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远缘杂交的方法,可将小麦远缘种、属的染色体片段或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使后者获得远缘种、属的某些优良性状.方法:由八倍体小偃麦Trititrigia(AABBDDEE)与普通小麦T.aestivum杂交,获得八个具有偃麦草性状的普通小麦类型,对其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分析八个品系与亲本回交F1代的减数分裂行为.发现:有的品系染色体配对不正常,单价体频率较高;有的品系存在大量多价体.通过C-分带检测,98-4、20-5、20-6-2三个品系带型正常,20-3为3E代换系,、20-8、20-9、20-10、20-13分别为T3EL.3BL、T7EL.2AL、T4EL.5BL、T3BL.3AL.结论:(1)ABD与E组有部分同源关系,可以进行同源联会.(2)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杂种后代变异类型丰富,有可能出现代换系、异附加系和易位系。  相似文献   

2.
对从普通小麦克旱9号与六倍体小偃麦杂交后代(F5)中选育的05-9-2和7-24进行了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两材料结实性好,籽粒饱满,株型紧凑,生长旺盛且茎秆弹性好;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 MⅠ)均具有一定数量的的单价体,普遍存在多个棒状二价体;后期Ⅰ、后期Ⅱ和四分体时期出现少量的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和微核等现象.这表明异源染色体(E染色体)进入小麦基因组,对小麦染色体配对有一定的影响,在高世代仍需做细胞学检测,从中选育出稳定且有利用价值的异代换系、易位系、小偃麦新类型与优良普通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远缘杂交的方法从普通小麦的近缘种、属转移优良基因已被证明是一条卓有成效的途径.通过创制异源代换系引入外源优良基因,采用六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对F5代6个株系进行了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9-1、9-2、9-5、9-6,4个株系染色体数目为42条,9-4、9-8两个株系染色体数目为41条.且经C-分带鉴定株系9-2和9-8为D/E代换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来源于四倍长穗偃麦草的六倍体小偃麦8801与八倍体与小偃麦远中2杂交,通过F1芬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以体行为分析,发现杂种F1中染色体组主要构型为14Ⅱ+21Ⅰ,平均构型为:0.89Ⅲ+12.53Ⅱ+21.07Ⅰ,从而确认亲本八倍体小偃麦远中2染然体组中不含有偃麦草的E组染色体。  相似文献   

5.
6.
远中号八倍体小偃麦及中间偃麦草的SDS-PAGE和A-PAGE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DS-PAGE和A-PAGE对远中号异源八倍体小偃麦(中1-中7)及其父本中间偃麦草进行了遗传分析,讨论了八倍体小偃麦中1-中7在SDS-PAGE和A-PAGE电泳图谱中中间偃麦草的生化标记。  相似文献   

7.
远缘杂交是获得近缘种属优良基因和性状的重要方法[2].中间偃麦草具有抗锈病、白粉病、大麦黄叶病毒(BYDV)、根腐病及抗蚜、抗小麦蝇蚊、抗旱、耐寒、耐盐碱及高蛋白等许多有益基因.中间偃麦草是最早被选为小麦远缘杂交的优良亲本之一[3].本文通过对多个普通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后代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进行观察及分析,揭示远缘杂交后代减数分裂行为的一些异常现象,例如大量二价体和多价体、染色体粘联、染色体断片、微核、四分孢子分裂异常等.这些异常现象的原因是远缘杂交的两个亲本间染色体组存在差异造成[6].可利用这一特点来研究两个亲本间的亲缘关系、新类型形成的可能性和遗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以“人民麦”ד天蓝偃麦草”F_0成熟胚、F_1幼穗及“珂珂瑞特”ד天蓝偃麦草”F_1幼穗为外植体。在Ms+2mg/2、4—D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诱导再生植株。产生胚性愈伤组织的频率最高为78.9%,实体显微镜及电镜观察表明:胚性愈伤组织表面存在许多胚状体,植株再生方式为体细胞胚胎发生方式,再生频率最高为100%。胚性愈伤组织经13个月的继代培养仍具有再生能力,实验结果表明:1cm左右的幼穗为较合适的外值体。2mg/l2.4—D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起重要作用,本实验发现一种特殊分化现象。即小花结构的分化。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利用SDS-PAGE和A-PAGE对远中号异源八倍体小偃麦及其父本中间偃麦草进行了遗传分析,讨论了八倍体小偃麦中1-中7在SDS-PAGE和A-PAGE电泳图谱中中间偃麦草的生化标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远缘杂交的方法,可将小麦远缘种、属的染色体片段或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使后者获得远缘种、属的某些优良性状.方法:由八倍体小黑麦Triticale(AABBDDRR)与普通小麦T.aestivum杂交,获得四个具有黑麦性状的普通小麦类型,对其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分析四个品系与亲本回交F1代的减数分裂行为,发现:有的品系染色体配对不正常,单价体频率较高;有的品系存在大量多价体.通过C-分带检测,克丰6号带型正常,2899×91B 569(Salum)、宁农775、01- 140为T1RS.1BS普通小麦1B与黑麦1R的易位系.结论:(1)ABD与R组有部分同源关系,可以进行同源联会.(2)八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杂种后代出现变异,可能出现易位系.  相似文献   

