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刘斌  董旭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1):4536-4543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土塬地区表层结构复杂,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纵向目标层系多,构造幅度低,储层微断裂发育、非均质性强、预测精度低,岩溶孔隙及断缝尺度小,难以识别。为此,在该地区系统开展了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目标处理、综合解释一体化技术攻关。基于地质效果优化采集方案设计,采用小组合、适中面元、宽方位、高覆盖的观测系统,应用井震联合宽频激发与全节点接收,在保障地震资料一定信噪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分辨率。在保真、保幅的前提下,应用高精度融合静校正技术、特色噪声衰减技术及煤层屏蔽下弱信号成像技术,获得了高品质的地震资料。针对断缝体及上古生界成藏主控因素的地震地质特点,建立了高分辨率储层预测、高精度断裂识别与圈闭描述技术,最终形成了一套黄土塬高质高效地震勘探关键技术体系。将该技术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HS工区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获得了高品质的地震资料,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兰州市皋兰山为例对黄土层地震反应作一研究,利用二维有限元分析法,求出黄土山不同部位在未来50年10%超越概率的地震危险水平下的建筑场地地震反应谱及场地自振周期。这些参数可作为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抗震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3.
随着煤矿勘探对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地表条件、勘探区域构造逐步复杂、勘探深度逐渐加深,勘探任务也从构造勘探转向岩性勘探,常规三维地震勘探已不能满足新型勘探任务的要求,因此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运而生。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通过提高空间采样率,降低面元尺度,采用高覆盖次数,数字检波器单点接收,设计合理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全面提高数据采集的原始质量;采用针对性的地震处理手段,最终获得高分辨率、信噪比的三维数据体,从而实现解决复杂地质构造,进行精细岩性反演,来解决煤层顶底板岩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山区土地覆被发生了巨大变化,为研究退耕还林后,覆被类型对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影响,对典型覆被类型的山区土地开展了不同季节土壤含水率变化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深度土壤水分随季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相同季节不同的覆被类型对降水入渗及土壤水运动也有极大影响,且对土壤水分有效性有显著影响.植树造林有利于林地0~3m土壤水的补给,但仍会出现土壤干层,且下部土壤水的补给明显受到该干层的影响.覆被类型不同,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不同,当土壤水分改变后,又反作用于植被.土壤水与植被之间存在一个平衡状态,当平衡状态被打破时,直接影响植被的生长,而影响土壤水分的运动.  相似文献   

5.
马国荣 《甘肃科技》2014,30(21):40-41
我国的煤炭资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70%,煤炭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达到了38亿t。随着煤矿高产高效的要求,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非常重要,解决了许多传统二维地震勘探技术不能解决的地质问题。对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勘查区内被砾石层覆盖,钻机打井困难,激发岩性差,且炸药激发能量散失严重,次生干扰强,无法得到满足地震解释所需要的资料。可控震源勘探弥补了炸药震源的不足,作为炸药震源的有力补充,提高了煤田地震勘探中的激发效果,在区内取得了高质、高效的勘查成果。  相似文献   

