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当代,设计艺术对社会的造物活动影响越来越大.从李渔倡导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造物思想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造物的理念与方法,阐述了“取自然之材,顺自然之身,赋自然之道,予物以自然而然”的传统造物思想的精髓,以及以李渔为代表的传统造物思想对当代造物艺术的意义和启迪.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造物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与阐释,结合中国传统造物文化的发展与源流,对新形势下的造物发展趋势与必然性进行分析,进而由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视觉审视造物活动中人类情感与技术原理的关系,提出并建构了造物过程中合乎情与理、适应中国工业化原创产品设计与研发的情、理二元融合理论构架。  相似文献   

3.
《漳州师院学报》2021,(3):114-121
六朝咏物诗与造物艺术在美学特征与发展趋势上大致相同。二者存在比较分析的可能,而相关研究却寥寥。在艺术形式追求上,自南朝以来,咏物诗由描摹物象追求"形似"而致使全面性的"声色大开"。而造物艺术也历经"形似"与自然"清简"审美风格的交替。最终"文""艺"创作携手为"形神兼善"的艺术境界奠定基础。因此,对六朝咏物诗与造物艺术美学特征的比较,有利于把握六朝"文""艺"创作观中积极、有价值的共通元素。  相似文献   

4.
楚漆艺术是武陵山片区即渝、鄂、湘、黔相邻地区的一大文化特色,主要是利用天然大漆在器物表面进行髹饰。中国漆工艺在"历史上的第一次突飞猛进、兴衰繁荣"主要是由楚国漆器的发展而显示出来的。楚漆艺术的装饰技法有彩绘、描金、贴金、镶嵌等,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漆器文化。磨漆画是漆器装饰的平面化。长期以来,因过于注重工艺,而被列入工艺美术的范畴。现代的磨漆画教学、研究与创作大多采用聚氨酯化学漆以实施,带来的误导与对人身体的毒害在社会上影响不小,所以不少画家对此画嗤之以鼻。但由于研究的学者甚少,对磨漆画的是非争议一直处于搁置的状态,严重影响了磨漆画作为独立画种的发展进步,同时也影响了楚漆艺术文化价值的挖掘与提升。通过考察武陵山片区的楚漆艺术,发现磨漆画和楚漆艺术是一脉相承的关系,磨漆画乃楚漆艺术的现代延伸。  相似文献   

5.
设计管理不仅仅是关注设计造物的活动,而是放眼人类福祉的大事件。优化社会形态、美化社会生活、节约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发展,是设计管理价值体系最主要的构成部类;从造物到思想、从行为到制度,是设计管理价值构建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6.
云梦睡虎地秦墓漆器图像主要分为写实图像和抽象图像。写实图像以《诗经国风》所描述的情爱为主题,洋溢着清新健朗的气息,浸润着民间艺术的淳朴之风;抽象图像是写实图像的简化和衍生,是龙凤图像的演变,以及受民间文化影响的结果。从纯形式上说,秦漆器图案呈现X型、盘缠型、环绕型几种骨格,它们都是生殖、情爱主题的图式化。从图像学看,秦漆器是中国古代造物艺术风格转变的中间环节,它承继着楚国艺术的浪漫风韵,将商周以来的巫风一扫而尽,开启了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汉代艺术的先声。  相似文献   

7.
《漳州师院学报》2022,(2):49-54
“漆画”作为一个概念关键词,持续出现在中国传统髹漆造物、民间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的语境中。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应用范围以及功能变化,还在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进,学术界对其的定义仍未形成绝对的共识。因此,对于漆画概念变化的把握,有必要将其置入历史沿革的语境中进行梳理:即清中期以前,探寻“漆画”在中国传统漆器髹饰中发展的历史轨迹;晚清民国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研究“漆画”概念的正式提出、演变的历史背景以及兼容性的发展;六十至七十年代,“磨漆画”概念的提出及使用;八十年代后,探索“现代漆画”概念的应用。从中分析各个时期“漆画”概念的不同联系与侧重点,作为深化理论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人类面临能源短缺、气候变暖、灾害频发及不断加深的生态危机的同时,经济却呈现出与造物活动相关的发展趋向: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发展、信息化等,使得工业设计学科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建立适应工业设计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时下正确处理设计与发展关系的关键之点.  相似文献   

