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影视是最为通俗的艺术形态,其艺术效果诉诸观众主体心灵,而影视翻译也应以对观众产生特殊的修辞效果为目的。全球化背景下,字幕译制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翻译活动。字幕译文可体现鲜明的信息时代特点,并因其可接受性、灵活运用各种语言形式在受众中引起强烈共鸣,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配音译制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孙银峰 《科技信息》2007,(28):136-137
"注释"或"加注"是翻译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加注可以使译文更加清楚易懂。但是在影视翻译中,特别是在译制片中,由于其自身在时间和口型方面的限制,一些学者认为注释法在影视配音翻译中难以实行。本文从注释法的作用和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等方面运用实例来说明注释法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可行性及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影字幕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电影作品是声画结合的艺术,其翻译语言在逻辑性、艺术性、感染力等方面有更高要求。本文从电影字幕翻译的基本原则入手,通过具体实例对其翻译策略进行阐述分析,并指出英文电影作为二语习得者的有效多模态视听材料应大力引入翻译教学课堂,通过融会贯通电影字幕翻译的基本原则与策略来达到提高英语学习者翻译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曹健 《科技信息》2012,(20):217-218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应根据不同的生态翻译环境选择翻译方法,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多维度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本文尝试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英语影视剧字幕翻译过程中跨语际、跨文化的转换活动,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层面对字幕翻译的文本进行研究,以期能拓展字幕翻译的研究领域,并为字幕翻译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影业的蓬勃发展,字幕翻译成为当前热门的翻译领域。本文从纽马克的语义交际翻译理论入手,以《公主日记》的字幕翻译为例,探讨影视字幕的有效翻译策略。文章提出因字幕翻译受时间、空间和文化因素的制约,影视字幕又是集表达、信息、祈使功能于一体的文本,因此,字幕翻译应将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和缩减式翻译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影片传播文化、唤起兴趣、提供愉悦和增加票房的多层目标。  相似文献   

6.
邹星 《科技信息》2010,(18):152-152
在现代社会,影视作品作为大众传媒手段已广为普及,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方式,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的中文配音版本贴切地传达了当时语境(中国古代)条件下的人际功能关系,使中国观众毫无隔阂地感受到原文编剧意图传达的信息。本文将选取《功夫熊猫》影片中几个对白片段,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影视字幕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指出多模态的视听文本在英语听力课堂中已逐渐产生压倒性优势,着重调查不同模态的文本输入对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理解的影响及其对高、低年级的学生作用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输入文本的模态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听力理解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听力训练中,应根据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及不同阶段的认知特征,循序渐进地按音频——字幕视听——视听模态顺序选择输入文本,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电影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力载体。近年来,众多学者从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三维转换视角评析众多影视的字幕翻译,但对电影《百鸟朝凤》的相关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根据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理论,以《百鸟朝凤》电影字幕为文本,总结该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与难点,运用归化、释义、转移等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评析该电影的字幕翻译,以期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对外的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9.
英文电影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资源,具有文本字幕、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播介质于一体的特性,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辅助功能。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电影原文配音,合理开展口语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英文电影的字幕翻译效度,作为评价字幕译文的标准,反映了影视作者交际意图的实现程度,实现效度就是寻找翻译的最佳关联性。英语的语言形式化程度高于汉语,译文需衔接隐化;字幕文本的瞬时性特质,译文需措辞简化、语法范化和文化显化;影视多模态符号的辅助性,译文可适度异化。无论是重现还是调适,都要关注汉语受众的认知期待,既保证字幕的可接受性,又体现汉语的字字珠玑,以实现字幕翻译的效度。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有多个译本。今对4个译本的译文进行分析,发现涉及技术语言的译文存在误译、硬译、术语翻译不准确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词义是动态的,原文文本会涉及各种知识,译者需要充分作好译前准备,了解翻译文本的相关知识,建立与要翻译的文本相关的认知模型,便于在相应的语境下确定词义时调用,达到与原作的语境匹配,避免翻译错误。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即以译入语的形式转换原语言形式,表达原文本的内容。译语的语言和表达形式应力求符合译语的语言特点和习惯以及译语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等,充分发挥译语的优势,用最好的译语形式来表达。本文以英汉语之间的比较、不同译文之间的比较试图对翻译的“地道”进行具体的分析,主要包括句法、语序、用词和语言文化蕴涵等。  相似文献   

13.
语言美学是一门通过文本语言研究文学之美的边缘学科。本文以语言美学为研究方法,李清照词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从语音和语象两个层面,论证了[i]韵在李词表情上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发现隐性意象在意蕴生成中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英汉散文语篇结构形式、文体风格以及语言特征等角度出发,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英国散文家奥立弗的《民族偏见》的两篇中译文一金衡山(1995)和杨自伍(1996)进行评析。研究发现,这两篇中译文在文体风格上与原文存在较大“偏离”,且有几处不符合逻辑推理和汉语表达习惯。从而阐明在散文翻译过程中应注意语篇的结构和连贯性,使译文在形式和意义上与原文对等。  相似文献   

15.
培根的Essays是散文史上不朽的杰作,在众多的汉译本中,曹明伦的译本以其文笔优美而享有较高的声誉。大量的语料库数据显示,曹明伦的译文较好地保留了原文中的基本词汇和句法特征,并通过大量使用单音节词、四字格、古汉语词汇及书面语体词汇等手段,传达了原文古奥、典雅的文风,实现了和原文的"形似",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计算机各语言间的无岐义映射问题, 提出一种从自然语言向SPARQL语言映射过程中的歧义消解算法. 该算法基于自然语言的特征, 拟合知识丰富程度和文本相似度消解实体映射过程中的歧义性, 拟合语义权重度和文本相似度消解关系映射过程中的歧义性.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周琴 《科技信息》2007,(12):158-159
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英国著名小说《呼啸山庄》的两个中文译本来说明,语篇中的衔接手段不管是在理解原文或是在构建译文的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语篇翻译的过程中,对词汇衔接进行识别与重构,不仅能够更好的理解原文,而且能够产生与原文在意义上、功能上对等的译文。  相似文献   

18.
徐喜梅 《科技信息》2009,(17):198-199
本文从韩礼德功能语法的逻辑功能角度对杜牧的《泊秦淮》一诗和它的五种英译文作初步的探索,分析小句与小句之间的语义关系是通过语言形式进行体现。虽然不同的译者可能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但他们对语篇中小句之间的语义关系的把握基本一致。进而表明,对译文进行功能语言分析有益于古诗英译。  相似文献   

19.
面向语义关系的生物文本检索算法通过从生物文本中自动生成满足一定语义关系的模板,将语义关系提取与文本信息检索技术有机融合,以满足用户对生物语义关系查询的需求.在国际性评测会议TREC Genomics提供的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显著地改善生物文本信息检索的性能(平均检索精度提高15.34N).  相似文献   

20.
从《红楼梦》的两种全译本中选取部分译例,根据其特定文化语境以及情景语境中比喻喻体联想意义的异同进行语用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霍译采用了各种有效手段对比喻喻体进行了恰当处理,不仅表达出原文喻体的语用意义,也再现了原文语言的生动形象,从而更好地实现了比喻的语用效果,达到了语用等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汉英比喻翻译中应采取的相应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