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要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特别是对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的我国企业来说,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应当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形成合理的社会分工,充分发挥全社会的技术创新力量;二是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全社会技术创新投入保障体系,解决技术创新的资本“瓶颈”问题;三是建立吸引人才、稳住人才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四是重视技术创新全过程的实现;五是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创建一个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动态评价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2个方面建立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三次差异驱动理论的动态评价模型,并以2000—2012年我国省级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我国省级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排序并发现了技术创新能力地区间的差异性.以提高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提高金融支持水平、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培育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韩怡卓 《太原科技》2007,(12):11-1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把企业建设成为创新型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中小企业是主导力量,其优势表现为:规模小,活力充足;专业程度高,技术上独具风格;管理层次少,决策高效等。它面临的问题是:人力资源匮乏,劳动力素质差;支持技术创新的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技术、人才、信息严重缺乏;技术创新风险大。对此,应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扶持,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在科技投入中把技术创新放在第一位。1999年,广东省全社会科技投入高达95亿元,研究开发经费达46亿元。其中企业投入占全省总额的70%以上。强化全社会科技投入,让企业成为研究开发主体,这已初步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是要让广东的技术创新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再论技术创新及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技术创新的内涵,特征分析入手,阐述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基本思路及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具体措施,从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调节机制和完善国家政策体系等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适应加入WTO后新形势需要,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主导产业群,全面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7.
基于DEA方法的企业技术创新有效性评价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应该重视技术创新的有效性问题.在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以山西省的企业为例,对其技术创新有效性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重点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利用可获得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两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利用2003年的数据,对我国主要省(市)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我国高科技企业存在的问题,指出高科技企业要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必需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增加R&D经费投入,科研立项要与市场相结合,加大对技术创新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产业是以当代尖端技术为基础的高研发投入产业群,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熵权法这一客观评价方法,对我国国有企业、内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及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薛山 《科技资讯》2007,(24):202-203
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过程出发,以食品制造业为例,从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建立了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食品制造企业2000-2004年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化趋势以及组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虞蓓莉 《华东科技》2000,(7):29-29,31
为贯彻上海市技术创新大会精神,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以“科技进步的灵魂是创新,主体是企业,导向是市场,科技进步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为目标,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创新促效益,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 一、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现状 1、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积极开展科技活动 199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单位数有734家,比上年增加41家。其中,开展研究与发展(R&D)活动的单位有327家,比上年增加62家,  相似文献   

13.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由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或组织构成的系统网络。其核心机构是企业,主要功能是组织科技攻关力量创新技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因为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各方资源,切实增强国家竞争力;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更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并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企业主体缺位、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府职能发挥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文化是我国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因此,需要切实巩固企业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创新源与知识库的作用,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技术创新的基础服务设施,建立和优化技术创新的宏观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前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任务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硬技术创新和软技术创新的概念,前者是指其成果以物质载体为主的技术创新;后者是指其成果不是以物质载体为主的技术创新。在分析探讨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三大主要制约因素(动力不足、能力不足、对软技术创新认识不足)的基础上,得出对我国多数企业的启示:把软技术创新作为市场竞争的一个短期突破口,因为他具有投资少,风险小,容易实现,容易见效等一系列优点,所以可以为硬技术创新积聚实力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创新为重要特征的。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也是提高矿业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矿业企业生产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国矿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成果转化率低下,各种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制约着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从我国矿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技术创新的涵义人手,对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意识、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加大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人员的素质、营造企业技术创新文化、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等作了系统的战略性论述.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进入到渐进的经济转型期,技术创新主体从政府逐渐转向企业,但此时的企业却还没有完全形成从事技术创新的充分能力,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依然肩负着推进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进程的重任。政府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职能,以保证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及效率最大限度的提升,这是经济转轨过程中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提高济南市城市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济南市城市创新能力,必须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利用高等教育发展的契机,大力加强知识创新能力建设;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四是促进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的融合,大力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五是自发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大力加强制度创新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开放的现代经济体系中,技术创新不仅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资源不断进入企业技术创新过程,而企业也为吸引更多的资源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为把有限的资源投入最有价值的企业创新活动中去,特别是防止“鱼龙混杂”盲目争夺资源问题的出现,就必须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进行科学的评价。由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运用经济学和数理统计的原理,设计出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希望以此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