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像一个小“数学家”一样自己去研究、去学习。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学,大胆地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做。  相似文献   

2.
边美珍 《科技资讯》2006,(16):111-11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科学大师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个伟人都强调了兴趣对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性。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了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发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这样教和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所以说激发兴趣对语文教学而言、对学生的学习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即语文教、学的双赢策略。  相似文献   

3.
刘海娟 《科技信息》2009,(23):282-282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与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学生求知的最富有生气的内动力.也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对学习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然而通过调查.一些学生英语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于英语的学习不感兴趣,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尽管他们知道学好英语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下面我就如何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王笑笑 《科技信息》2012,(30):362-362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也持有相同的教育观点:“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学习兴趣。”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就是指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它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乐学情绪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大脑兴奋,学而忘倦,从而产生出无穷无尽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6.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我国古代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7.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兴趣得到满足时,学生才会感到心情愉快,才不会对教师产生害怕或抵触的情绪,才会对所学的学科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课堂教学也才会最有效。但是,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形象的教具、  相似文献   

8.
1 作为中国古典美学和古典艺术重要范畴的“意境”,其研究在我国至少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了,其间经历了一个孕育、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诸如唐代皎然的“取境”说,司空图的“思与境偕”说,宋代严羽的“兴趣”说,清代王夫之的“情景”说以及王士祯的“神韵”说等等。到了清末民初,王国维先生集前人研究之大成,并借鉴康德、叔本华的有关美学思想,在其《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境界”之说,对意境的內涵,意境的分类以及意境的创造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从而使,意境乃至中国诗学与美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9.
金山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4):11-12,15
到目前为止,价值本体论的发展可以说是经历了三个阶段:“实体说”、“关系说”、“系统质说”。可以说这三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揭示了价值本体论的某个方面,但是都没有能够全面的说明价值的本体论问题。本文将通过比较、辨析以上三个阶段的“得失”,对价值本体论问题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这是值得不断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观点出发,将主人公玛丽放在"他者"的立场,从三个方面来解读《野草在歌唱》:玛丽是非洲大陆的流放者,殖民地社会的迷失者;玛丽是男性的依附者,父权制社会的屈从者;玛丽是他人眼中的疯癫者,种族隔离制度下社会的牺牲者,进而揭露了造成玛丽悲惨结局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中国将进入“新型工业化社会”,中国必须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复杂问题。鉴于此,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贝尔“后工业社会理论”有丰富的内容,评介其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对构建“新型工业化社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文化语境理论,从中国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等角度,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文化内涵,探讨文化语境下译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气"是歌唱的动力及源泉,是声乐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它也是歌者进行歌唱训练时首先要攻克的技术难题。没有良好的气,就没有美感的声音。在声乐教学中,"气"的训练是歌唱技术训练的核心。结合声乐教学经验.从声乐理论与教学中"气"与声音的关系,声乐教学中"气"的训练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气"的技巧对声音训练的重要作用,并且探讨了声乐教学中"气"训练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六安市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应用问题上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区,利用"P-E"状况分析矩阵研究的成果,从保护与开发的角度对天堂寨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变过程、演化特点以及演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天堂寨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生命周期目前正处于欠保护区旅游地演进模式,经济动力大,开发强于保护的结论,同时提出了避免旅游地二次超前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戴震在提出他的思想学说时,将孟子的“一本说”扩大及于宇宙论与人性论的范围。他的心性、性情思想均建立在“一本论”的基础之上。在这一背景下,他对宋明理学中的“性”“理”给出了人伦日用化的理解。宋明儒的所谓“性情”关系问题,被转换为“情理”或“理欲”关系问题。戴震反对舍情求理,实际上认为理应从情出。戴震的理欲之辨,既包括了辨理欲之别,又拓展为辨“私”“欲”之剐。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一些相同或相似点,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便提出了"两制""趋同"的理论。"趋同论"的出现是"两制"并存竞争的产物。但是仅凭一些表面现象就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未来走向是"趋同",而忽视了"两制"的根本区别,这种认识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8.
创新和发展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永恒主题。文章结合市场经济领域的“蓝海战略”理论,从学生评价、维权助困、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实践予以分析和阐述,以期实现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课程建设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增进学生对"现代控制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现代控制方法对实际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的能力,作者提出了"现代控制理论"实验课程的建设思路,并结合现有的"自控原理实验教学平台",对"现代控制理论"中一些经典分析和设计方法进行了实验建设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发现”与“突转”乃源自西方戏剧美学理论范畴的两个重要概念术语,本文拟以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相关理论为参照,以元杂剧为具体考察对象,就元杂剧中“发现”与“突转”之叙事艺术予以粗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