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比喻是人类最重要的话语形式之一。一切物理世界的似同和差异都经过民族文化的过滤和加工。维吾尔文学作品中的比喻也是如此。作家对喻体的选择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因民族不同,造成喻体选择也有所不同。本文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维吾尔文学作品中作家对喻体选择的社会文化成因以及不同喻体所体现的独特的维吾尔文化内涵。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比喻的特点,探讨不同文化对比喻构成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维吾尔民族文献不仅是维吾尔族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中,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的国家发展战略显得更加重要了,如何开发和利用维吾尔民族文献并加强其在促进新疆地位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摆在维吾尔民族文献面前的难题。本文采用定性的文献研究法,同时结合相关的实际情况,论述了维吾尔民族文献的内涵及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维吾尔民族文献的基本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习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习语是美国英语的核心和精华,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它来自于生活,又反映了其产生的文化背景,进而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民族的文化特点。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水对人类的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在美国习语中也具有深刻的内涵。该文从美国文化中水和美国习语中水,自然层面和精神层面,初步探讨了由于不同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水在美国人文中特有文化内涵在美国习语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民间信仰作为民众生活中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人类社会发展与思想文化积淀的历史产物,其形态、内涵不但具有多样性,而且还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文化层次。黔西南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有其自身特点,民间信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社会基础,伴随着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民间信仰变迁也随之发生着深刻变化,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民间信仰未来发展趋势指明了方向,在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对于民间信仰在民众中产生的不良影响和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消极因素及负面作用,要加以约束和进行说服教育,对其在民众中有积极教化作用的成分,要充分利用和进行正面引导,使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E·B·Tylor)1871年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定义为“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一切的能力与习惯。”自此以后,给文化下定义、作说明者成百上千,但究竟什么是文化,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看来要给“文化”下一个简单而又精确的定义实在太难,我们不妨给它确定一个有弹性的范围。从它所能涵盖的内容范围看,它不外乎包括人类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以及精神的物化产品等三个方面。而一种地域性文化,亦可着手从这三个彼此影响、互为前提的方面去探索研究。所谓“三峡盐文化简论”,即是对三峡地区这一特定方域内,自古以来人类围绕着食盐在上述三个方面展开的活动及相应的各种文化遗存、历史记载等作一简略论述。本文旨在从三峡地区盐资源的形成论及三峡地区盐资源与早期人类活动的关系,并为以后其他专题论述张本。  相似文献   

6.
辛艳娟 《科技信息》2011,(23):355-355,274
建筑创作的根本在于理解每个主体(人)和主体群(人们)、每一设计因素对人的生活产生的效果及影响,这构成建筑的文化特质,即基于文化特性的建筑创作既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追求人类自身与心灵、自我与他者、世俗生存与信仰的和谐,这也是生态建筑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具有多重意义的概念。若从不同之角度分析皆可得出不同之理解。著名英国学者泰勒对于文化有着经典的阐述,彼将文化与文明放在同一层面来概括,对文化作出了如下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早在五四运动之时,周人也对文化之定义展开了深厚的思考。其中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对于文化做了“人类生活的样法”的定义。胡适先生也于《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化的态度》一文中指出,文化是文明社会形成的生活的方式。现今,倘若我们翻开现代汉语词典,会看到文化一词有着三种不同的定义:  相似文献   

8.
《武夷科学》2021,(1):62-80
以收集到的142枚世界牛邮票为线索,阐释世界常见的牛类群、牛与人类的物质关联、牛的文化内涵。从物质层面,千百年来,人类依赖牛耕地种田,靠牛拉车载物,养牛改善膳食营养,牛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从文化层面,牛稳健刚毅、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忠诚淳朴的精神也逐渐深入人心,形成了蕴藉深厚,蔚为大观的世界牛文化。  相似文献   

9.
山西榆次后沟古村落空间文化特征阐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村落空间内涵丰富,可以从区域和精神两个层面去考察.山西榆次后沟村是中国民间古村落的典范.民居、神庙和排水三大系统构成了后沟村的空间体系,这些独特的区域空间给我们传递了丰富的文化象征和精神信仰,充分体现了后沟村民风格鲜明的生活状态和诗意化的生存理念.  相似文献   