11.
提摩菲维小麦×天兰偃麦草F_1,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双二倍体,根尖染色体数为70,减数分裂中期Ⅰ有35个二价体,形态为两亲的中间型略倾向天兰偃麦草,植株健壮,对小麦多种病害免疫或高抗,抗寒耐干旱、多年生、种子蛋白质含量高,花药育性为80—90%,结实率8.03%,种子千粒重18克。双二倍体种子发芽率为42.1%,结实率与亲本相似或略高于亲本,种子饱满度好于亲本,千粒重22克。为一新的更有经济价值可与小麦杂交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以八倍体小偃麦“远中_3”×硬粒小麦“人民麦”杂种成熟胚为外植体,在Ms+2mg/L2.4-D的培养基上,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在无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上再生植株。胚性愈伤组织经17个月的继代培养再生植株的频率仍高达95.6%。利用实体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了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表面结构。研究了植株再生方式及愈伤组织的染色体变异,对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及其与愈伤组织再生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的性状与细胞遗传.共配制25个杂交组合,观察到以六倍体小黑麦为母本杂交当代结实率平均为36.17%,种子发芽率为80.14%,以普通小麦为母本杂交当代结实率平均为72.60%,幼胚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出苗率为20.1%,F_1减数分裂中期有13.37个二价体和15.01个单价体,与理论数值接近.F_1的结实率正反交组合均很低,平均为2.98%,种子发芽率平均为32.38%.F_2的性状分离极其复杂,有三个主要类型即亲本类型与中间型,减数分裂中期二价体数变动在14-20间、单价体数变动在0-14间;根尖细胞用Giemsa染色进行C带分析.看到多有3-4对R组染色体,其中5R、6R、7R较多.F_1与亲本回交性状与染色体组型迅速恢复为亲本类型.在F_3及以后世代看到D、R组染色体混合类型是稳定的,可以从中选出多种类型的代换系.这种杂种方式对六倍体小黑麦性状的改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野豌豆属植物在染色体水平上,种内和种间都存在多样性,种间表现为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差异,而在种内主要是染色体数目的差异。在种子水溶蛋白水平上,仅发现种间存在明显差异,染色体倍性与种子水溶性蛋白没有相关性,似乎表明东北地区野豌豆属的多倍体是同源多倍体。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六倍体小黑麦(AABBRR)与普通小麦(AABBDD)杂交,F_1(AABBDR)再与八倍体小黑麦(AABBDDRR)杂交,看到种子萌发与胚乳的染色体构型有很大关系,当R组染色体在胚乳中成单倍体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最大。对三种间杂种进行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表明这种杂交方式对于减少自然选择的压力,产生多样化的染色体代换是一种有意义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牛蛙、黑斑蛙和虎纹蛙的染色体组型及其晶体、脑、心脏和肌肉四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蛙的染色数目(2N)均为26,它们的染色体组型是:牛蛙为11m 2sm,黑斑蛙为9m 4sm,虎纹蛙为9m 4sm。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研究结果表明,牛蛙和黑斑蛙的晶体、脑和心脏三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带谱较为相似,但还是存在明显的差异,二者肌肉的酶谱相差更大。虎纹蛙与牛蛙和黑斑蛙相应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带谱都显著不同。说明三种蛙存在着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和种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关于芍药的细胞学之研究,过去有不少报道。本文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芍药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细胞胚胎学之研究。现报导研究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来研究青鱼(♀)与三角鲂(♂)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存在两种性状个体的机理。用青鱼、三角鲂及其子一代的胚胎细胞和肾细胞为材料来研究它们的核型,空气干燥制片,Giemsa染色。确定青鱼和三角鲂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均为48,染色体总臂数(AN)为96,它们的染色体组型,青鱼为16m 26sm 6st,三角鲂为14m 28sm 6st。子一代中具母本青鱼性状的个体,其染色体组型与母本青鱼完全相同,染色体组型为16m 26sm 6st。而子一代中兼有父母双亲性状的中间型个体,其染色体(2N)为48个,染色体组型为15m 27sm 6st。根据其各类染色体出现频率表明,中间型杂种承受1份母本染色体和1份父本染色体。从上述中断定具有中间型特征的鱼是真正的杂种,而与母本青鱼相似的鱼可能是由雌核发育而来的个体,这将在另外两篇论文中得到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以FRS^HO=A,∑/Rσ-B,ELU^RS=A,∑/Rσ-Bσ-B线怀方程计算了羧酸,卤代烃等有机物的HOMO(或LUMO)能量。所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讨论了非工 体系有机物的FMO能量同Taft值σ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