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根据不同温度下Mn5Ge3-xSbx(x=0,0.1,0.2,0.3)的实验磁化曲线,采用二步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磁化强度值,用热力学关系计算了Mn5Ge3-xSbx的磁熵变,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磁熵变的拟合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毫米波干预软骨细胞β-catenin活性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毫米波干预软骨细胞β-catenin活性的作用机制,采集雄性4周龄SD大鼠膝关节软骨,采用机械-Ⅱ型胶原酶消化,建立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鉴定。第2代软骨细胞培养48h,用不含血清DMEM饥饿24h,更换为10%FBS DMEM,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实验1组(毫米波干预30min)、实验2组(毫米波干预60min)和实验3组(毫米波干预120min)。各实验组毫米波干预后,培养24h。Ⅱ型胶原免疫组化观察各组软骨细胞的功能,RT—PCR检测β-catenin、GSK-3β、CKIε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GSK-3β、CKIε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机械-Ⅱ型胶原酶消化法,能够成功建立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第2代软骨细胞培养3d,甲苯胺蓝染色可见软骨细胞内呈紫红色异染颗粒,细胞周围也出现紫红色异染颗粒。细胞核呈深蓝色,以圆形、椭圆形为主;干预前后,各组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均可见胞浆呈棕黄色。核呈圆形不着色;实验2组、实验3组软骨细胞β-catenin、CKIε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实验2组、实验3组软骨细胞β-catenin、CKIεmRNA表达显著高于实验1组(P〈0.01),实验2组、实验3组软骨细胞肛catenin、CKIε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实验2组、实验3组软骨细胞/3-catenin、CKIε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实验1组(P〈0.01);实验2组、实验3组软骨细胞GSK-3βmR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实验2组、实验3组软骨细胞GSK—3βmRNA表达显著低于实验1组(P〈0.05),实验2组、实验3组软骨细胞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实验2组、实验3组软骨细胞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实验1组(P〈0.01)。毫米波的能量可通过生物体的谐振而被吸收。生物系统谐振吸收电磁能量后又产生了不属于温度变化的生物学效应。干扰生物体的信号传导。动态调节软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毫米波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软骨细胞转录合成β-catenin、CKIε,抑制GSK-3β表达。从而促进β-catenin合成、抑制分解,提高软骨细胞内β-catenin的活性,并且能维持软骨细胞表型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病理生理实验中酸碱平衡紊乱是很重要的一个章节,这个实验普遍采用家兔做为实验动物,但其血气指标正常值报道和归纳较少。本工作将学生实验中的多组数据进行统计,对家兔动脉学的pH值,PCO2、BE、HCO3^-、O2Sat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家兔正常血气值的范围,为日后实验教学提供参考数据。选取健康家兔60只,雌雄不限,体重在1.8-3.0kg,劲总动脉取土,使用德国拜尔公司的238血气分析仪测定上述各值。结果显示,pH=7.30~7.56、PaCO2=16.09~32.63、PaO2=81.59~117.35,BE=-16.49~2.83、HCO3=12.90.2~27.20。  相似文献   

4.
微电解在处理印染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微电解技术在处理印染废水中的应用,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微电解能够去除印染废水中50%以上的COD,同时可以将BOD/COD从0.3左右提高到0.5.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对等离子体技术净化NOx进行研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实验中采用低频高压脉冲电源与等离子体发生器来净化NOx,检验了不同电压和频率,以及不同气体成分对净化效果的影响.实验证实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NOx的净化效果较好。对NOx的净化率可达65.8%;通过提高脉冲电源的电压和频率,可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尤其是在实验中发现C3H6对氨氧化物的净化具有重要作用。对NOx的净化率,可从没有C3H6情况下的30.40%,提高到有C3H6情况下的约60%。该技术特性在汽车尾气处理、工厂烟气脱硝等领域,可望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极化基组6-31G^*水平上,研究了2,3,6-三羟基萘茜及其3个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前线轨道成份及其取代基对母体的影响.运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了2,3,6-三羟基萘茜及其3个衍生物的电子光谱并与文献报道的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理论方法能较好地再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正确使用臭氧对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进行消毒的方法和浓度,达到既保证消毒效果、又保证屏障环境内实验动物及工作人员安全的目的。方法控制2个臭氧浓度在0.32mg/m3和0.21mg/m3的屏障环境,进行消毒效果对比实验;选用清洁级ICR小鼠进行正常的生产繁殖,观察不同浓度的臭氧消毒对小鼠产仔率、肺功能的影响,以及对空气中氨气浓度的影响。结果臭氧浓度为0.21mg/m^3和0.32mg/m^3时都达到了灭菌效果;臭氧浓度为0.32mg/m^3时动物的死胎率、肺部病变例数与对照组和臭氧浓度为0.21mg/m^3组有显著差异,氨气浓度下降85%;臭氧浓度为0.21mg/m^3时动物的死胎率、肺部病变例数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氨气浓度下降75%。结论实验动物屏障环境动态运行时,臭氧消毒最适合的剂量为0.21mg/m^3。  相似文献   

