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源语与目标语的巨大语言文化差异,译者为可译与不可译、对等与不对等、归化与异化等矛盾所困扰,原因在于译者持有源语与目标语之间一方凌驾于另一方的不对称的翻译观。而林语堂在其创作的《京华烟云》中大量采用零翻译策略,成功翻译介绍中国特有语言文化的个案研究证明,进入对方语言文化、尊重对方、多元互补进行文化交往的零翻译观可以解决这些矛盾。  相似文献   

2.
翻译既要努力做到忠实再现原文的内容、风格及思想感情, 又要保证译文的自然流畅、优美, 因此引申手法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之一.本文对翻译中采用的引申手法进行了释义和阐述, 包括词义引申、修辞引申、文化语境的引申和句义引申.  相似文献   

3.
翻译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有若干主要的矛盾需要探讨和解决,其中缺乏理论的指导成为关键。本文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将翻译教学理论与翻译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策略中争论的焦点 ,拟从翻译的文化语境、读者的文化心理、译者的文化态度以及翻译策略的实例分析等四个方面出发 ,对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 ,并指出适度异化是进行文化传播的积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强调异化 ,不是否认归化 ,异化和归化始终是翻译策略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文化差异引起的翻译矛盾进行分析,总结翻译实践中的种种矛盾,从而强调人们在翻译时应该注意思维差异、文字含义与文化典故的差异、词汇空缺这几个方面,尽量避免误译、错译。  相似文献   

6.
后殖民主义角度下我国商务英语翻译存在着弱势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突。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下,可以运用文化转向策略来处理商务英语翻译实践过程中的文化霸权主义等后殖民主义范畴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翻译究其实,是译者在原作与译作读者之认知取向、原语与译语两种语言和文化各要素间的相互矛盾较量中,协调这些矛盾,终而给原语所承载的各类信息找到一个最佳输出途径的过程。在此意义上,任何译文都可以看作是译者协调翻译中诸矛盾,使其暂时达成某种程度妥协的结果。造成妥协的原因是复杂的,本文着重从译文接受者认知框架、译者翻译能力、原语与译语语言文化差异三方面对此加以探讨,进而指出翻译中的妥协现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探究这一现象背后之原因有利于引导译者更好地游刃于翻译诸矛盾之中,实现翻译真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廖冬芳 《科技资讯》2007,(9):135-136
异化和归化作为两种主要的翻译方法是翻译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翻译界就这两种方法争论的根本原因,并采用关联理论给翻译所提供的统一的理论模式解决了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国、各民族之间往来的日益频繁,迫切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形式上,更表现在其文化特色上。“归化”与“异化”是缓和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矛盾冲突的主要方法,长期以来“归化”译文出现频率往往较高,然而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适度增加“异化”翻译的运用对本土文化的传播和外来文化的接受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自从翻译的文化转向以来,在翻译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文化因素。在当今各国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如何较为成功地进行文化空白的翻译转换,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试通过分析珍妮.凯利和茅国权翻译的《围城》英译本,归纳总结解决翻译中文化空白问题的三种有效策略:归化策略、异化策略、阐释空白法。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文化沟通的重要手段。英汉词汇在文化上存在着差异。如何提高词汇翻译的文化信息 度及有效度,就成了中西文化沟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语言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朗旺姆 《西藏大学学报》2006,21(4):112-114,121
翻译不仅仅在转换两个民族的语言,同样在转换两个民族的文化,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翻译实践中,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才能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以及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给翻译工作带来的难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文化沟通的重要手段.英汉词汇在文化上存在着差异.如伺提高词汇翻译的文化信息度及有效度,就成了中西文化沟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交流及传递思想、文化、习俗等信息的一种重要文化活动。在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翻译又是一种创造性语言活动。翻译必须要忠实于原文,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浅析文学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菲 《科技信息》2010,(26):I0164-I0164,I0166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处理语言形式与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从这两个术语的来源和概念入手,分析两者的对立矛盾及其辩证统一的关系。然后用实例阐述了它们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相辅相成、并用互补。从而得出译者应根据文学翻译的目的,在归化和异化策略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6.
李佳芩 《科技信息》2011,(21):232-233
在晚清时期曾有一次对外国文学翻译的繁荣发展。为了迎合预期读者,像林纾这样的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都更倾向于使用文言文。根据多元系统理论,翻译活动受到文化,政治,历史等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不同时期会导致翻译方法或策略使用的差异。因此,从多元体系理论来看,林纾主要采用的归化翻译策略看似矛盾,其实是对特殊时期社会环境的一种妥协。  相似文献   

17.
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阐述了文化对比研究对解决翻译障碍问题的重要性,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应该是“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对比法人手,阐述了外语教学中教师文化依附的矛盾,并从量的概念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邓晓莉 《科技信息》2009,(11):111-111,194
文化意象在文学翻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文化意象的翻译应该尊重其文化背景,保留该意象在其文化中的文化特征,求同存异.运用适当的翻译方法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从而促进各族文化相互交流。在大学英语中适当输入文化意象翻译理论可以对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学习理解和相关写作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语境对翻译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因此,文化语境在翻译中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首先对文化语境和词义的概念加以分析,然后讨论了文化语境中诸多因素对翻译中词义选择的影响及其相应的翻译方法,通过举例说明了只有在考虑文化语境的前提下选择贴切的词义才能够翻译出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