10.
10世纪至11世纪前半期的日本国风文化处于藤原氏摄关政治的高峰期内,在思想信仰方面有净土信仰、御灵信仰和阴阳道信仰等内容,在文学艺术方面有日记、物语、绘画等形式,在生活样式方面有束带、十二单、访妻婚等形态。国风时代属于律令制度逐渐崩溃和庄园制度逐渐形成的过渡阶段,较之国风文化之前注重学习中国的文化发展阶段,国风时代后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代表日本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作为人类认识真理的探究活动,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长期积淀的结晶,生活在青藏高原这块神秘土地上的藏族先民们在探索自然的活动中,形成了他们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包含了许多物理思想.探讨了藏族传统文化中潜在的物理思想,从自然科学层面展示了藏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底蕴.  相似文献   

12.
《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对穆斯林的历史、文化、思想、社会生活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样对维吾尔皈文化生活也有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意义,它已融入维吾尔世俗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本价值结构分为金融经济层面和文化经济层面。在文化经济层面,大众文本价值的流通物是意义、快感和社会身份;大众文本价值的内涵是被施与的自由劳动;大众文本价值的尺度是人类心理时空。  相似文献   

14.
“虎日”模式在寻找传毒、吸毒的社会文化原因以及民间自救的有效方法的同时,以人类学的理论为项目切入点,以一种家族仪式为契机,调动和激活了凉山彝人来自家族组织、信仰仪式、伦理道德、习惯法和民俗教育等层面的文化资本诸要素,进一步激发出战胜人类生物成瘾性的坚强毅力,有效地提高地方人民的戒毒成功率,应对“世纪瘟疫”———艾滋病。  相似文献   

15.
安全文化的内涵安全文化是专指人类追求自身健康、国家安全、社会安定、抵御自然灾害和保护企业财产不受意外损失的知识、观念、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总和。“安全文化”的内涵就是要建立一种“人类的安全需求是至高无上的”概念,即“安全第一”的概念。自然界存在着飓风、暴雨、雷电、山体滑坡、地震、洪水等灾害,预防自然灾害是人类的共同课题。二十一世纪是安全、健康与环保的世纪,关注员工健康、工业职业安全是企业经营理念的最重要一环。安全、稳定是世界和平、国家繁荣、人民生活幸福的基础。安全问题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所有层面、分布于人…  相似文献   

16.
我们所看到的喀什高台民居外观敦实、错落、封闭的风格特点,是“天人合一”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类文化因素在民居建筑风格形成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的典型例证。是喀什的地理环境塑造了喀什的维吾尔人,喀什的维吾尔人又创造了具有维吾尔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高台民居。也就是说,高台民居外观风格的形成是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环境影响下,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将真实的生存、生活需要物化的结果,更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创造。  相似文献   

17.
隐喻为学习者打开了学习语言、了解文化和领悟观念的一扇窗口。透过这扇窗口,可以发现人类思维的方式和规律,以及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本文重在探讨教师如何利用这扇窗口,通过隐喻的语言方式,从语言、文化和观念三个不同层面引导、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  相似文献   

18.
从传播仪式观的视角看,闽台民间信仰节俗在共享空间层面的当代变化主要表现为:在历时性传播中,闽台民间信仰节俗从田间地头走向海峡对岸,反映出民间文化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的角色,成为共享文化生活经验并持有相同文化理念的"文化共同体"的载体;在共时性的传播中,则将闽台民间信仰节俗打造成民族化想象的容器。在其仪规层面的当代变化上,历时性传播发生了从宗教仪式到文化展演的变化,折射出地方社会利用现存的在地民间文化资源以寻求发展的努力,共时性的传播则建构出"本土化现代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关于道教的宗教历史渊源问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主要集中体现在,上古宗教和巫文化传统、古巴蜀地区民间信仰和巫术、战国秦汉时期的方仙信仰以及盛行于两汉的谶纬思潮对道教形成的直接影响等关系层面之揭橥和考释。文章旨在对此诸关系层面一一作出介绍,并适当穿插自己的看法和评论。  相似文献   

20.
英汉语言中的脏话在文化渊源和文化特征方面表现出了高度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既反映出了早期人类原始信仰在中西文化中的长远影响,也反映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脏话语言演变的共性。对英汉脏话的探析将对理解中西文化内涵和跨文化交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