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概述了爆破力学所包含的相似理论以及弹塑性动力学、流体力学、断裂和损伤力学在工程爆破中的应用,并着重叙述了预裂爆破、光面爆破、条形药包硐室爆破技术以及拆除爆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大孔径球形药包的爆破机理和爆破参数,大孔径球形药包的制作、试验和中深孔光面爆破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水下聚能爆破技术是岩石控制爆破技术中有待研究的领域。为加深相关理论的研究及对实际工程中水下聚能爆破的设计提供依据,系统分析了聚能爆破破碎岩石的作用机理,介绍了一种水下爆破聚能药包参数设计方法及水下聚能药包布置工艺。该施工工艺在浅水域岛礁爆破工程中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切缝药包爆破在公路边坡开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阐述切缝药包岩石定向断裂爆破炮孔间贯通裂纹的形成机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公路边坡工程中采用切缝爆破方式时切缝药包制作的技术要点、爆破方案的选择、主要爆破参数的确定等关键技术问题。四川江油某公路边坡开挖工程实例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爆破作用时间。对工程爆破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增加爆破作用时间对改善爆破破碎质量起了重要作用。实验室研究、工业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改变药包结构和形状,爆破技术和充填等方法可延长爆破作用时间,以提高工程爆破破碎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条形药包硐室爆破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问题,首先分析了条形药包的作用机理,根据已有硐室爆破平面药包布设的半理论丰经验公式,建立了条形药包平面布设数学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将条形药包布设理论运用于平面布药实践,缩短了平面布设条形药包的设计周期。研究表明,在山体爆破中采用条形不耦合平面布药技术能显著提高有效松动率,降低大块率,减少二次爆破量。同时也减小了爆破振动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影响。  相似文献   

7.
装药量是爆破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指标,装药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爆破成本的高低和爆破效果的好坏。本通过一系列的假定,对爆破工程中的单个药包、单个自由面的炸药用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理论公式,并对公式中的参数及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根据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以最佳单位耗药量不变为原则,探讨通过小药量下爆破漏斗槿拟试验求解球状药包、柱状药包和条形药包爆破时的药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切缝药包爆破模型及生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脉冲全息干涉及动光弹测试技术,通过切缝药包烘破模型试验,分析了切颖药包爆破断裂成缝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切缝药包爆破可以精确地控制岩石断裂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过去,人们常以无自由面和单自由面条件下的单个球形药包爆炸为基础对岩石爆破破坏的原因进行研究,并试图用由此而导出的理论解释条种不同的爆破现象。结果,不仅没有导出具有普适性的理论,相反,还造成多种理论并存的局面。其实,不同形式的爆破,其致破应力、破坏过程和破坏结果等都是不完全相同的,只有分别从不同爆破的特殊性出发,才能导出与其适应的正确理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岩石爆破机理的分析,认为岩石的最终破坏是由于爆炸产生的作用力超过其强度所致·进而分析了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岩石爆破的关系,重点阐述了岩石强度、孔隙度及密度对岩石爆破效果的影响,指出了在岩石爆破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岩石的抗拉强度,阐明了岩石的空隙度越小、密度越大则越有利于岩石爆破,并探讨了水对岩石爆破效果的影响,指出水介质的存在有利于岩石的爆破·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在岩石温度变化条件下盘形滚刀掘进参数对破岩特性的影响,以颗粒流理论为平台,从细观角度上建立了基于岩石温度变化的盘形滚刀热力学破岩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工况下岩石裂纹生成、扩展和岩渣形成的全过程,并对掘进参数对破岩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从细观角度解释了不同岩石温度下滚刀的破岩机制.利用直线式TBM滚刀破岩实验台,通过实验验证在岩石温度变化条件下掘进参数对滚刀破岩的影响规律是否与数值模拟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1)岩石温度升高,降低了岩石硬度、强度等力学性质,破岩时裂纹数增多且微裂纹迅速扩展,降低了滚刀破岩载荷,提高了破岩效率;2)低贯入度时,岩石不容易被侵入破碎;随着岩石温度的升高,岩石越来越容易挤压破裂;随着贯入度增加,失效区域进一步扩大,破岩效率提高;3)滚刀之间的协同作用随刀间距的增加而减弱,最优刀间距随岩石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贯入度的增大而增加;4)提高岩石温度能增强滚刀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破岩效率.  相似文献   

