两种不同的理解,但无可争议的是,当今科学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结构优化的关键因素。科技进步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影响着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科学技术进步已成为无孔不入、神通广大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站在新技术革命的门槛,深入研究和进一步理解现代科技进步的概念,将科技进步概念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创造出了新的生产力,丰富了先进文化的宝库,给人类带来了切身利益。在科技进步和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科学思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智慧结晶。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新的时代。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许多科学研  相似文献   

6.
我们已跨进21世纪的门槛,我们的社会即将跨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不断增多,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计算机的普及和Internet网的崛起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种种潜在的危机,如能源匮乏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人口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威胁。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必须不间断地创新,人们必须不停顿地学习,各类社会组织必须向学习型组织转型,人们的道德素质必须不断提高。显然,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实行改革,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深化,知识经济形态不断形成。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生产力的发展超过了以往的总和,科学技术已渗透到国民经济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了国际分工新格局的形成。展望新世纪,科学技术将会以更快的速  相似文献   

8.
胡萍 《科技信息》2011,(21):I0243-I0243
当前我们面对一个设计的时代,设计伴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被广泛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正在改变着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设计对开发产品,诱导消费,提高商品竞争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结构。创造新的生活环境对人类高质量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高信息社会,设计将信息转化为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生物科学技术早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使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本文阐述了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希望能够促进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该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的内涵便得越来越丰富多彩。本文主旨阐述,在这种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纵观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带来的人们认知理念上的改变,从而说明科学技术发展对艺术方面的影响,以及技术的革新造成的“非物质”时代使当代艺术发展成为“交流艺术”的现状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杨 《科技信息》2011,(32):288-28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因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以及教育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本文针对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方式的内容、特点以及重要意义做出分析,旨在探讨创新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进一步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作用郑健蓉,董建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趋势。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中,首先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形式存在的。它的发展、变化、进步,一方面改变了整个社会面貌,影响着人类的命运和前途。另一方面,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相对论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历史观.过去把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仅仅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无疑过分夸大了阶级斗争的作用.我们应给人类的科学技术活动以充分的科学的认识,赋予它应有的历史地位.同时,也应当给阶级斗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作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于过去违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提法及其造成的危害,应予相应纠正.  相似文献   

14.
伏尔泰是 1 8世纪法国最杰出的启蒙泰斗 ,他既是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 ,同时又是历史学家 ,在历史学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率先在历史学和社会学中提出了研究文化史的广泛纲领 ,并改变了人们对人类历史的观念 ,扩大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 ,用理性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使人们摆脱了历史研究中的神学束缚 ,将人们的眼光引向艺术、风俗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后世史学家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开辟了远景  相似文献   

15.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已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这些科技为建筑提供新功能,融合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许多设施和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些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需求又进一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中的科技含量在增加,对科技的要求愈来愈高,愈来愈迫切。而智能  相似文献   

16.
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以来,科学的力量、科学的社会意义愈来愈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现代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甚至一般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依赖于科学技术,无不显示着科学技术的力量。遗憾的是滥用科学技术的力量也能造成巨大的危害,例如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大规模杀人引起的社会集团间的历史性仇恨等等。造成滥用的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缺乏预见性。例如现在科学技术的力量已经如此巨大,其造成环境和生态的改变,小区域只需几年、十来年,大区域也只需十几年、几十年。但  相似文献   

17.
试论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探讨了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认为科学技术具有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调节、理顺人与自然关系,检验、测定人与自然关系,改变、发展、预测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关于太极拳调节生理机能、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基础性研究,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太极拳运动为广大习练者提供了道德、心理、生理三维发展的健康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遍运用,人类社会已经逐步键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在不断的打破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广泛的运用到人们生产生说的各个领域当中,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的印证了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这句名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信息时代的来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信息技术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道路运输信息化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我国道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格局,极大地提高了道路运输的时效性,推进了道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变革。  相似文献   

20.
工业社会的到来,给人类带来的是科学技术方面的革新,机械化与电气化使生产率大幅提升,人们生活环境中充满了新技术与新发明,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逐渐发生改变.致力于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更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形式各异的建筑工程、建筑环境中.该文着力于研究低碳城市与智能建筑电气,以此为背景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提出智能建筑电气中建筑设备监控以节能为中心、信息通信以三网融合与物联网应用为核心以及安全防范以智能处理为重心的这三个自身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