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国际观察家们普遍认为美苏在欧洲正以“外交竞争代替军事对抗”。因而美苏对欧洲外交的战略构想已引起舆论界的普遍关注。美国总统布什最近宣称要建立一个“完整和自由的欧洲”,使东欧国家“走向行之有效的制度——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其真实用心是对东欧国家推行“和平演变”。那么,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建立“欧洲大厦”(或称“欧洲共同大厦”)构想究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具体内容?笔者仅就外国报刊发表的材料综述如下。戈尔巴乔夫1987年在他的《改革与新思维》中首次提出“全欧大厦”构想。他说,“欧洲——我们共同的大厦”这一提法,“我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尤其是  相似文献   

2.
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和平箴言》一书,是近年来解释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并探讨如何实现冷战后和平与秩序的一部力作。该书作者是英国职业外交官、现任欧盟理事会对外关系总司司长罗伯特·库珀。在国内,库珀可能尚鲜为人知,但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和美国,他大名鼎鼎。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称他为"世界最有思想的外交官之一",美国另一位著名学者罗伯特·卡根对他的评价是"欧洲杰出的学者型外交官",英国的《独立报》称其为"可怕的思想者"。库珀的思想集中表现在《和平箴言》一书中。  相似文献   

3.
2月20日~24日,美国总统布什展开了为期五天的欧洲之旅。他在布鲁塞尔发表演讲时调侃自己:“此次欧洲之行,我是踩着前人的巨大脚印在前进。两个多世纪之前,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一片欢呼声中踏上了欧洲大陆的土地,当时在欧洲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把他称为朋友。我一直希望能得到和他一样的欢迎程度。不过,国务卿赖斯告诉我,我应该做一个现实主义者。”这里提到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1775年他几次作为北美殖民地代表到英国谈判。独立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1776年,已经70高龄的富兰克林又远涉重洋出使法国,赢得了法国和欧洲人民对北美独立战争的支援。  相似文献   

4.
包丽敏 《科技潮》2000,(6):72-73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欧洲是美国的亲密盟友,但是今天的欧洲却忍不住告诉世人:欧洲并不喜欢美国。在很多欧洲人看来,美国霸道又自以为是。近来如果逛逛法国的书店,你不难发现书架上摆放着一些标题极为醒目的书.诸如《世界不是商品》、《谁在杀害法国?是美国的战略》、《美国极权主义》等,这些书通常认为美国是一个利益统治的社会,是一股有着统治世  相似文献   

5.
既不是精神失常,也不是本性邪恶;它是欧洲社会、政治现实和他的个性气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去年11月,美国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希特勒——对一个毁灭一切的先知的诊断》。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希特勒的残酷从何而来?是精神失常还是本性邪恶?笔者认为,希特勒的残酷既不是精神失常,也不是本性邪恶。希特勒的残酷从根本上来说,更多地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仅仅是个人现象。希特勒的残酷是20世纪初的欧洲社会、政治现实和希特勒个人气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也是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6.
<正>外媒称,著名的Top 500排名显示了哪些国家拥有世界上性能最强的超级电脑。美国保住了它强有力的电脑超级大国的地位,中国人占据了前列位置,而没有自己技术基础的欧洲人实际上只能作为美国的附庸。据奥地利《反方杂志》网站报道称,德国人康拉德·楚泽在1937年发明了电脑——Z1。他之后在1941年完成的Z3是世界上首台能编程的计算机。而晶体管最早也是由欧洲人发明并申请了专利。人们可能会以为,电脑界肯定是由德国——至少是欧洲主导的。毕竟发明者是德国人——欧洲人。不,  相似文献   

7.
惠特曼是19世纪美国诗坛最有影响的诗人,他的诗集《草叶集》弘扬民族创新精神,号召美国人要从精神上独立于欧洲大陆,塑造地道的美国新人形象,最好地展示了当时的时代特色和美国梦想。他的新体诗即自由诗,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诗歌时代。  相似文献   