13.
利用岩石类型资料1092个数据,直肠癌死亡调查资料1686例,研究了直肠癌死亡与人群生存区的岩石类型(岩浆岩,变质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红色碎屑岩,第四系松散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变质岩,碳酸盐岩,第四系松散岩与直肠癌死亡率有明显的相关性,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3134(P<0.0025),0.3321(P<001),0.2532(P<0.01),但与岩浆岩,碎屑岩,红色碎屑岩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现场或室内试验条件下难以测试大尺度岩体并确定其参数的问题,总结提出了应用数值试验方法确定节理岩体宏观力学参数的方法流程.即将节理岩体单元离散为岩块和节理两种类型,通过室内试验分别研究其力学特性,再把岩块和节理进行组合形成岩体,通过数值计算得出节理岩体的力学特性.将这套方法应用到贵州省某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的岩体参数优化分析中,研究了试件尺寸、各向异性、岩块及节理力学参数等对岩体宏观力学参数的影响.数值试验方法为工程节理岩体参数的确定和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岩石非均质度与热破裂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石的热破裂具有普遍性的特点,但不同岩石的矿物组成造成岩石热破裂具有不同的特征.通过研究岩石的非均质特征确定矿物非均质参数,结合岩石的热破裂特征对岩石在细观条件下的热破裂特征与岩石非均质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别给出岩石矿物的质量非均质度Mn与体积非均质度Vn的定义,通过分析给出岩石非均质度与热破裂门槛值K的拟合公式.结果表明岩石的热破裂门槛值与岩石非均质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基岩斜坡变形与破坏的岩体结构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体结构,特别是软弱结构面对基岩斜坡变形与破坏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岩体结构模式分析是建立斜坡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关键和评价斜坡稳定性的基础。岩层层面、断裂构造、节理裂隙、片理与劈理以及侵入体和围岩的接触带等是控制基岩斜坡稳定的软弱结构面,这些成因不同、大小不一的结构面将岩体分割成性质各异、力学强度不均的各种岩体结构体,构成了15种基岩斜坡变形、破坏的岩体结构基本模式。不同结构体的重新组合与排列是斜坡失稳的内在原因。三峡库区11种岩体结构类型的岸坡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变形与破坏。  相似文献   

17.
陕西洛南陶湾砾岩地震机理新认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陶湾砾岩是水下地震机理作用下所形成的一套碎屑岩组合。发育有典型的震积岩、海啸岩、震浊积岩及震火山岩岩石类型。其中震积岩由震褐岩、震裂岩及自碎(屑)角砾岩组成。震浊积岩分布于洛河韧性剪切构造带之南,属传统“陶湾砾岩”范围和涵义,即为狭义陶湾砾岩;而广义陶湾砾岩包括分布于洛河韧性剪切构造带之北的震积岩,海啸岩及狭义陶湾砾岩。陕西洛南地区首次发现的震积岩-海啸岩-震浊积岩-震火山岩-正常背景沉积地震沉积序列之完整在所报导古地震作用沉积序列当中实属罕见,为华北地块南缘造山过程及深入了解古地震作用提供了良好地段和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得出岩爆与应力分布状态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岩爆预防及治理措施提供依据,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岩爆巷道的围岩应力状态。结果表明:非均匀薄壁应力现象的存在,是掘进工作面岩爆频发的重要原因;对于硬脆性的围岩体,在受到扰动时,由于巷道围岩体内的应力集中峰值距离巷道表面距离较近,应力集中峰值就可能超过岩体破坏的极限强度,从而使岩石突然破坏,发生岩爆现象。该成果对岩爆的预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考虑了岩体边坡滑动破坏的渐进特点,并将岩体的强度参数作为随机变量,研究了单块岩石稳定性的概率分析方法及考虑岩块间相互作用时岩体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可靠度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算例研究了岩体强度参数的离散性对边坡稳定可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破坏概率与破坏转移概率密切相关,岩块间的相互作用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滇西昌宁阿愿山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A-MC-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确定了阿愿山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研究表明,阿愿山花岗岩体锆石U-Pb年龄为(238±1)Ma。岩体所具有的岩相分带和冷凝边,表明岩体与围岩间为侵入接触关系。由岩体的侵位年龄、围岩的岩石组合共同限定有时代有争议的围岩可能属于无量山岩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