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矮壮素对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试管内调整株型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培养基中加入矮壮素可以使试管矮牵牛矮化,枝叶紧凑,叶片颜色加深,在使用的浓度范围内(0,0.05,0.1,0.5mg/L),呈现浓度越高,矮化作用越强.在其他诱导措施相同的情况下,矮壮素对矮牵牛的开有利花,当矮壮素在0.1mg/L的浓度时对花苞的形成最有效.  相似文献   

2.
矮壮素(CCC,化学名称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是一种生长抑制物质,有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控制茎叶生长和矮化植株等作用。1963年以来,我国各地利用矮壮素进行防止小麦倒伏的试验,取得了有效结果,这些试验是在小麦直播地进行的。和直播小麦相比较,移栽小麦具有根系发达、秆粗蘖多等特点,矮壮素对移栽小麦是否也具有壮秆防倒作用呢?1976~1977年度,我们在芜湖市郊本系农场的移栽小麦地,于拔节期喷施矮壮素,现将试验情况及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3种生长延缓剂对中国水仙矮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相同浓度(5000mg/L)的3种生长延缓剂对中国水仙进行早期根部处理,并以清水作对照观测其矮化效应.结果发现:B9矮化效果最显著,与对照相比,根、叶和花葶的长度明显下降66.2%、22.0%和32.7%;矮健素矮化效果较显著,与对照相比,根、叶和花葶的长度比对照明显下降53.9%、19.4%和31.7%;而矮壮素(CCC)作用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浓度矮壮素对中国水仙进行矮化处理,结果表明:2000~4000mg/L具有不同程度的矮化效果,其中3000mg/L为最适矮化浓度;7000~9000mg/L起到促进徒长的作用;POD含量的不同影响矮壮素对中国水仙的矮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三唑酮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0-100mg/L三唑酮浸种后,玉米种子发芽势减弱,胚芽鞘的生长受到抑制,三唑酮使植株矮化,叶绿素含量升高,须根数增加,根系活力受到明显的促进。  相似文献   

6.
两种矮壮素水剂在高原春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产地生产的50%矮壮素水剂在我省春小麦田的应用,表明矮壮素对春小麦的矮化作用显著,增强了作物的抗倒伏能力,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适用剂量为3.0kg/hm^2。  相似文献   

7.
万寿菊秸秆的杀线作用及其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万寿菊(Tagetes erecta)秸秆水提取物研究了其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抑杀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万寿菊秸秆对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黄瓜(Cucumis sativus)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提取物试验中,线虫死亡率随万寿菊水提物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水提物处理12h后,质量分数分别为1.5%、1.0%和0.5%的3个处理与对照的线虫死亡率分别为89.4%、69.5%、44.2%;0、24h后3个处理的死亡率均为100%,对照仍为0.盆栽接种试验中,万寿菊秸秆在黄瓜播种前10d混入热处理过的土壤中,黄瓜植株收获时,0.5%、1.0%和2.0%的万寿菊秸秆添加率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黄瓜植株根结数,其中秸杆0.5%和2.0%的添加率对根结数的降低程度显著(P0.05),0.5%和1.0%的添加率对黄瓜植株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总鲜质量和总干质量均未产生负面影响,对根系生长还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使得地下部鲜质量和根冠比增加,但2.0%添加率对黄瓜植株的生长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植株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分鲜质量、总鲜质量和总干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0.5%、1.0%和2.0%的万寿菊秸杆添加率均降低了黄瓜植株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和净光合速率.以上结果说明,在控制好万寿菊秸秆添加率的基础上利用万寿菊秸秆防治黄瓜南方根结线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应注意万寿菊秸秆对黄瓜植株光合色素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苦丁茶的矮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3年1~12月在广西崇左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的矮化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15个处理,每个处理由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多效唑、矮壮素、比久)和浓度(100 mg·kg-1、300 mg·kg-1、500 mg·kg-1、700 mg·kg-1)组合确定,以自来水为对照,植株高度、枝条长度、枝条数量为指标.结果表明,多效唑、矮壮素、比久对苦丁茶都有不同程度的矮化作用,其中浓度为300 mg·kg-1的多效唑最理想.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非洲菊幼苗经过多代抗生素筛选,生长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利用珍贵的转基因苗,采用了矮壮素结合其他生长调节因子来促进转基因苗的生长和生根的试验研究,发现添加0.2mg/L矮壮素能大大提高转基因苗的生根能力和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铜对红菜苔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铜促进红菜苔的生长,使苗高、生物量增大;其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含量、POD、SOD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红菜苔在高浓度的铜中出现叶片黄化失绿、植株矮化、开花抽苔延长,烂根等中毒现象,叶绿素含量、POD、SOD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另外,高浓度铜下植物体内矿质养分的缺失,进一步加深了植物的铜毒害.当铜离子浓度达到500mg/kg时,大多数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1.
污泥堆肥对园林植物生长及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污泥堆肥土地利用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万寿菊(Tagetes erecta)生长及重金属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堆肥可显著提高土壤中Zn,Cu和Pb重金属的含量,高羊芧和万寿菊在污泥堆肥施用比例分别为0~10%和0~5%时,植物生物量、株高及总氮、总磷的吸收均随污泥堆肥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2种植物对Zn均表现出比Cu更强的富集能力,其次是Cr,Ni,而对Cd,Pb的富集能力最低,就不同植物对同种重金属吸收而言,高羊茅对Zn,Cu,Cr和Ni的富集能力显著高于万寿菊,综合分析认为,高羊茅和万寿菊在污泥堆肥施用比例分别为10%和5%时,对污泥混配土壤中的重金属尤其是Zn和Cu的去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为了高效利用景观植物提取土壤中铀,以芙蓉菊和万寿菊为供试植物,研究了柠檬酸和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两种植物提取土壤中铀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添加柠檬酸并加入B.subtilis到土壤可协同促进万寿菊的生长,其生物量和铀的富集总量比单独使用柠檬酸分别提高了48.32%和76.60%,但对芙蓉菊的效果不明显。单独添加柠檬酸、或者同时添加柠檬酸和B.Subtilis,使芙蓉菊和万寿菊叶片中的MDA(malondialdehyde)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每种处理方式下的SOD(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与MDA含量呈正相关;在植物体内铀含量较低时,其POD(peroxidase)活性增高,这表明柠檬酸和B.Subtilis可增加植物的抗氧化性,提高植物的抗铀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水提法提取满天星水溶性多糖的工艺条件和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对满天星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大于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的,料液比和提取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h、提取次数三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满天星粗多糖提取率为1.83%.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满天星水溶性多糖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当满天星多糖浓度在0.30mg/mL以上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超过81%.  相似文献   

