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在高二政治教学中,总结归纳了《哲学常识》中的知识点,发现对“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学生易混。这里简单进行辨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牛丽芳 《科技资讯》2006,(19):144-144
哲学常识深奥难懂,如何让哲学走近学生,采用漫画的手段来诠释哲学道理,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和强烈的求知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经济常识》是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必修课,学习《经济常识》是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在实践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公平、平等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班任工作中,我进行大胆的探索、创新和实践。开拓管理新思路,把哲学常识的科学理论运用到班级的管理中去,指导我的工作。实践表明,效果显著。下面就五个方面谈谈本人是如何把哲学常识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去的:  相似文献   

5.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楚廷先生的又一部新著《课程与教学哲学》最近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12月)。全书共13章,41万字。这是张先生近年来的一部力作,可以说是他40余年教学经验和20余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哲学总结和提炼。它将如一支出墙的红杏,以其独特的风骨、独特的魅力绽放于教育的百花园中。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致力于融汇东西方教育传统之精华,体现了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因此,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古老而又年轻的老庄哲学就成了一把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康德哲学并不是李泽厚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唯一思想资源,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才是主体性实践哲学之思维起点。李泽厚既受惠于《手稿》,也深化了《手稿》。他从马克思《手稿》中继承了“人化的自然”命题、人类学学术视野及群体本位、理性主义立场。这些因素既有益于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建构,也对它形成了制约。主体性实践哲学并没有走出《手稿》的人类学视野,仍未完成从工具本体论向心理本体论的过渡,是一未完成、不成熟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8.
托马斯·潘恩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名的政治活动家,他积极投身于反封建反专制和反宗教的民主革命运动,其代表作主要有《常识》,《林 中居民的信札》,《人权论》,《论土地的正义》和《理性时代》等,它们集中地阐述了潘恩激进的民主革命思想和主张,是人类优秀的化遗产之一。本对其激进民主主义思想从五方面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 ,高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 (以下简称“高中哲学”) ,高校“两课”课程体系中有一门重要课程叫做《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以下简称“两课哲学”) ,大学哲学、政教、思政等专业也要开设一门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以下简称“专业哲学”)。在上述三个不同层面的哲学教学中 ,有的教师往往违背共性与个性、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 ,因而不同程度出现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简单”问题复杂化 ,即在从事“高中哲学”或“两课哲学”教学时 ,把自己在大学或攻读研究生期间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毛泽东的哲学代表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着手,详尽地分析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认为其哲学是时代的精华,既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又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哲学传统,为全面研究毛泽东思想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文化哲学建设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不短的历程,尽管还存在着诸多疑问和争论,但是,面向中国文化特殊性以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文化视域已经在哲学层面上生成。在文化哲学视域中,《实践论》、《矛盾论》提炼、概括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穿透了中国传统治理理念的神秘外壳,消弭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沟壑,重铸了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和领导力量。因此,在文化哲学视域中,笼罩在《实践论》、《矛盾论》之上的一些历史尘埃可以得到澄清。  相似文献   

12.
在对《论语》进行注释的一些专著中出现了对古代文化常识错解的现象。从人物、称谓、饮食、事物以及历史五个方面,列举具体实例,进行考辨分析。  相似文献   

13.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科学系统全面论述了未来中国十年改革发展方向,把准了中国经济和社会脉搏,必将对未来中国产生深远影响,该文试图从哲学高度对《决定》相关内容做些高屋建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对《论语》进行注释的一些专著中出现了对古代文化常识错解的现象。从人物、称谓、饮食、事物以及历史五个方面,列举具体实例,进行考辨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指出,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及其一生的哲学著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了哲学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的新时代,为哲学事业,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大众哲学》是艾思奇的成名之作,并且奠定了艾思奇在中国历史、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地位。毛泽东称他是“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  相似文献   

16.
《周易》古经是一部巫术性质的著作,但是在巫术的世界观中已经孕育出了哲学的萌芽。《周易》的哲学萌芽至少包含着三个方面:《周易》已经显示出思维的类分性和系统性,并在具体的形象中体悟出一定的抽象的哲理;《周易》对世界的把握与认识,已经有了朴素的对立统一、转化变易的辩证观念;《周易》已经初步具有了对事物的节制观念。  相似文献   

17.
《哲学通论》这部教材性专著的最大意义在于相比较教科书哲学而言,它重建了哲学的神圣感。另一方面,它所传达的同一性又部分地损害了此种神圣感。笔者试图通过对《哲学通论》的哲学考察表明《哲学通论》的问题可能并非来自作者,而来自哲学企图控制他物的巨大热忱。正是这种巨大热忱使哲学在同一性中迷失。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化工基础》课程的生活常识联想教学法及其重要性.给出了基于生活常识联想教学法的几个典型的运用举例,总结了联想生活常识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从哲学的视角,对《诗经》中的《黍离》一诗进行了全新的解读,认为诗的三章反复抒写的都是作者对生命本体存在的追问,表达的不是过去历史学家所认为的西周大臣经过宗周宗庙宫室时的感时伤事、忧国怀家的情感,或者是一般文学史上已成定论的亡国之痛的内容,而是作者借禾黍的生长状况托物起兴,在中国诗歌中首次提出“我是谁”这一哲学命题,在历史的、文学的解读之外,为此诗提供了新的解读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自该学科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牟宗三在《中国哲学十九讲》一书中为中国哲学的正名进行了具有开创意义的理论工作:首先通过独具特色的“通孔”说,论证了不同文化系统的哲学必然有其特殊性,进而在康德哲学的话语体系中,将中国哲学的特殊性安排在重视德性涵养、实践理性优先的问题域中;另外,又借鉴罗素哲学话语的启发,给中国哲学探讨的内容赋予内容真理的形态;同时,通过对儒释道各家的仔细分梳,强调三家主体层面的修养实践最终都会上达到终极存在本身,从而保证了中国哲学的终极色彩。牟宗三的正名工作毫无疑问对中国哲学学科的自我认同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