8.
法国总统戴高乐9月21日开始了他的为时近四周的拉丁美洲十国访问。今年3月戴高乐访问墨西哥的时候,美国报刊就认为这是“对美国威信和影响的一个悍然挑战”。这次这样大规模的访问,更引起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神经紧张。美国《纽约时报》在评论戴高乐拉丁美洲之行的一篇通讯里,一方面指出在“援助”拉丁美洲国家方面,法国今天的经济力量尚不足以同美国匹敌,竭力贬低戴高乐此行所能起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警告法国要同美国的“争取进步联盟”计划合作,不要自行其是。英国《经济学家》的一篇通讯同美国报刊唱一个调子,同时故意强调,法国在它对拉丁美洲发动的“外交攻势’中,不能指望有一个“联合的欧洲”作它的后盾。但无论是美国报刊,还是英国报刊,都无法掩饰它们的不安,担心法国重新进入拉丁美洲,恢复它在这个地区的影响,会加强法国实现它全球战略中争夺“第三世界”的力量。下面是上述两篇文章的节译。  相似文献   

9.
迪斯尼乐园     
你听说过迪斯尼乐园吗?你 l M听说过米老鼠和唐老鸭吗? 迪斯尼乐园是一个世界闻 f名的游乐场。沃尔特·迪斯尼创 1901年生于 建了这所乐园,他于芝加哥。当他22岁的时候,迪斯 尼迷上了卡通制作。他有一个好朋友—— 一只温驯的老鼠,所以在1928年,这只老鼠成为迪斯尼的第一个卡通人物——米奇老鼠。接着既傻又可爱的唐老鸭也问世了。小孩大人都很喜欢它们。从那时起,迪斯尼公司就生产了许多卡通片,像《狮子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和《泰山》等。land?  Have you heard of MickeyMou…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二月十四日出版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转载了美国明尼苏达州《洛克县先驱报》一篇题为《我是一个厌倦的美国人》的署名社论。在这篇不足两千字的短文里,作者麦金吐什用第一人称的语气,描绘了“一个厌倦的美国人”的心理状态。在他看来,美国无论在国内和海外,到处都碰壁,几乎没有一件说得上是称心如意的。这篇文章充满着阴郁、凄凉、失望和幻灭的情绪,同时对劳动人民和一切进步现象又有着刻骨的仇恨和无可奈何的恐惧。这是处于腐朽没落时期美国资本主义代理人的绝望的抽泣,是世纪末心理状态的绝妙的自供。我们特摘译刊载。作为美国统治集团喉舌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这次以社论版的地位破格转载了一家不知名的县报的一个不知名作者的文章,说明这个“厌倦的美国人”情绪,在某些美国人当中发生了多么强烈的共鸣。——编者  相似文献   

11.
<正>距今几近一个甲子之前,1954年的春天,美国《科利尔》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我们能到达火星吗?》,并且附有一幅配画——它描绘的是火星探险者在进行了15个月的火星探测后准备返回地球时的情形。那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太空探索的先驱、著名的火箭设计师冯布劳恩。作为第一个对火星载人航行进行技术研究的人,布劳恩自小就为太空旅行的伟大梦想而着迷,在成为美国太空计划的领军人物之后,他总喜欢跟人讲,  相似文献   

12.
浪漫主义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60年代)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阶段。浪漫主义诗歌是表达这个时代风貌最恰当的一种文学体裁。威廉.柯伦.布莱恩特是美国早期浪漫主义诗人的典型代表,他对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很多诗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代表作《致水鸟》是了解美国早期浪漫主义诗歌韵律特点的典型作品。  相似文献   

13.
《科技导报(北京)》2010,(5):139-139,115
斐波那契(约1170—1250,以斐波那契数列闻名),中世纪欧洲最卓越的数学家。他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他在名著《算盘书》(1202年,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中,向欧洲介绍了印度一阿拉伯数字。这对于改变欧洲数学的面貌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还著有《平方数书》(1225年)、《精华》(1225年)等书。下面的三人共钱问题来自他的《精华》一书。  相似文献   

