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清泉  吴彦章  刘飞 《甘肃科技》2015,31(3):111-115
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原因或者使用过程中地基的浸水,可能造成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倾斜。针对湿陷性黄土的特性,采用"地基加固与钻孔取土纠倾"的综合纠倾方法,在建筑物沉降量较少一侧采用钻孔取土迫降纠倾,在沉降量较大一侧进行地基加固止倾,可以恢复大楼的正常使用功能。不同的加固措施加固效果不同,对比两项工程地质条件相似的建筑物纠倾加固工程,采用锚杆静压桩加固的建筑物加固止倾侧最大沉降量仅16.11mm,采用灰土桩加固的建筑物止倾侧最大沉降量高达到53.72mm。锚杆静压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钻孔取土纠倾加固工程中的加固效果良好,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以淮南市某发电厂净凝水箱的顶升纠倾处理为例,阐述了建筑物纠倾的原理、各种纠偏方法的特点及适宜条件;分析认为净凝水箱发生倾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地表水入渗引起的;综合分析场地岩土工程性质和净凝水箱的结构特点,选择顶升纠倾和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对建筑地基进行加固方案,取得了满意效果;重点讨论了顶升纠倾的设计、施工要点,以期对类似工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双控法以建筑结构理论和模糊综合评判理论为依据,利用位移与荷栽的协调性,实现建筑物顶升纠偏过程中结构变形的严格控制,从而完成建筑物纠倾扶正的目的。笔者主要介绍双控法的基本要点、双控量值的确定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及用ANSYS对顶升纠偏的过程进行模拟,进一步证明双控法用于病害工程的顶升纠偏是行之有效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建筑物顶升纠倾扶正虽然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得到一定程度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复杂性,因此选择合理的设计与施工是工程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云南大理登龙街商住楼顶升纠倾扶正工程”为例,浅谈建筑物顶升纠倾扶正的设计与施工,为同类型建筑物顸升纠倾提供一点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华严塔出现的严重倾斜病害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其倾斜测量数据、塔体地基、自重、偏心距、风荷载及地震作用等方面进行倾斜机理分析,结合现场调查及计算结果,对华严塔提出相应的纠偏加固建议,为类似建筑物的倾斜成因、机理研究和纠倾加固设计提供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建筑物中,由于地基土具有湿陷性、且地基土长期浸水导致基础不均匀沉降的产生,常引起建筑物的倾斜,当倾斜不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时必须纠倾,以满足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的要求。通过对采用掏土与浸水相结合技术在某办公楼纠倾中的研究,该方法具有控制沉降速度、调节不均匀沉降、安全可靠的效果。经过工程实践,该砖混办公楼经采用掏土与浸水相结合的技术纠倾,使倾斜率满足规范要求,并且该楼没有发现因纠倾而产生的裂缝,且该楼原有裂缝没有因为此次纠倾而变大。掏土与浸水相结合的技术纠倾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方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建筑物沉降或沉降差过大,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时,有时在进行地基加固后尚需进行纠偏和顶升。采用加载纠偏技术、基础底地基中掏土纠偏、基础侧地基中掏土纠偏,并确定顶升频率和顶升量,并在纠偏过程中进行监测,达到纠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设计、施工、规划与工程勘察、自然灾害、原因周围环境、使用管理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建筑物倾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纠倾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纠偏扶正与防复倾加固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涌现出许多纠偏加固的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国家避免了很多经济损失。但是由于建筑物产生偏移或倾斜的原因复杂多样,就使得纠偏方法的合理选择至关重要。所以如何根据建筑物倾斜病害的特征选择切实可行的纠偏方案,以及如何高效经济的使纠偏方案得以实施,最终实现工程纠偏扶正的目标,就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层建筑纠偏工程风险性较大的特点,为确保纠倾过程中的万无一失,建立多监测手段相结合的全方位动态监测体系,除传统的水准仪沉降监测外,引入水平管连通器及锚索监测等新手段,多种监测结果相互印证,对比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监测结果中可能的意外发生,为决策人员进行下一步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信息,确保了整个纠倾期间大楼"线性、平稳、安全"的回归。多种监测结果对比表明,监测结果间数据基本吻合,说明动态监测系统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区内高楼林立,在建筑结构上发生倾斜,严重影响建筑正常使用的现象明显增多,我们应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纠偏方案,尽快将建筑物纠偏扶正。本文通过分析导致建筑物倾斜的原因及常见的纠偏技术,以某住宅楼纠偏工程为例,说明影响建筑物产生倾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在查明建筑物倾斜原因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纠偏加固技术,才能达到既节约投资又安全可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某宿舍楼倾斜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采用锚杆静压桩进行加固纠偏,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3.
缺陷的修整,主要是针对局部的、轻微的且不会给整体工程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的缺陷。这类缺陷一般可以比较简单地通过修整得到处理,不会影响工程总体的关键性技术指标。如在水工建筑物事故中,大部分起因于地基基础软弱发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引起建筑物的斜倾和开裂,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对已经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建筑物缺陷修复,可采取纠编和加固,其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对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适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而地基基础的加固技术要求也需要提高,其加固技术的合理应用,对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质量起着直接作用,同时也对工程造价和施工安全、技术可行都有着至关作用。本文以某住宅楼地基基础沉降病害为例,对基础沉降病害成因做了详细分析,在结构建模计算的基础上,依据结构竖向力及协调变形,确定了地基基础加固、楼体纠倾方案,并对加固、纠倾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类似地基基础病害加固、楼体纠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兰州某低层住宅楼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结构双向倾斜变形为工程背景,分析倾斜因为.针对建筑物地基应力低、结构刚度弱的特点,研究黄土湿陷性的固有特点,用塑性理论确定开孔间距、开孔高度等参数,设计迫降纠倾的技术方案.采用动态设计的思想,经过4个循环耗时90 d,成功实现住宅楼的双向纠倾.工程结论表明,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在迫降...  相似文献   

16.
经过对某施工场地的地层情况和建筑物倾斜原因的分析,确定了采用锚杆静压桩纠偏加固的施工措施,并配合在建筑物北侧施工掏土孔进行迫降.按拟定的处理技术方案历经4个月的施工,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使建筑物的平均倾斜率达到了0.6‰,满足了建筑物的安全使用要求.应用锚杆静压桩对建筑物进行纠偏加固处理,见效快,效果好,经济合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工程为高耸钢筋混凝土薄壁独立构筑物,在施工中经过模板的设计、平台系统的设计和采取的系统纠偏纠扭措施,使整个施工得以顺利进行,实现了工程的质量目标。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太原某3层楼房倾斜的主要原因为地基土浸水湿陷,根据勘察结果采取相应加固并和纠倾方法,讨论了楼房的加固纠倾结果。  相似文献   

19.
宁云峰 《科技资讯》2013,(24):50-50
本文通过对建筑物建筑物纠偏加固的特点,建筑物倾斜纠偏常用方法,以及建筑物倾斜纠偏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对推动建筑物倾斜纠偏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做出有益贡献.  相似文献   

20.
隧道开挖对周围建筑物造成的损害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开挖势必引起土体的沉降及变形,当地表沉降及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对周围存在的各类建筑物造成影响,造成其正常使用功能的丧失。本文分析了隧道开挖对周围建筑物的各种损害形式,并为此提出了三种保护建筑物的措施,对各项治理措施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以便使各种措施合理的应用于施工中,确保周围建筑物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能够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