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雌激素的作用机制与毒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雌激素对动物内分泌系统的干扰作用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目前研究多集中在环境雌激素毒性及作用机理、检测方法等方面。本文就环境雌激素毒效应的作用机制及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环境科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而对于水体沉积物中环境雌激素对底栖生物的影响研究不多,具有重大深入研究意义.环境雌激素(EEs)进入生物体内可通过干扰生物体自身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或产生类似生物体自身激素的作用,进而影响生物体正常的动态平衡、繁殖、生长及行为.沉积物是底栖生物的主要生活场所及食物来源,其中的(EEs)在环境条件改变时会发生迁移转化,并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放大等进一步影响水生和陆生生物乃至人类.本文综述了几类(EEs)对底栖动物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做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谈环境化学污染物的雌激素效应——环境雌激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概述了环境雌激素的种类、特点、作用机制及其危害,并对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4.
大豆黄酮是一种同时具有雌激素样和抗雌激素样作用的天然活性物质。大豆黄酮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增加动物泌乳量,增加家禽产蛋量、蛋重和品质及提高繁殖机能等生理功能。大豆黄酮可用于饲料,具有提高蛋白质合成效率,提高畜禽胴体瘦肉率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环境雌激素的定义、分类及作用途径,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环境雌激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有机氯农药滴滴涕(DDT)作为一种有机氯农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中.DDT是经雌激素受体(ER)介导的环境雌激素,对内分泌系统具有潜在的干扰性,在机体内表现出类雌激素样作用,可与雄激素受体竞争性结合,抑制雄激素的活性,干扰雄性生物体内正常内分泌物质的合成、释放、代谢和结合等过程,从而破坏其维持机体稳定和调控的作用,可能与男性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活力下降、男性不育症患者增加、睾丸癌和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高等发生率的增加有关.因此,体内残留的DDT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特别是对生殖系统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近年来关于DDT研究问题讨论的基础上,对DDT的内分泌干扰作用、毒性及其毒理机制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7.
2,2′,4,4′-四溴联苯醚(tetra-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BDE-47)是环境样品及生物组织中含量最高的PBDEs同系物之一,具有多方面的健康危害作用.本文简要介绍BDE-47的理化性质、主要暴露途径及人体组织含量水平,并对其内分泌干扰毒性、神经毒性、肝脏毒性、生殖毒性及免疫毒性等作了归纳与总结.结果表明,对BDE-47环境毒理学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为此,一方面可从其各种毒性作用之间的关联入手,另一方面可引入医学与生命科学的新技术与研究策略,全面深入地研究其生物毒性机制.  相似文献   

8.
环境雌激素(environmental estrogens, EEs)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 其中壬基酚(nonylphenol, NP)和双酚A(bisphenol A, BPA)因广泛存在于水生环境中, 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造成了潜在的危害而备受关注. 但是,NP 和BPA 在水体中的浓度不高, 难以对它们进行准确的测定. 鱼体胆汁具有较高的生物蓄积性, 可以通过鱼类胆汁来对污染物质进行测定, 从而反映水体的污染状况. 本工作主要从预处理(水解和固相萃取)和检测分析(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两方面展开, 介绍了鱼体胆汁中NP 和BPA 的分析方法, 并比较了不同处理、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优缺点, 为建立NP 和BPA 等EEs 类物质在水生生物样品中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环境雌激素联合作用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环境雌激素的联合作用和混合物环境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对鲫鱼血浆卵黄蛋白原含量的相对变化和暴露浓度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17β-雌二醇(E2)、双酚A(BPA)、辛基苯酚(OP)及其等毒性固定浓度比例混合物产生雌激素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应用相加作用数学模型根据单个化合物的数据预测混合物效应.各化合物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均以Weibull函数拟合效果最好(R2≥0.92);通过浓度相加模型计算的混合物效应与实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了4种化合物呈现相加作用方式,在低于单个化合物的有效作用浓度下也会产生显著的混合物效应.