8.
利用红麻纤维开发了3种水土保持与植被培育用土工织物.用其中1种进行了植物种植对比实验,对3种织物进行了降解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红麻水土保持与植被培育用土工织物能加快植物的出苗速度,提高植物的出苗率和栽植成活率,降解速度约为2年,符合植被培育生长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9.
对水中亚硝酸盐测定的溴酸钾-亚甲蓝催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测定的最佳条件为:向比色管中加入3mLH3PO4、3.5mL亚甲蓝、4.0mLKBrO3溶液,置于40℃水浴中加热3min.取出后先加入1mL乙酸钠中止反应,然后冷却至室温。在波长678nm处测量吸光度.该法的测定范围为0.1-4.0mg/mL.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不同条件下对几种标准有机物的实验对比,确定了利用质谱-元素分析仪联机系统测定有机物氧同位素组成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当GC温度为85℃,炉温为1325%,载气氦压为0.08—0.10MPa,高压为3kV,参考气CO的压力为0.05MPa时,测定的实验结果误差小于0.05%,达到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分别用常规加热法和微波辐射法合成了乙酰苯胺.结果表明:常规加热法合成的最佳时间为45min,微波辐射法为4min,反应时间比常规加热法缩短了约11倍.微波辐射法的转化率比实验教材给定反应30min的转化率提高了约30%.与学生用常规加热法所得的实验数据比较,微波辐射法得到的收率高,产物纯度高.因此,微波辐射法具有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产物纯度高等优点.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乙酰苯胺既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学生实验学时紧张的教学问题,又能达到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经O-酰化反应合成了阿司匹林;通过正交试验探究了催化剂种类、水杨酸与乙酸酐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阿司匹林的最优条件为:无水碳酸钠作为催化剂,其用量为水杨酸的4%,水杨酸与乙酸酐的物质的量比为1∶2,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15 min,阿司匹林产率可达83.33%;方法操作简单,经济环保,产品质量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机车仪表配色实验在于考察表盘、指针和数符的不同配色对认读性的影响,由于在认读反应时间中含有多种成份,为将因配色不同而引起的差异从中离析出来,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运用了列联表法,并制定了相应的实验原则.按此原则进行实验并进行数据处理,可明显地区别出配色对认读性影响的级次,此外,本实验由于采用了微机模拟方法,在仪表显示,调色、尺寸变化、反应时间采集等方面均优于实物实验,使实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实验的结果可为机车仪表配色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个在离子液体中采用串联法合成3-乙酰基香豆素的绿色有机合成实验.碱性离子液体氢氧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OH)在合成中具有双重功能,在作为反应溶剂的同时又作为反应的催化剂使用.反应物水杨醛与乙酰乙酸乙酯首先发生克脑文格反应,生成的产物紧接着发生分子内酯交换反应得到3-乙酰基香豆素.该串联反应是一个典型的高效、绿色的合成方法,本实验内容新颖、操作简单、所需试剂价廉易得,适合作为高年级本科生有机合成实验.  相似文献   

15.
Hg2+鉴定反应是无机化学实验离子鉴定中的一个特征反应之一,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反应现象不相同的问题。为此,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释不同的实验现象,同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得出最佳Hg2+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化学反应速度与活化能”实验产生的含碘废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废液中碘的存在形式及碘的含量,提出了利用含碘废液制备碘化钾的方法。首先利用CuSO4沉淀废液中的碘,得到CuI,加入Fe粉发生置换反应后,再加入K2CO3溶液即可反应得到KI。该法对废液中碘的回收率为80.5%,制备碘化钾的纯度为98.7%,可作为常规化学试剂使用。本实验可以作为本科生的开放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环保意识。制备的KI可以重新作为学生实验的原材料,做到了废物的循环利用,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测定是典型的一级反应动力学实验,是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之一,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对实验方法,实验仪器,数据处理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满意,将实验变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从设计实验方案到溶液的配制,到旋光仪的使用,到数据的处理,再到计算机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磺胺醋酰合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磺胺醋酰,以TEBA(三乙基卞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应用正交试验优化反应条件,考察了温度、相转移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收率由58.3%提高到71.67%,降低了成本,经改进纯制方法,减少了污染。  相似文献   

19.
以歧化松香为原料,经过胺化法提纯得到脱氢枞酸,继而与乙二醇进行双酯化反应,制备了脱氢枞酸乙二醇双酯.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响应面软件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醇比、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带水剂二甲苯用量等诸因素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n(脱氢枞酸):n(乙二醇)=2.37:1,对甲苯磺酸5%,二甲苯20ml,反应温度250℃,反应时间8.0h,酯化率达到99%左右.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改良湿渣法制备过碳酸钠的方法,设计了过碳酸钠在空气氛围和氮气氛围的实验.从理论上对过碳酸钠分解动力学实验进行了统计设计,确定了最佳实验点的位置,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过碳酸钠分解率为0.1及0.85两个位置做实验,能够对过碳酸钠分解动力学模型中的两参数k和t0精确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