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治国方略的选择上,曾长期存在着治国应以德为本还是应以法为本的争论.儒家主张要以德为本治国,法家主张要以法为本治国.二者各有缺陷.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挑战,我们主张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儒家德治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来占据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儒家把统计者立身惟正,修德示范作为治国前提,而把提高官吏道德修养作为治国关键。同时儒家也认识到法治的作用,提出要教而后刑,主张德主刑辅。通过树立榜样示范作用,兴学校明教化正民心等方法实现其治国思想,传统儒家德治思想对今天的德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已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思想。他提出,法应当成为天下人共同遵循的礼,主张把法看成是评判是非的标准;法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空洞的法律条文,且法的有效施行要求执行法律的统治者公正无私、信赏必罚;法为治平之术,法能兴功立事。虽然管子的思想受到当时时代条件的局限,但深入挖掘其法制思想内涵,对于我们现今"以法治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论以德治国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法治国”同时也要“以德治国”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我国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德治国”应当继承,发扬、发展中华民族历史上和世界的,特别是儒家之道的优秀道德成果,实施“以德治国”要解决“有德可依”的问题,在“依德必严,违德必究”方面下功夫,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普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源于中华民族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它绵延几千年而不断,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经历了神权法思想、明德慎罚思想、以法治国思想、无为而治思想、德主刑辅思想、明刑弼教思想和会通中西思想等七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商鞅变法使秦逐步走向强大进而一统中国,秦之后历代封建国家均沿袭以法治国之道。本文剖析商鞅变法"以法治国"之思想理念、立法原则、执法规则,分析了法治对秦的影响,从而发现法治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家.富国强兵是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共同的目标,实现富国强兵的途径是大力发展耕、战.韩非通过缜密分析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据此提出了以法治国的理论."国家本位论"是将目标定位在维护国君和民众利益基础上的理论.韩非的目标是通过以法治国来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国君和民众的利益,所以他是国家本位论者.  相似文献   

8.
“以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是对中华民族“法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本文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指出“法治”对社会存在的巨大反作用,以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施“以德治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对发民我国体育事业具有重在原指导作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和创造了文化氛围。市场经济体制的良性运转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体育产业化的兴起和全面纳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轨道提供了根本保障,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制、法规,以法治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各项体育活动,只有依据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和整顿市场秩序,提倡“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精神,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今年开展了科技中介道德建设活动。并于2002年5月末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了科技中介道  相似文献   

11.
跨越发展使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遇到一系列新的问题,面临新的考验。对此,高校应加强教育,以德治校;强化监督,以督治校;健全制度,以法治校。  相似文献   

12.
法律是一个国家维持长治久安的主要条件.<周易>也十分重视以法治国,<周易>认为应该明罚敕法以使人民了解法律,在审问案件时要明慎用刑,对于犯罪的人进行赦过宥罪.从而最大限度上保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思想 ,是我们党对治国基本方略认识上的深化和发展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治国要法德相济 ,德治是法治的基础 ,法治是德治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朱熹建构了理气论和人性论的哲学根据论证德礼政刑治国论,提出德礼为本、政刑为末,互不偏废、相为终始的治国方略,其本身渗透着追求儒家中庸思想的和谐精神,其目的是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美国法制环境的形成主要在于:新英格兰与母国的法律亲缘关系,以及美国在移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民主实践活动和法制意识,法律是法制国家的治国支点,以法治国是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法治和德治都是治国的方略,二者本质相同,相互配合,功能互补,各显其能。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将二者有机结合,实施“法德并举”的治国方略,以推进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和谐"是中国儒家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公就提出了"唯德是辅"的主张,倡导道德辅政。孔子则在治国方略上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主张用"德""礼""乐"教育民众、治理国家。这些优秀的传统和谐思想道德都应成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扬弃,应以优秀的传统道德架构为基础,赋予传统和谐思想以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肇始阶段,《诗经》便是成书于此时。《诗经》同时作为中华元典和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凝聚着先秦时期治国理政的智慧,也对历代的治国理政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中国古代社会早期的统治者往往将"天命"作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依据,《诗经》在注重"敬天"的同时也强调要"法祖",提出"天命无常,维德是予",拉开了由神治走向人治的历史序幕,并由此产生了"以德配天"的思想理念。其次,"使贤吏执良法"的认知与实践使得善法和良吏相结合,促进中国古代司法逐步走向文明。最后,《诗经》强调亲近民人而重视民生民命,以德化民而"行宽仁安靖之政",体现了先秦时期治国理政以"教化为本"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9.
财会人员首先必须具有良好工作素质和心理素质,自己正不怕人家讲你歪话,更具有诚信做事办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为公、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以事实为依据,以道德为本,具有良好的风范。德才兼备是会计人员的立业之本,国家不但需要有才能的会计人员,更需要以德为重的会计人员。三国时期刘备就是以德为重,虽然刘备的才能不那么高明,但他以德作为治国待人的座右铭,使其从无到有,立足于三国鼎立的状态。德是人生做人的行为规范,对社会有益的人或成为有用之才的人都要有良好的道德,没有道德的人他虽然获得一点小利益,但在其人生道路上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的伟大号召和一系列讲话为重新研究儒家经典文献指明了方向。重温《大学》,喜得新解:修身,乃自强不息日新其德建设个人精神家园;齐家,即在修身的前提下,加强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自觉履行家庭责任;治国,基于建设好的家庭精神家园,从而建设好的国家精神家园;平天下,是在治国的基础上进而努力建设普天之下的明德、亲民、至善的美好精神家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