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匮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年人均能源消费量将逐年增加。人均常规能源资源相对不足,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当务之己。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匮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年人均能源消费量将逐年增加。人均常规能源资源相对不足,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当务之己。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匮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年人均能源消费量将逐年增加.人均常规能源资源相对不足,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当务之己.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我国1983年~2005年的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数据为基础,建立了ARIMA(2,2,0)模型,检验结果表明,ARIMA(2,2,0)模型对原始数据序列有着较好的似合效果,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可用于短期内我国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的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2006年~2011年的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作了预测,最后给出了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我国能源电力供应安全面临许多新挑战,迫切需要建立能源电力安全保供风险预警体系,增强能源系统平稳运行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能源电力安全保供风险预警面临的新形势,总结了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构建能源电力安全保供风险预警体系的经验;其次,在综述国内外能源电力安全保供预警体系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了能源电力安全保供风险预警体系的内涵、核心要素与特征;最后,分析了构建我国能源电力安全保供预警体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建设我国能源电力安全保供预警体系的关键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中国重要能源资源进口供应安全,结合实际需要并与专家讨论,对中国重要能源资源进口来源地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构建了资源风险、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的中国重要能源资源进口来源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维灰色评估技术建立了中国重要能源资源进口来源地风险多维灰色评价模型,并对目前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的31个主要进口来源地进行风险评价,计算出各自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值,结果显示:中国各主要能源进口来源地的风险状态整体上呈现一般态势,风险较高的来源地主要为伊拉克、也门、安哥拉、埃及和朝鲜,除朝鲜以外,其他四个国家在资源风险、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中均有导致较高风险状态的因素;利比亚属于高风险,主要是由其较高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所致;而沙特、俄罗斯和澳大利亚是目前中国风险较低的能源进口来源地,主要归因于其丰富的能源储量、平稳的经济发展以及安定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7.
一、能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能源和这3个制约因素密切相关。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能源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解决。主要问题是:1.人均能耗低而能源强度高我国的一次能源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很低,1996年商品能源人均消费量为1134kgce,仅为世界平均值的55%;全国居民家庭人均生活用电量为93kWh,只相当于美国的24%。人均能耗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比人均产…  相似文献   

8.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也是我国风险最大、事故高发行业。本文从事故致因理论和本质安全化理论出发,从人、物、环境和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本质安全化煤矿管理的基本途径,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一种指导性思路,对降低我国矿难发生的概率做出了理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张静 《太原科技》2010,(9):77-79
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消费,而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对煤炭消费量的深入研究以及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对1978—2008年中国GDP与煤炭消费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GDP与煤炭消费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二者之间的弹性系数对未来我国的煤炭消费量的预测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能源特别是石油进口持续增加,能源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通过区域能源合作采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东北亚区城除我国外,既包括油气资源丰富的俄罗斯,又有缺乏油气资源但资金雄厚的日本和韩国,发挥各国优势加强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是防范我国和区域内其他国家能源风险、避免对能源资源恶性竞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能源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能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住宅作为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在其建设与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能耗占我国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逐年上升。本文主要从规划、施工、技术、材料等方面阐述了节能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声音     
《华东科技》2011,(9):12-12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整体处于弱势地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日前表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美国的37%左右,而能源消费量与之相差不多;我国GDP与日本不相上下,但能源消费量却是后者的4倍,可见我国能源的浪费有多大。  相似文献   

13.
军备竞赛浪费了大量宝贵资源。石油占全球能源构成的40%,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石油对军事部门更为重要,占军事能源消费的四分之三以上。如果把军事部门的间接消费,即生产军用品和劳务所消费的石油计算在内,估计用于军事的石油消费量占全球石油总消费量的5—6%。现在世界石油的年消费量在30亿吨左右,其中就有1.5亿吨以上用于军事方面。这个数字接近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发展中国家总消费量的一半,比法国的总消费量约高50%。这是个惊人的数字!  相似文献   

14.
西部作为我国能源的主要产地,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了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保持能源消费与西部环境的平衡至关重要。通过选取西部地区企业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量与企业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气的排放量这些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西部地区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联度,发现现阶段西部企业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联度较为显著。高效利用能源,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应该成为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现状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其总体经济实力已经进入世界六强之列,但是我国由于经济基础低、人口多,贫困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量已高达16.78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2.1%,仅次于美  相似文献   

16.
能源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能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住宅作为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在其建设与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能耗占我国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逐年上升。本文主要从规划施工、技术、材料等方面阐述了节能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1978到2008年之间的GDP和总能源、煤炭、电力和石油的消费总量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计量方法检验了能源消费总量及其内部的煤炭、电力和石油消费量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电力和石油消费量与经济增长两两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极大的差异性:总能源和煤炭消费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长期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总能源与煤炭消费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电力与石油消费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长期的因果关系。最后,文章对促进能源产业升级和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能源消费量预测,建立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能源消费量预测模型。以我国1978~1997年的实际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拟合效果良好;以1998~2002年的实际数据检验网络,预测精度较高。并通过实例与BP网络进行比较,表明RBF网络预测模型优于BP网络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国。在能源利用中 ,有 1 /4来自水电、生物能、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能的使用已占世界总量的 2 0 % ,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消费量最大的是煤炭 ,造成了 C0 2 的过度排放。而可再生能源是一个新兴的绿色环保产业 ,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推广主要在农村 ,如每年粪便的资源量约 2 0× 1 0 8t,秸轩资源约 7× 1 0 8t,可开发小水电资源约 1 .3× 1 0 8KW。到 1 999年底 ,从事再生能源生产的企业达 2 0 99家 ,已形成产业规模。我国已经…  相似文献   

20.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对广西三大能源消费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化研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三大能源消费量共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增长和能源结构。2015年广西煤炭、石油和水电消费量的预测值分别为6973、2056和2294万吨标准煤,分别比2010年的实际消费量增加2709、741和774万吨。为达到"十二万"规划目标提供能源保障,需要通过价格和政策手段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