14.
杀虫植物万寿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万寿菊是一种多用途植物。本文主要综述了万寿菊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化学成分包括噻吩类、精油、色素、黄酮及甙类;生物活性包括抗线虫活性及对昆虫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万寿菊挥发油 ,采用 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 :万寿菊挥发油中含有 86个化合物 ,鉴定出 65个 .由鉴定结果得出结论 :万寿菊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石竹烯、斯巴醇、胡椒酮和胡椒二烯酮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四氢呋喃和乙醇的二元混合溶剂为主要提取剂,对万寿菊颗粒中叶黄素的提取皂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分别考察了加入四氢呋喃与乙醇的比例、反应时间、料液比、加水体积、加碱量、反应温度对叶黄素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对叶黄素得率的影响,以得率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A1B2C2D3,即料液比为1∶20,加碱质量1.6 g,反应时间4 h,THF∶乙醇=2∶8。由此可知:此条件下叶黄素得率为1.14%,所得浸膏中叶黄素的含量达到10.32%。  相似文献   

17.
镉对圆锥南芥锌的吸收、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营养液培养并采用差速离心技术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分析了Cd对圆锥南芥Arabis paniculata Franch.叶片和根系中Zn的吸收、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Cd的添加不会抑制圆锥南芥的生长及对Zn的吸收。Zn在圆锥南芥中以多种化学形态存在;叶片中乙醇、水、NaCl、HAc提取态Zn分配比例较均匀;根系中主要以乙醇提取态和NaCl提取态为主,HAc与HCl提取态Zn的绝对含量与所占的百分比均较低,表明圆锥南芥中的Zn主要以无机酸盐以及氨基酸盐存在。对圆锥南芥Zn的亚细胞分布结果表明,叶片和根系中的Zn主要贮存于细胞壁中其次为细胞核,两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5%~83.5%和42.7%~87.3%,且Cd的添加提高了细胞壁中Zn的比例,促进了Zn向细胞壁中的转移。但Cd的添加对Zn的化学形态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Chaudhury A 《Nature》2005,437(7055):E1; discussion E2
Lolle et al. suggest that non-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might be attributable to an ancestral RNA-sequence cache, whereby the RNA genome of previous generations causes a high rate of reversion of the plant's mutant hothead (hth) and erecta (er) genes. Here I describe a 'distributed genome' model that also explains their results, in which mutant hth DNA is restored by homologous sequences present in the genome itself. This model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generation of diversity without mating.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对民族药穿心莲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表明:通过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能够很好的鉴定原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