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一九五八年一月三十一日,美国首次发射人造卫星成功。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二日,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并返回地面成功。一九六九年七月十六日,美国发射  相似文献   

2.
火星生命的争论再掀高潮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埋头研究从火星上拍摄的火星照片和搜集的其他丰富资料。8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艾姆斯研究中心举行了一次“火星研究报告会”,一批著名的火星专家向新闻界公开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正>遨游太空,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但实际上,我们早已进入"太空时代"。1957年10月4日,俄罗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标志着"第一太空时代"的到来,这一时代随着航天飞机在2010年完成最后一次飞行而宣告结束。"第二太空时代"始于2004年12月,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公布了"征服宇宙计划:第二太空时代行动方案与第三太空时代宇宙方舟计划"。第二太空时代行动方案是美国人将于2020年再次在月球上进行太空行走,并于2037年首次在火星  相似文献   

4.
振动式空气轴承,是几年前机械技术公司为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研制的。最近试用于机器上,运转结果很好。据该公司进一步试验表明,这种轴承能支承低速和高速主轴,摩擦很小,也可用在活塞上。从某些方面来看,可以认为是一种自压缩空气轴承,而且它还具有能够支承低速移动负载或静止负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蛇的新用途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蛇是如何调节自身血液循环,以便更加深入地研究人类在陆地上和太空中的血压变化。最近,NASA 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作了一项实验,为了便于比较研究,科学家们把蛇分为三类——水栖蛇、陆栖蛇和栖息在树上的蛇。首先把蛇置于增大的引力场中,然后科学家们开始测量在加大的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4日下午1点52分左右,美国航空天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以每小时3.7万公里的相对速度在距地球约1.3亿公里处与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 "深度撞击"这个新闻事件带给我们很大的震撼.我们要思考美国什么进行这样的试验,以及蕴含的对各项技术的牵引.  相似文献   

7.
正历时121天,航行17000余海里,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覆盖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的TS10深潜科考航次,3月10日返回海南省三亚市。"深海勇士"号在地质环境复杂多变的热液区海底,多次完成原位监测设备的水下布放与回收,成功实现海底丢失潜标的追踪;完成一款国产深海成像声呐和两款万米机械手的海底试验,验证了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2003,(11)
10月15日,上午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中国成为世界上载人航天第三国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哈勃发现两颗天王星最小卫星9月27日,天文学家使用美国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两颗天王星的最小卫星。新发现的卫星直径有12~16公里,相当美国首次绘出狗基因组序列草图9月25日, 美国研究人员首次绘出了狗的基因组序列草图,通过对草图的初步分析,马里兰州基因组学研究所和基因组学促进中心的研究人员说,他们…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航天局4月17日宣布,将于5月27日首次用载人版"龙"飞船将两名美国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如果一切顺利,这将是自2011年来美国首次使用国产火箭从本土将宇航员送往空间站。按目前计划,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载人版"龙"飞船将于5月27日由一枚"猎鹰9"火箭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美国宇航员赫尔利和本肯将乘"龙"飞船前往空间站。发射约24小时后,"龙"飞船将与空间站对接。两名宇航员将与空间站的其他宇航员共同进行一  相似文献   

10.
陈心怡 《今日科技》2011,(11):56-59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北京时间3日凌晨的"太空一吻"载入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也为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迈向更为广阔舞台搭设了新的一阶"天梯"。中国已经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从神五到神六再到神七,到今天中国顺利实现了两个航天器的在轨对接。掌握了在轨交会对接技术,中国载人航天又一次华美嬗变。  相似文献   

11.
"神舟号"于北京时间20日晨6:30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火箭飞行10分钟后,火箭与飞船分离,飞船按照计划驶入轨道。21日凌晨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史上的首次试验飞行,这次试飞的成功标致着我国航天事业迈出了重要的步伐。这次试飞的成功对我国全面突破和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的里程碑。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为这艘飞船命名为"神舟号"。这艘飞船是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的。载人航天技术是当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技术,从1961年4月人类  相似文献   

12.
1962年,美国第一个环绕地球做轨道航行的宇航员约翰·格伦把一架照相机带进"水星6号"飞船的座舱.重返地球之后,他向世界展示了自己透过舷窗拍摄到的第一批照片.人类第一次从宇宙的角度观察自己已经居住了上万年的这个星球:它小小的圆圆的,孤零零无依无靠地飘荡在太空,大部分表面被蔚蓝色的海洋所覆盖.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神舟7号"一飞冲天。此举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将达到一个新水平,并成为世界上第3个完全独立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载人航天是当今高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中国航天员进行首次太空行走,也引起了国人对太空行走技术的极大关注,不禁提出了太空行走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70年4月11日,美国载人航天飞行器"阿波罗13号"载着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准备执行登月计划。这次登月行动是在人类首次登上月球9年之后进行的,首次登月的成功鼓舞了士气,但也让人们误以为成功是很自然的事情。电视台已不准备转播"阿波罗13号"飞船的登月过程,直到戏剧化的一幕改变了他们的决定。飞船从发射升空到环绕月球轨道飞行,一切按部就班、波澜不惊。但是第三天晚上,在离地球  相似文献   

15.
<正>阿波罗计划,又称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赵洋 《科技馆》2007,(4):27-29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National Airand Space Museum)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航空航天类科技博物馆,隶属于史密森学会。该馆的展藏和研究涉及航空、宇宙航行、地球与行星、航空航天史等领域。  相似文献   

17.
正"猎鹰9号火箭成功回收后,马斯克的下一步计划是将火箭发射成本降低九成,送10万人进太空——他的征途,是宇宙星辰!"美国当地时间2015年12月21日晚,佛罗里达州。这一天,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了:美国Space X公司(太空探索技术)成功发射并回收了猎鹰9号火箭——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火箭回收。  相似文献   

18.
从第一艘"神舟"飞船飞上太空到天宫一号在浩瀚的宇宙中安家,12年的时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向建造空间站这一多年前确定的目标稳步迈进。作为中国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继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技术后,又将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正在"十三五"期间,中国从载人飞船、太空空间站、月球和火星探测、对地观测、空间科学、北斗卫星导航等多个方面推进航天重大工程建设,并同时推动航天技术更好更快地服务经济和民生。探月工程——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飞行器发射并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自主掌握月球探测返回技术的国家。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人类探测器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  相似文献   

20.
陈壮叔 《科技潮》2000,(5):44-45
1999年11月20日,我国可载人飞船“神舟”号太空飞行和回收成功。在这一背景下,更激起了人们宇宙探索的兴趣。人们在问:我们能凭借现有技术直接飞往近旁外星观察吗?我们有能力进行星际航行吗?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旅行者—1”号飞船,它最后的速度已达8.2万公里/时,共飞行了20余年,迄今尚未飞出太阳系的边界;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也有4.3光年(约40万亿公里)之遥,若以这个速度飞到那里需7.4万年。因此,以这样的速度飞行,活着的人是无法实现星际航行的。对一个星际航行者有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