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设 k 为某一自然数,数列{x}、{y}当n>k 时满足y_n=C_0x_n+C_1x_(n-1)+…+C(?),则称{y_n}为{x_n}的相关数列.设 g_1(t),g_2(t),…,g(t)在 u(t_0)内严格单调且连续,g(t_0)=x_0,i=1,2,…,k.g_i(t)的反函数为 g~(-1)(x),它在 u(x_0)内严格单调且连续,g~(-1)(x_0)=t_0,i=1,2,…,k设F(t)=C_1f〔g_1(t)〕+C_2f〔g_2(t)〕+…+Cf〔g(t)〕,且存在 l,1≤l≤k,使|C_1|>(?)|C_i|.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差分方程x_(n+1)=∑ti=1a_ix_(n-m_i)/(q+∑t i=1c_ix_(n-m_i)+∑s k=1 b_kx_(n-n_k)),n=0,1,…的全局性质,记A=∑t i=1 a_i,B=∑s k=1 b_k,C=∑t i=1 c_i和l=max{m_t,n_s},其中a_i0,c_i0 for all 1≤i≤t,b0 for all 1≤k≤s,qA,B≠C,0≤m_1m_2…m_t,0≤n_1n_2…n_s,and{m_1,m_2,…,m_t}∩{n_1,n_2,…,n_s}=?,初始值为正实数。通过构造恰当的方程组和二元函数,证明该方程的唯一平衡解是局部稳定的并且是全局吸引子,得到其平衡解是全局渐近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模拟试验的数学模型是六阶非线性振动型微分方程,其等价形式为: dx╱dt=A_1x+g_1(t,x) (1) 本文证明了以下定理: 定理1.方程(1)属于“D类系统”,因而一切解均匀最终有界。定理2.方程(1)至少存在一个调和解。定理3.若方程(1)有多于一个的调和解,则其参数应满足: [(-B~3)╱(8(1+ε)~3)]~2+[1╱(54bβ)((27bβB~2)╱(1+ε)~2+24αβ-(8(1+ε)))]~3≤0 (2) 定理4.设方程(1)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不等式(2)成立; ②求得n_1个m阶Galerkin逼近~(j)(t),相应误差η_1~(j)(t)适合‖η_1~(j)(t)‖≤r_2~(j),j=1,2,……n_1; ③存在正数r~(j)使得(1)的典则化方程在S_j:‖y-φ~(j)‖≤r~(j)中的局部Lipschitz常数Lr~(j)以及r~(j),r_2~(j)满足(1+max|λi+k|)/(min|λi+k|)·(3r_2~(j))/(δ≤σ((σ-KLr~(j)))/(K~2Lr~(j)))r~(j)i=1,2,3,4, j=1,2,……n_1且S_i∩S_h=0 i≠h;则方程(1)至少存在n_1个调和解,它们分别出现在m阶Galerkin逼近~(j)(t)的附近。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阶周期问题u'(t)=a(t)g(u(t)u(t)-b(t)f(u(t))+s,t∈R,u(t)=u(t+T)解的个数与参数s(s∈R)的关系,其中a∈C(R,[0,∞)),b∈C(R,(0,∞))均为T周期函数.∫0Ta(t)dt0;_f,g∈C(R,[0,∞)).当u0时,f(u)0,当u≥0时,0l≤g(u)L∞.运用上下解方法及拓扑度理论,获得结论:存在常数s_1∈R,当ss_1时,该问题没有周期解;s=s_1时,该问题至少有一个周期解;ss_1时,该问题至少有两个周期解.  相似文献   

5.
图G的K分割问题可描述为:输入(Ⅰ)G=(V,E),G为简单无向图,其中|V|=n,|E|= m;(Ⅱ)a_1,a_2,…,a_k k个G中不同的顶点;(Ⅲ)n_1,n_2,…,n_k k个正整数满足 n_1+n_2+…,+n_k= n.输出(V_1,V_2,…,V_k),对1≤i≤k,满足(Ⅰ)a_i∈V_i;(Ⅱ)G[V_i]是连通图;(Ⅲ)|V_i|=n_i.本文给出时间复杂性为O(knm)通用K连通图的k分割多项式算法.  相似文献   