14.
“亲爱的弟兄啊,有火烧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使你们在他荣耀显现的时候,也可以欢喜快乐。”-《圣经·新约·彼得前书》第四章第12—13节.美国作家安德鲁·莫兰·格雷利的长篇小说《诺拉汗是一部宗教小说。这部取材于1951-1977年间美国社会生活的写实作品,彻头彻尾体现了一种宗教精神,宣扬了基督教博爱仁爱的世界观,反映了一个基督徒从信仰痛苦过人灵魂超脱的精神历程,为耶酥唱了一首现代生活的救世赞歌。二战后不久的美国社会,虽然驱散了笼罩在太平洋和欧洲上空的浓烈硝烟,但是隐…  相似文献   

15.
一年前,当美国大选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我们把20多年来中国公众对几次美国大选和几位美国总统的看法,当作中国人认识美国的一个侧面,这就有了2004年第21期的《中国人眼中的美国——从大选说起》。2005年,中美关系中可圈可点的事情挺多。本来,这一年双方关系的高潮,应该是两国元首的互访,但是一场“卡特里娜”飓风,使胡锦涛主席对美国的访问未能实现,他只是借参加联合国首脑会议的时机与布什总统举行了会晤。双方约定,布什在今年11月到韩国参加APEC会议之后访问中国。两国元首表示,愿共同努力全面推进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不久后,布什就要到中国来了。借这个机会,我们再请三位学者谈谈,200多年来,中国人是怎样看美国的。——编辑手记  相似文献   

16.
近日,美国《时代》周刊撰文称,德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以及在欧洲的地位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文章的题目简单直接——《德国如何变成"欧洲的中国"》;无独有偶,  相似文献   

17.
征服者?     
乘飞机和轮船访问十个国家、发表五十多篇演说和航行大约两万哩,从加拉加斯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然后继续航行到巴西东北部的累西腓,四个星期内走完全程。这就是戴高乐将军在9月20日开始的打破纪录的旅行。从来不曾有过一个法国总统计划离开他的国家这样长的时间,从未有过一个外国统治者一次访问这样多的拉丁美洲国家。他的日程看来不像是一位老政治家的日程,倒像是一位现代的、和平的、未来征服者的日程。他的旅行是经过周密准备的。他到墨西哥的访问是一场预演,既表明了法国政策的野心,也表明了它的限制,戴高乐将军一直热心地强调,法国具有世界范围的利益。不错,他在进行海外冒险之前,曾竭力巩固他的欧洲基地。但是,当他以为,美国政策显然在妨碍他的欧洲计划的时候,他才决定在美国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对美国进行反击。去年,他开始在亚洲宣扬明智。今年的标志是他的拉丁美洲之行,是用意在表明门罗主义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18.
美国资产阶级社会评论家迈克耳·哈林顿在他所著的《另一个美国》一书(关于本书,本刊14期上已有评介)中,有一章专门论述黑人在美国遭受的歧视和迫害。哈林顿虽然不可能认清这种种族歧视和迫害的真正根源和指出消灭这种现象的道路,但是,他在书里涉及的许多事实和数字,对肯尼迪政府贩卖的什么“自由、平等、博爱”,什么“民权”等等却是一个揭露,下面是以《黑人,活该!》为题的该书第四章第三节的节译。现题是我们加的。——编者  相似文献   

19.
韩笑 《当代地方科技》2010,(11):159-160
从《使节》中斯特瑞塞对欧洲之旅所感,我们可以窥探到詹姆斯对欧洲的依附感。他早期的家庭生活和经历造成了他的压抑情绪,使得他长期生活在欧洲并把欧洲当作一个可以假借之逃离家庭的庇护之所。他对宗教的信仰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的依赖和情绪的释放。教堂给他提供的并非是崇神之所而是他可以深藏他的秘密的地方和可以给他的压抑情绪带来舒缓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卢卡契在文学理论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欧洲现实主义的研究上。在卢卡契对欧洲现实主义的研究中,最为出色最为精彩的无疑是他对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创作经验的理论总结,尤其是他在《托尔斯泰和欧洲现实主义》一文中提出的“性格摆动说”。卢卡契的这一“性格摆动说”,主要是依据他对《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的性格分析所概括出来的。卢卡契的“性格摆动说”,一方面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