7.
康发勇 《科技信息》2010,(22):I0319-I0319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性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在以往的地热勘探中,大多以电法勘探为主。而地震方法在地热勘探中尚属实验阶段,需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贺中银  张奋轩 《科技信息》2011,(23):I0067-I0069
以陕西渭北黄土塬区多个项目地震勘探为实例,分析了黄土塬地震勘探存在的技术难点,特别是该区干扰波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地震记录的质量。为此,从激发岩性、激发方式、激发井深、观测系统、道距选择、检波器组合方式、覆盖次数等多角度、多参数进行分析,以克服黄土塬区复杂地震地质条件下地震勘探技术难点问题,实践证明,在渭北黄土塬区,以较密的横向采样与钻孔资料相结合,可以获得精确的解释资料,为煤矿安全开采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多年黄土塬地区工作经验,对于黄土塬区地震勘探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利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408XL数字地震仪,解决了在海岛、海峡、山地、水网等复杂地区难以进行地震勘探问题,并研究出灵活多样的接收方式,从而很好地实现了地震勘探资料数据采集,为今后的地震勘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地震勘探中,如何解决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激发技术,提高地震勘探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一直以来是地震勘探技术人员不断研究的技术课题。近年来,随着可控震源技术的发展,可控震源技术在地震勘探震源激发技术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地震地质效果。通过实例论述了可控震源技术在甘肃河西地区地震勘探中所取得地震地质效果,同时也为类似的地区开展可控震源技术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炸药震源是陆上石油地震勘探中常用的激发源,炸药震源的特性研究对提高爆炸地震波能量和地震分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炸药震源的装药组分和装药结构两个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评述了这些进展的实际应用价值与局限性,并探讨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在炸药震源装药组分方面,介绍了地震勘探对炸药震源的基本要求;分析了有助于提高爆炸地震波能量的炸药配方设计方法;总结了中国近20年应用的4种主要震源的装药组分。在炸药震源装药结构方面,分别介绍了多级延迟叠加震源、低爆速细长型震源、聚能型震源、多井组合震源及螺旋装药震源的结构设计原理和爆炸作用机理;分析了各类型震源的应用效果和适用范围;并展望了炸药震源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垂向叠加震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气勘探中,主要采用地震勘探。震源是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中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该文依据爆炸动力学理论和弹性波动理论,分析地震波的振幅,频率与炸药量的关系,提出地震波垂向叠加的机理,给出垂向叠加震源的结构和有关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震源激发地震波的主频率比普通震源的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地震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为了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加强地震监测非常必要的.为了达到理想的地震监测效果,需要对地震波初震和震相进行准确的识别.主要研究小波分析方法在初震和震相识别中的应用,先用小波包变换确定信号的初动位置,再用小波变换分解信号,分离出信号不同频率所对应在信号中的不同位置,从而确定信号的初动时间和相应的震相.通过该方法对模拟信号和实际天然地震信号进行处理,有效的识别了天然地震初震及其震相.  相似文献   

14.
小波变换在时域以及频域具有良好的局域化特征,可用来实现对地震信号瞬时振幅、相位、频率等瞬时参数的提取.由于小波变换具有去噪的功能和分频处理的特点,在小波域提取的瞬时特征具有很好的抗噪性和可靠性.对小波变换提取地震信号瞬时参数的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对地震信号求导来增加其主频,对求导后的地震信号进行小波变换,从而得到高分辨率地震信号的瞬时参数.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明代三孔石拱桥的抗震性能,建立永昌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析其动力特性、振型分解反应谱和地震时程,得出固有频率、模态振型、地震作用效应、地震位移,以及地震应力响应.结果表明:三孔石拱桥的第3阶扭转振型频率与前两阶平动振型频率相差不大;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E1和E2地震作用下,三孔石拱桥受力最危险的是雁翅桥台与次孔拱券交接处、分水尖与次孔拱券交接处,其他拱脚、拱券和拱顶桥面也易发生拉裂破坏.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构造侵蚀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野外调查和实际测量资料,研究了黄土高原构造侵蚀期和期内造成的侵蚀。资料表明,黄土高原约160万年以来发生了6次构造侵蚀期,各次侵蚀期下切深度存在差别,深度变化一般在5-130m之间。黄土高原构造侵蚀期与海、湖盆地构造侵蚀期不同,它所造成的侵蚀主要限于沟谷、丘陵区和塬边。构造侵蚀期的多次发生是黄土高原分割和沟谷发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尚铮 《山西科技》2012,(2):67-68
巨厚黄土覆盖地区表浅层黄土结构疏松,对地震波吸收强烈,一直是三维地震勘探的难题。本院在甘肃某矿区,通过多种手段进行了相关试验、分析,最终选取适当的采集参数,获得了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采用初至折射静校正等一系列处理技术进行相关资料处理,取得了可喜的地质成果,为矿山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建筑机电工程管线抗震支架结构是一种建筑非结构构件。针对抗震支吊架可在地震中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有效保护,从而大大降低震后二次灾害的破坏,运用多自由度体系振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选择DN系列管道与普通单管对夹式管箍侧向抗震支架为原型建立三维模型,在多自由度体系振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管线系统的振动特性;运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仿真分析,从而提取出在不同工况下管线系统的模态云图与地震位移响应云图;仿真结果表明:单管DN100在对夹式管箍侧向抗震支吊架的约束下,可以有效缓减地震位移响应,方法为非结构构件抗震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判断地震作用下建筑非结构构件累积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震信号检测是进行地震预报的关键.设计了一种低成本、小型化、可显示并存储,通过PCI接口与PC机相连,然后调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地震预报的地震信号检测电路,测试结果达到预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