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模仿与独立,是东方民族在西方文明冲击之下走向近代化这一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百年前的日本知识分子,中村正直以模仿为己任.留学英国后,积极倡导西方的文明观.隔三十多年后的夏目漱石则以独立为原则,把自己留学英国的感受与国家、民族相连接,提倡“自己本位”、“日本本位”、“内发性的文明开化”.两位思想家的观念,反映了日本近代化过程的重要时期——明治时期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中西精神。现代西方文明是以资本主义精神和基督教神学文化精神为社会基本价值取向建立起来的,美国社会是这两种精神融合在一起的典型产物,美国可以说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核心代表国家。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就是谋取利润和维护个人利益,具有强烈的利己性。而基督教文化精神的核心是“拯救世界”的问题,即基督教的普世性。在一些西方人眼里,凡是非基督教文化以外的文明都不是“文明”的,需要改造,所以,丛林法则的运用成了首选。“上帝选民”般的“文化优越”和“普世情结”成了一些西方人的普遍心态。中华文明中的“和谐”和“包容”的精神是以人为主要根基的人文精神,在倡导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的当今世界弥足珍贵,为人类和平友好相处,为各种文明相互借鉴、学习,共同发展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文明"概念超越了西方历史唯心主义的理性决定论、精英决定论、主观先验论、单线进步论的文明概念解释模式。它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对文明概念进行了历史的具体的考察,从而使文明概念具有了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进步性、民族性、开放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三大文明”的提法为何得不到承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文明应该包括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也可以说是“三大文明”的三位一体,其中,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主导,制度文明是保证。既然如此,那“三大文明”的提法为何又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呢?因为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使我们不能、不敢、不好、不应、不便承认“三大文明”的提法。当我们分析并排除了这些原因之后,那就可以大胆地承认“三大文明”的提法。  相似文献   

5.
张晶晶  刘纯翰 《甘肃科技》2012,28(7):142-143,152
城市,是以“城”+“市”的模式,把建筑空间和人的活动,延伸到大地环境中的人化空间实体.一些学者混淆了城市社会和城市空间,把城市社会的现象、属性错接到城市设计中的城市空间上,把城市社会的特性、本质和定义当成了城市(空间实体)的特性、本质和定义.因此,从城市设计层面上对于空间实体性和社会性进行概念区分,明确社会性是通过人的社会活动来营造的,而城市的实体才是城市设计的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外延式扩张的深入,产生了“城中村”这一特有现象。在对城中村的改造中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了景观、管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使“城中村”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不和谐音符。用生态文明理念对其整治,注重内涵式构建,使物质景观、村民的文化与行为方式、规划与管理机制、村民的就业观念等融入城市,实现城中村的城市化和城市生态化。  相似文献   

7.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21(3):87-87
“由于长江流域河姆渡等地的考古发现 ,世界历史应当改写 ,各大古文明的位次也有必要重新排列。”日前 ,中华民族史研究会会长史式教授向外界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史教授认为 ,“中华文明五千年是我们说的 ,西方学者从来没有承认过。他们只肯承认有甲骨文记载以后的历史 ,也就是黄河文明只有 30 0 0余年之说。”过去 ,世界史对四大古文明的排列是 :第一 ,尼罗河文明 ,距今 6 0 0 0余年 ;第二 ,两河文明 ,距今5 0 0 0余年 ;第三 ,印度河文明 ,距今 4 0 0 0余年 ;第四 ,黄河文明 ,距今 30 0 0余年。从 70年代起 ,国内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中 ,…  相似文献   

8.
宋代儒学是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成熟形态和最高形态 ,是批判和融摄了佛道哲学而具有开放兼容精神的新儒学 ,是富有“崇实”意蕴的哲学意识形态。宋代儒学广泛传播到东亚国家和地区 ,对现代东亚文明仍具有较大的双重影响。其优秀成份和合理精神是现代东亚文明发展的积极因素 ;其“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 ,偏执“理”、“欲”对立的理欲观等继续产生着消极影响。因此 ,“儒家资本主义”和儒教伦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观点都是偏激的  相似文献   