说明了现行只对单个化合物进行的环境风险评价可能低估了混合物的环境风险,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心血管疾病、围绝经期综合症、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肠癌等肿瘤具有预防和抑制作用.体内雌激素分泌紊乱或雌激素受体代谢失常可诱发多种相关疾病或加速疾病进程,长期摄入植物雌激素可能对子宫内膜、乳腺以及男性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植物雌激素的药理学作用仍需要进行研究,对其不良反应作用机制等需要进一步探讨.介绍了有关植物雌激素的药理学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低剂量汞元素的毒性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剂量汞毒性作用机理研究是当前毒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着眼于低剂量汞元素毒性作用的特点,就其对蛋白质、脂类、遗传物质等的影响多个方面,对汞毒性作用机理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深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环境激素的毒性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并出现了大量报道,但综合性的总结比较缺乏.综合分析了对几类代表性的环境激素(壬基酚(N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多氯联苯(PCBs))的毒性研究,归纳了文献报道的作用机制.发现NP、DBP、PCBs通过与雌激素受体或其他受体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或者通过作用于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等毒性作用机制发挥生殖毒性、胚胎毒性以及其他系统的毒性.同时对NP、DBP、PCBs作用于不同动物,不同接触途径的剂量效应关系进行了总结,发现毒性发生的部位与接触剂量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动物医学临床中的用药及药物作用不外平有两方面的问题,即药效学及药物动力学的改变,这些改变除了与临床用药的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外,还与相互作用的机体“环境”,即吸收、代谢、排泄等因素有关,认识这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及药物的作用“环境”的变化关系对指导动物临床医生正确合理制定用药方案,增强疗效,减少毒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0 引  言近年来由于氧自由基及其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研究日趋深入,大量研究表明[1]许多疾病的发生或病理发展过程与自由基及其脂质过氧化反应密切相关。雌激素作为一种脂溶性的抗氧化剂[2],其抑制过氧化脂质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摘除动物卵巢,造成手术绝经是目前国外研究激素作用的一种方法[3],本实验通过手术摘除动物卵巢,使动物机体自身雌激素含量减少,模拟绝经后状态,同时喂以高胆固醇脂饲料,造成高血脂模型,探讨不同剂量外源补充的雌激素对其心脏、肝脏、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15.
中药肉苁蓉是著名的补益中药,且具有一定的雌激素作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从植物雌激素成分组成和药理作用、中药肉苁蓉的介绍及肉苁蓉的雌激素作用三个方面对中药肉苁蓉的雌激素作用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为后续对其发挥雌激素作用的活性成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室内甲醛污染来源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分析了室内主要污染物之一游离甲醛的来源及浓度范围,并从甲醛对动物和人体的刺激作用,毒性作用和致癌作用的角度综述室内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从文献资料可知,甲醛对人的刺激作用引起多种症状,并对眼部,呼吸系统,肺功能,神经系统功能和免疫系统具有毒性作用,而且甲醛也是一种较强的致突变、致癌物质,是引起肿瘤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并列出了治理室内甲醛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体现学方法研究雌激素对成年Wister大白鼠精囊腺的作用。被研究的动物隔天注射10μg的苯甲酸雌二醇,持续六周。结果表明,雌激素处理对精囊腺上皮的萎缩有正效应作用。纤维肌性间质显示对雌激素很敏感,雌激素能诱导纤维肌性间质生长,而且,间质的生长至少与睾丸因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芳香化酶(P450arom)广泛分布于人类及其他动物的脑、脂肪、卵巢、胎盘、睾丸等各种组织和细胞中,是雄激素转变为雌激素过程中的关键酶。雄性生殖系统中P450arom的发现充分证明,雌激素并非纯雌性激素,它在雄性生殖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雄性生殖系统中P450arom的表迭及其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小鼠增重试验、游泳试验、常压耐缺氧试验、微核试验及毒性试验对“加味八珍滋补肉食香料”的扶正固本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以观察其增加体重、增强体力、抗应激能力、致突变及毒性等作用。结果表明:“加味八珍滋补肉食香料”具有明显提高小鼠增重量、增强体力及抗应激能力的作用,并未发现对小鼠有致突变作用及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环境雌激素对人体和动物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环境雌激素的种类、特点、活性检测方法、作用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进行了综述,重点 从整体和细胞水平回顾了各类环境雌激素对机体不同组织器官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一研 究领域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