6.
该文讨论了一类二阶非自治系统x+RF'(x)x+1/LF(x)=Ae(t)在一定条件下概周期解的存在唯一性,并得到了仅当a1>0,αk+1≥0时,x+R(∑α2k+1x2k+1)x+1/L∑α2k+1+1x2k+1=Ae(t)(R>0,L>0,A>0,e(t)为一定条件下的概周期函数)存在概周期振荡,推广和改进了文[1-3]中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设p为任一素数,l、s、t为任意自然数,a_(ij)(1≤i≤t,1≤j≤s)为st个整数,记x=max(1,|x|),p_1=[(p~1-1)/2],p_2=[p~1/2],(a)p~1表示(a)p~1量a(modp~1)且-p_1≤(a)p~1≤p_2的整数。考虑对偶一次同余方程组及其满足条件-p_1≤x_v≤p_2,-p1≤y_v≤p_2,1≤v≤s+t的非平凡解x=(x_1,…,x_s,…,x_(s+t))和y=(y_1,…,y_t,…,y_(s+t)),记q=q(a_(11),…,a_(ts))为所有乘积x_1…x_s…x_(s+t)中的最小值,Q=Q(a_(11),…,a_(ts))为所有乘积y_1…y_t…y_(s+t)中的最小值。本文将证明: q与Q满足不等式(Q~(β-1))/q≤(s+t+1)~βp~(β[l(s+t-1)-t]),其中β是适合0≤β≤s+t的任一实数。  相似文献   

8.
设g(k ,pn) =min{s:对任意的a∈Fpn,存在x1…xs,使得a =xk1+… +xks}如果g(k ,pn)存在 ,那么g(k ,pn) (1+ [2lnpnln2 ])n[(2k) 1/n](当pn2 >k时 ) .  相似文献   

9.
设G是一个简单图且D是G的一个定向图.若对D中任意顶点x,d-(x)=a或b,则称G是[a,b]可实现的.主要研究了2维Torus网络中[a,b]可实现的充要条件.设H=Torus(p,k)是一个2维Torus网络,其中p和k是2个不小于3且奇偶性相同的正整数.设0≤a,b≤4,则H是[a,b]可实现的当且仅当存在非负整数s和t使得s+t=kp且as+bt=2kp.  相似文献   

10.
设k为一正偶数,T是充分大的正数,s=σ+it,3≤Q=T,q为一正整数,χ是模q的特征,f(z)=∞∑n=1a(n)e2πinz为Γ=SL2(z)的权为k的全纯尖点形式.设Nf(σ0,T,χ)表示函数Lf(s,χ)=∞∑n=1χ(n)a(n)n-s在带形区域k/2+(l/(log(Q2T))≤σ0≤σ≤((k+1)/2),|t|≤T内的零点个数.当k/2+1/3≤σ0≤((k+1)/2)时,由Dirichlet多项式理论得出了∑q≤Q∑χmodqNf(σ0,T,χ)的一个上界.  相似文献   

11.
矩阵特征值的估计在理论和应用都是非常重要的,的估计结果都是用矩阵的元素或范数来表示的本文改为用主子式之和表示估计结果,并用实例验证该方法计算较简便,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一元函数微分学中一个求导运算法则。此法则是用多元函数微分的方法来运算一元函数的导数,并从理论上给出了严格的证明。这样,便把一元函数与多元函数的微分法统一了起来。利用此法则运算某些函数的导数也起到了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磨光变换”的思想和矩阵方法证明了:在表面积为一定的一切n维单形(n≥2)中以正则单形的体积为最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刚体平面运动方程纠正了程守洙等编《普遍物理学》中一疑难问题答案的错误,并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印证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颗粒物质的力学机制,人们建立了许多模型。作者采用一维的stochastic模型来分析一个颗粒在一个粗糙倾斜平面上的运动,改进前人所做的工作,考虑了摩擦存在时的情况,并给出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逼近论中连续模的一个经典定理给出了一个新的较传统证法更为简捷明了的证明。  相似文献   

17.
徐加义 《山东科学》1990,3(4):58-62
本文建立了一类振动系统的数学模型m(t)(d~2x)/dt~2+(a+(dm(t))/dt)dx/dt+bx=m(t)g其系数a+dm(t)/dt是不连续的;并进一步求出了方程的解,建立了计算过渡时间的公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研究了地方煤矿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强地方煤矿设备管理的有关措施。本文认为,当前地方煤矿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是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包括设备购进、使用和维护等各方面缺乏效益观点。必须从效益观点出发提出明确的目标,制定相应的措施,才能搞好地方煤矿设备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多弥散体散射光强的一种简化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以计算多弥散体散射光强分布的一种递推公式,目的在于减少对Mic 系数 a_1、b_1和π_1、τ_1的计算工作量.计算了几种散射截面,其结果与有关文献的数据符合很好.计算中发现,Mic 无穷级数的收敛性与微粒的相对折射率的关系不明显,但与无因次直径α有关.并得出相对散射光强 I/I_0-散射角θ、无因次直径α及相对折射率 m 的三组曲线,其中,把根据 Fraunhofer 衍射理论计算的曲线与根据 Mic 散射理论计算的曲线作了比较,可以看出,当用 Fraunhofer 衍射理论代替 Mic 散射理论处理散射问题时,是可以找到参数(θ、α、m)的适用范围的,并且能确定其误差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如下类型的压缩映象对: φ(d(Sx,Ty))≤a1d(x,y)+a2[d(x.Sx)+ d(y,Ty)]+a3[d(y.Sx)+d(x.Ty)]得到了一个新结果,推广和改进了Meir,keeler等人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