9.
“行为”和“装置”艺术,作为后现代主义美术现象,是前卫艺术家们试图在社会性的精神废墟上重建理念、精神、价值、方法的艺术表现方式,由于前卫、先锋的概念错悟或语境误导,使前卫艺术活动产生了一些虚妄、无序的混乱现象,如何在审视中国当代前卫艺术的现状的同时,发现和维护其应有的艺术价值,使之成为当代社会动力结构中的活力因素和积极力量,应该是当前艺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儒、道、释的“天人合一”观是古代农业文明条件下的别样的生态思想,它保留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样本。从儒道释的“天人合一”观的阐释、儒道释“天人合一”观与生态文明的联系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三个方面说明了儒道释的“天人合一”观对于当代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借鉴意义及其深远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绿色运动,它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精神,提出了维护生态平衡、从生态危机引发的生态革命中找到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之处,来解决生态现代化的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们面对生态危机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做出的新解读,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体育的人性与社会性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动态平衡关系。我国体育的性格特征遗传于传统文化社会性价值取向的“生物基因”。近现代西方体育的引入再次激活了中国体育体内潜藏已久的人性“基因”。本文基于历史语境对中国体育人性与社会性失衡现象进行了文化学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近代东西方美术的历史现状,及其特征的比较,进一步概述了近代东方诸国的美术呈现的特征,有力地驳斥了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东方艺术始终停留在象征主义艺术的阶段而没有发展和进步”的观点。文章还强调“对于我们东方人来说,真正想要全世界的人们了解我们,认识我们东方的文明,最重要是要让我们自己更深刻、更客观、更明确地了解我们自己,自强不息,改变我们落后的面貌,让古老的文明重新焕发出青春,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真正地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一 制度文明在社会文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制度产生、存在、发展的原因是人类社会在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过程中 ,对自身各种关系的固定和行为的规范 ,它们构成了社会的基本框架 ,反映、导向和制约着社会生活 ,对社会物质与精神的生产生活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 ,制度文明在社会文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 制度文明对物质文明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在物质文明的生产过程中 ,制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就在于将人们改造自然的行为予以规范、制约和协调 ,使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成为一种集体的、有序的行为。制度可以校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根本保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从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制度的严格执行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晁错认为,政治的目的是发展经济,“开其资财之道也”,主张统治者要“贵五谷而贱金玉”;针对当时社会经济存在的“蓄积少”、“本轻末重”等问题,晁错提出了人粟拜爵的主张;而对于匈奴的不断侵扰,他又提出了移民实边的建议。晁错的这些思想对当时乃至以后历代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中国农业文明的特点,导致古代中国工程性非自愿移民法律制度有着强烈的行政性,而“集团本位”的传统道德和立法思想更强化了移民的牺牲精神。在西方法学概念和逻辑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当代中国法律制度,工程性非自愿移民制度的运作仍然是“纯中国传统式”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又是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好中国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充分把握“生态”的本真内涵,而“生态”概念表达着生命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平等主体,体现出平等的价值内涵。这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就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尊重自然观念的树立,而应是保障有力的制度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建设和实现人民福祉目标建设的统一体,是一伟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9.
张小东 《甘肃科技》2004,20(12):175-176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当年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石之一,在此基础上,他将中国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定位于“小康社会”;由此可以看出,生产力的改革与发展与中国政治体制的民主化进程是相一致的,所以,从江泽民到胡锦涛总书记,历经三届中央领导人的努力与推动,中国生产力的主体部分,即农村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些发展,自始至今,都是在“制度文明”的框架下不断推进着,而且,奋斗目标的“小康社会”,其价值体现就是要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性构成了和平崛起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后金融危机下民工荒现象所折射出的法律和社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民工荒"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就业制度、户籍制度、教育培训、观念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歧视.因而,只有消除这些方面的歧视,才有可能控制"民工荒"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