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奕 《天津科技》2009,36(2):4-5
通过对茶多酚的分析和解释,着重介绍了茶多酚的提取技术、茶多酚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的提取工艺与检测手段加以对比,指出茶多酚是一种对健康有益的物质,用途广泛,随着技术的更新,对茶多酚的提取将更加简便、廉价。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学》2017,(6):909-913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对茶多酚醇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选择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为自变量,茶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茶多酚醇提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取2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76℃.在此工艺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率理论值为18.75%.  相似文献   

3.
淡竹叶中茶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淡竹叶为原料,采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研究了在微波辐射下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探讨了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相应的提取条件;对微波功率、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级数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按照GB/T8313-2002标准,用UV-9200型分光光度计对茶多酚的吸光度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提取得到的茶多酚收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法从淡竹叶中提取茶多酚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淡竹叶在60%乙醇溶液中浓度为0.125g/mL,3级提取,提取功率320W,提取时间4min。此条件下茶多酚收率为1.43%。  相似文献   

4.
为了得到成本低、提取效率高、环保、节约的绿茶中茶多酚提取方法,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微波加热法从低档绿茶中提取茶多酚。研究了提取剂浓度、料液比、微波提取功率、微波提取时间、提取级数几个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获得了微波法提取绿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采用50%乙醇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g/mL)为1∶9,提取功率设定为320W,提取时间18s,微波浸提2次,此提取条件下,绿茶中茶多酚提取率较传统提取法高,可达23.4%。该方法较传统提取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提取时间短、节约能源,可广泛用于提取绿茶中的茶多酚。  相似文献   

5.
简要地介绍了茶多酚的组成与性质,着重对从茶叶中提取荼多酚的工艺进行了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出萃取物中的六种茶多酚,并以分光光度法定量。通过该工艺提取得到的产品色泽良好,得率及纯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6.
普洱茶中茶多酚和茶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普洱茶为材料、水为提取溶剂,通过正交设计考察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溶剂用量、浸提次数4个因素对其所含茶多酚和茶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优化茶多酚和茶多糖综合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1 h,溶剂用量(固液比)1∶10,浸提次数1次.在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物干物质得率为20.65%,其中茶多酚含量为30.47%,茶多糖含量为57.26%,且该提取物作用于高脂饮食小鼠降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用正交实验方法探讨了茶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用4倍于叶重体积的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4次,每次提取20min,用2倍于提取水溶液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茶叶中茶多酚提取效果最好,其平均浸出率可达86.3%。  相似文献   

8.
以油茶枯为研究对象,研究油茶枯中油茶皂素和油茶多酚的综合提取工艺。采用醇-水提取,以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及乙醇浓度对油茶皂素和多酚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综合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油茶皂素及多酚的最优综合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80℃、料液比1∶12、乙醇体积分数60%,在此工艺下,油茶皂素的得率为15.26%,油茶多酚的得率为0.52%(以山奈酚计)。  相似文献   

9.
用正交实验方法探讨了茶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用4倍于叶重体积的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4次,每次提取20min,用2倍于提取水溶液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茶叶中茶多酚提取效果最好,其平均浸出率可达86.3%.  相似文献   

10.
天然抗氧剂茶多酚提取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天然抗氧剂茶多酚的三种提取方法--溶剂萃取法,树脂分离制备法和盐沉淀法,简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及茶多酚的在治疗抗衰老,抗癌症,抗衰老,抗辐射等方面的保健功能的研究,文章就是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景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油茶叶茶多酚,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分析油茶叶中儿茶素类主要成分以及体外抗氧化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油茶叶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40、微波时间120s、微波功率400W,此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的得率为9.59%;油茶叶儿茶素类主要成分为EGC和EC,无EGCG、ECG及C;儿茶素类成分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较强的总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发利用天然抗氧化剂是当前食品科技发展的趋势。茶叶中富含的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本文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茶多酚提取工艺,并将其产品茶多酚与BHA、VE在猪油中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微波萃取茶叶中茶多酚的工艺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微波萃取茶叶中茶多酚的改进工艺,以少量水作为茶叶湿润剂和主要的微波接受体,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对茶叶的茶多酚进行微波萃取,结果表明,新工艺对茶多酚提取率较高,所得的产品质量较好,且省时,节能显著。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微波萃取茶叶中茶多酚的改进工艺,以少量水作为茶叶湿润剂和主要的微波接受体,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对茶叶的茶多酚进行微波萃取,结果表明,新工艺对茶多酚提取率较高,所得的产品质量较好,且省时、节能显著.  相似文献   

16.
粗老鲜叶经杀青、干燥后,采用脱咖啡碱-浸提-去果胶-Ca^ 沉淀-去杂-转溶-干燥工艺制备TP保鲜剂。产品茶多酚含量达89.12%,其中儿茶素61.48%。  相似文献   

17.
以西藏林芝茶树老叶为材料,采用复合酶有机溶剂法提取茶叶中茶多酚.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曲面法进一步优化提工艺,得到最佳提取条件:纤维素酶用量6 mg,果胶酶用量8 mg,溶剂体积分数68%,料液质量浓度0.024 g/mL,提取温度56 ℃,提取时间129 min,pH=5.0,茶多酚提取率为15.61%.  相似文献   

18.
聚酰胺/硅胶吸附剂吸附分离茶多酚的红外光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室温下聚酰胺/硅胶吸附剂( P A/ Si O2)对茶叶中茶多酚的分离提取原理.红外光谱表明, P A/ Si O2 中 P A 分子的酰胺基- O‖ C- N H- 是通过氢键吸附茶多酚分子的活性基团,而酰胺基对咖啡因分子没有吸附作用. P A/ Si O2 中 Si O2 表面羟基 O H 是吸附咖啡因及茶多酚分子的活性基团.由于氢键的作用,茶多酚和咖啡因分子之间也能相互吸附. P A/ Si O2 对氨基酸类物质不起吸附作用,因而容易将其分离.  相似文献   

19.
绿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超声波辐射条件下,研究了从绿茶中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该方法与常规溶剂浸提法相比较,具有提取温度低、收率高、氧化损耗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法从茶叶中提取苯多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以陈年绿茶为原料,用超声波法提取茶多酚,并以常温浸提做比较,分别改变提取剂的浓度、体积、酸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产品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70%乙醇作浸提剂,pH值为1~2,当浸提时间40min及料液比为1:10。两次超声辐射浸提后提取率为89.29/6,该法与常规溶剂提取法相比,具有提取温度低,产品得率高,氧化损耗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