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推类"逻辑的归纳特性剖析表明,中国古代有归纳逻辑,作为一种非形式逻辑,其推理类型具有不同于西方归纳逻辑的特殊性,具体体现在推类的价值相关性上.从逻辑系统看,伦理推理是中国古代归纳逻辑的基本推理系统.儒墨对丧礼的不同推论表明,伦理推理具有三个特征:大前提有较强语境敏感性;推导一般不具演绎有效性,更具概率性;类比是推...  相似文献   

2.
从必然性退却--波普的无逻辑可能世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卡尔·波普的科学知识增长理念之所以坠入无逻辑可能世界 ,其原因是因为他过分强调了正确推理之真前提与真结论之间联系的必然性 ,这导致他否定归纳逻辑在科学发现中的价值。同时他又认为科学发现不能从演绎逻辑推出 ,因而在波普所谓的科学发现的可能世界中既没有归纳逻辑也没有演绎逻辑 ,而仅仅是猜测  相似文献   

3.
演绎符号逻辑公理体系和数学概率论公理体系的建立鼓舞着许多哲学家构想出了多种多样的归纳逻辑体系。哲学家们关心发展归纳逻辑目的有二:一是为生活和科学研究提供不充分置信推理理论,二是让归纳逻辑为人类信念理性化提供根据。而且哲学家们对后者更感兴趣。若能达到这一目的,人类就能由归纳解决休谟问题,即由归纳证明人类知识具有稳固基  相似文献   

4.
绿蓝悖论是现代归纳逻辑研究的一个重大事件,它直接挑战了归纳的逻辑基础,迫使人们重新思考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方向的问题.近年来,归纳逻辑的研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取向.而在某种意义上,它们都是对绿蓝悖论的最新回应.一方面,以诺顿为代表的实质归纳理论主张彻底摒弃归纳的形式化规则,认为应当把归纳推理研究的重心集中到经验事实...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从现代归纳逻辑的诸多问题中选出休谟问题、经验主义概率归纳逻辑、逻辑主义概率归纳逻辑、主观主义概率归纳逻辑、贝叶斯定理、无差别原则、相关变项法、非帕斯卡概率归纳逻辑、局部归纳逻辑与整体归纳逻辑等九个问题加以讨论,展示出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脉络及其前景。笔认为,局部归纳逻辑在很大程度上是绕过谟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疑难问题的,因而尽管它对于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过于宽泛的局部化  相似文献   

6.
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即理论内容的增长是科学进步的最为重要的标志。然而,科学理论的内容丰富程度与逻辑概率之间正好是反变关系,因此,科学的目标不是追求理论的高概率,而是追求理论的低概率,不是追求理论的可证实性,而是追求理论的可证伪性。既然归纳推理是确立结论真实性或概然性的推理,所以,归纳推理是与科学目标背道而驰的,因而应当将它从科学方法论中清除出去,相应地,休谟提出的归纳问题也就一并被取消了。然而,当波普尔引入“逼真性”概念以后,他的验证方法便不可能是完全演绎的,或多或少地含有归纳的成分。因此,波普尔对归纳问题的取消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科学定律与反事实条件句——兼论“新归纳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定律和偶适概括在自然语言中都是全称命题。如何把二者区别开来呢?这就是古德曼所说的“新归纳之谜”。古德曼和亨佩尔等人在一定程度上指出科学定律和偶适概括的区别.即:(1)前者可以支持反事实条件句而后者却不能;(2)前者能够得到归纳证据的支持而后者却不能。本文将揭示科学定律、偶适概括和反事实条件句的逻辑结构。并对枚举归纳法的推理规则给以精确的表述,从而对新归纳之谜给出进一步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亚当斯概率逻辑是研究有效推理中概率传递的一种逻辑.它来源于英国著名数学家弗兰克·拉姆齐提出的一种主现概率思想,与"拉姆齐检验"密切相关.亚当斯的概率逻辑的理论意义在于现代归纳逻辑随着逻辑经验主义的衰落而淡出西方科学哲学研究的舞台.正当现代归纳逻辑研究一时陷入沉寂之际,亚当斯概率逻辑的提出无疑是寒冬里的一声春雷.它使人看到了科学哲学和归纳逻辑发展的希望和曙光,开辟了把概率逻辑与条件句逻辑结合起来研究的全新道路.它是现代归纳逻辑系统的一支新秀,值得我们充分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国外卡尔纳普、波普尔、欣迪卡、莱维与赖兴巴赫等的归纳逻辑研究和国内鞠实儿、陈克艰、李小五、熊立文、陈晓平与刘壮虎等的归纳逻辑研究进行了述评,接着就归纳逻辑是否逻辑的两种争论进行了述评。作者认为,虽然归纳逻辑的基础理论研究似乎已经走入低谷,但其应用研究却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0.
归纳推理在哲学、科学、心理学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具有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归纳推理将知识组织成有用的结构。休谟首先对归纳推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后来的学者对归纳推理合理性的逻辑辩护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数学逻辑不适于描述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实质上是心理事件而不是数学事件,它所依赖的生活事件集合与数学集合具有完全不同的结构。从心理归纳的角度讲,归纳推理发生在人、知识、情境的三维空间中,其目的是适应性。从适应性的角度,心理归纳的合理性能够得到充要的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