9.
频繁的台风、干旱、洪水以及冰川加速融化,物种不断灭绝,都是人类对环境破坏带来的生态灾难.人类与环境之间如何和谐共生,这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结合中国国情,解读环境问题,并尝试从设计艺术学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探讨环境与人类造物活动之间的矛盾问题,从而提出了若干设计低碳化的参考内容.  相似文献   

10.
楚语,是楚辞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和楚声、楚地、楚物共同形成了"楚辞属楚"的这一鲜明的地方特色,因而,研究楚辞中的楚语,是楚辞研究中的十分重要的课题。但楚辞中的楚语研究是四者中最薄弱的环节。东汉王逸及宋代洪兴祖为后代的"楚语"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楚语"研究长期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了第一部研究《楚辞》中之"楚语"的专著。文章对二千年来楚辞中之楚语研究状况作一回顾,并以此怀念在这一研究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历代学者。  相似文献   

11.
艺术有着“虚”和“实”两个方面。虚和实是互为依存,相反相成的。艺术中的“虚”,就是相对于艺术实象的“空白”。空白与实象有着同等的艺术价值。艺术作品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内在因素,在于其“言外意”、“画外音”、“潜台词”。  相似文献   

12.
抽象与具象,本体上都属意象艺术的范畴,但两者在绘画的视觉感受上却截然不同。具象美术受制于物象自然形态,画面客观、真实、具体,反映着具有普遍现实意义和广泛联想的审美价值观。抽象美术理智、夸张,不受物象光、色变化的限制,画面将人的思维与反思维、和谐与非和谐应用到了极致,在视觉上具有刺激、振奋、联想的作用。抽象美术与具象美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它们都以特有的形式完成着共同的任务,即对人类情感的表现。无论是具象美术,还是抽象美术,都为揭示存在的本质,或是客观、主观地表现现实贡献着力量。  相似文献   

13.
张仃的艺术设计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而也是张仃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时间为纲,以张仃的艺术设计活动为线索,以其文章作品为依据,将张仃的艺术设计思想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从其基本活动入手,探讨、研究了张仃不同时期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各级各类学校对艺术课不够重视造成的危害,从理论高度论述了美育在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的完美人格和艺术与科学创造中的重要作用,艺术课是不可或缺的素质培养内容,美育的缺失是一种残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刘霞 《漳州师院学报》2007,21(3):126-132
为了介绍传播外国进步木刻艺术,促进本国木刻艺术创作的发展,作为编辑出版家的鲁迅自觉利用现代传媒,编辑出版艺术期刊,编印大量画集、画册,在艺术类书刊的编辑出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传播进步艺术的过程中,既注重艺术作品自身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又始终考虑作品的接受对象,同时发挥编辑的创造性,组织策划一系列社会活动,推动进步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为我国进步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美术设计作品中应用"中国元素",可以使原本司空见惯的东西变得出人意料地新鲜,更能拉近与观众的情感距离。将中国元素的图案、传统的民族色彩、传统的书法运用到美术设计之中,可让观众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平面设计产品更具传承传统文化色彩和文化魅力,使美术设计产品表现出非常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7.
18.
从勃拉克和毕加索的拼贴和杜尚的实物开始,艺术必须是绘制、塑造的界限被打破.艺术外延向非艺术拓展,艺术精神向观念化溢出.观念绘画与绘画的观念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两个范畴,架上绘画不宜走观念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耕织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民间美术作品有着浓厚的田园文化气息,创作者的身份特征、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生活信仰和生活理想,都受到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影响。民间美术作品所反映出的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幽默、风趣的主题思想,以及求真、求美、求活的创作思路等都体现了一种大智慧。同时,民间美术作品形象地表达出了底层人民的生活情结:对土地的敬畏,对生命的信仰,对财富的追求,对子女的教化和寻求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很一致。理清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