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横向对比了201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与全国其他省级行政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因子贡献率得分及分解发现,内蒙古自治区企业的技术创新环境、科技产出能力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因此,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相关管理部门应该从加大经费投入、保护知识产权、构建科技成果的奖励机制、培养科技人才等方面入手,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因子分析法,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环境六个方面对江西省11个地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为地方政府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采取合理的科技创新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研究入手,构建了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从众多复杂的指标中综合出三个公因子,同时针对我国规模以上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根据科技部的部署和要求,安徽省将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作为构建区域技术创新网络体系的重要任务,在科技部的指导和支持下,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取得了初步进展.  相似文献   

5.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型人才是创新的载体,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围绕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综合特点、强化技术创新活动基础条件、构建技术创新协作团队、调动技术人员创新积极性、营造企业科技创新学习氛围等实际问题,重点阐述了企业如何从上述五方面着手,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武汉东湖高新区具备良好的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2009年12月,武汉东湖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复成为全国继中关村之后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省各级政府非常重视高新区内科技平台的建设,将科技平台建设作为新时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出发点,从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三个层面,构建湖北省技术创新的基础载体工程,将科技平台体系打造成为企业创新的依托,行业进步的引领,区域发展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民营科技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最为活跃的微观主体,如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从大同市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为如何提高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非对称博弈模型,分析表明:科技政策支持会有效促进企业界增加R&D经费,增强企业界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政策配置模式,明显影响着科技政策的实施效果,如果仅以技术创新能力来配置科技政策,对规模不等的企业均是公平的,更加有利于推进企业界开展科技活动,如果考虑企业规模因素来配置科技政策时,对规模企业有促进作用,对小企业起着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规模不同,其技术创新能力也不同.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基于济南市样本企业调查数据,来评价济南市不同规模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表明,中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于小型科技企业,中型与小型科技企业的优劣势因素不同,并据此提出增强不同规模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收集安徽省2012-2015年16个地级市工业企业发展的面板数据,构建一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定量评估并横向比较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化趋势。同时,实证动态研究了安徽省区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化情况与地域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其中合肥市最强,芜湖市次之,亳州市等城市最弱。最后,根据动态比较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关键也在人才。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必须以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为基础,这不仅包括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创新人才,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高级技术创新管理人才。为了促进国有大企业集团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国有大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6月20日至24日由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市科委共同主办的“上海大企业科技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在上海开课,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上海市科委人事教育处华庆城处长。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三个部门,针对当前制约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薄弱环节,决定联合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一、基本宗旨和主要目标基本宗旨: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重在对不同地区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主体、创新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构建包含21项指标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大陆30个省级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提取了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支持3个因子。东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最强,中部和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省级地区之间技术创新能力差异显著。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遵义科技》2006,34(1):31-34
在国家和贵州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集团通过深化改革,构建科技创新基础平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围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产业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科技合作与交流四大主题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取得了较好成绩;通过改制,企业优势资产重组,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以及持续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同时逐步完善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代表的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科技领先的优势和发展后劲。现将“十五”前四年科技规划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科技统计的投入指标包括人力、财力、技术装备等生产要素指标,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科技统计的产出、销售与效绩指标,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与效果.通过运用科技统计投入产出指标,比照同行业相关数据及文献资料,可以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突出创新能力优势,找出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之处,为企业制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把技术创新活动分解为技术研发、枝术转化和技术扩散三个阶段,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2011年统计年鉴全国50个省级区域数据为样本,分别在三个模型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研发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人才和资金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才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利于工业企业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由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或组织构成的系统网络。其核心机构是企业,主要功能是组织科技攻关力量创新技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因为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各方资源,切实增强国家竞争力;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更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并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企业主体缺位、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府职能发挥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文化是我国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因此,需要切实巩固企业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创新源与知识库的作用,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技术创新的基础服务设施,建立和优化技术创新的宏观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方孔宇 《今日科技》2004,(11):13-13
绍兴市越城区以“科技创新”作为引擎,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构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升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有力地促进了该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9.
《太原科技》2010,(2):108-108
1月4日.2010年安徽省科技政策法规与技术创新工程座谈会在合肥召开。2010年,安徽省将充分认识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围绕“三个层面、七大新兴产业、五类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依托创新型企业,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目标,不断探索以产业联盟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  相似文献   

20.
赵娜 《安徽科技》2016,(8):26-27
正近年来,宁国市科技工作按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以创新主体、产学研一体、创新服务载体为主要抓手,先行先试,大力推进宁国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宁国连续8次入选"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顺利通过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工作验收,2016年5月,成功获批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