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福建柃属植物(山茶科)叶表皮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研究福建山茶科柃属18种1变型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等有关特征.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的气孔为圆形或椭圆形,仅分布在下表皮,且多为无规则型,也有不等细胞型;叶表皮细胞形状有不规则形、不规则多边形;垂周壁较平直、浅波状、波状或深波状.在光镜下柃属植物在气孔大小、密度方面有明显不同,在表皮细胞形态、垂周壁样式和表皮毛等特征上差异较大,可作为种间区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24种1变种柃属植物28份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并以各样品中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对柃属植物的特征化学成分进行标记,最终统计到23个特征色谱峰用于化学分类研究。结果显示,柃属植物色谱峰在种内稳定出现,在种间则呈现多样性,可用于物种的鉴别。为进一步探讨种间亲缘关系及部分种的具体分类学地位,研究同时还采用UPGMA法和NJ法对色谱峰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两种聚类树型图讨论了化学成分的分类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HPLC色谱技术具有快捷性、直观性和重现好的特点,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标记用于柃属植物的分类鉴定。此外,本研究还能为柃属进一步的资源利用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福建防己科植物叶脉序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观察了福建防己科7属13种植物的叶脉特征。根据脉差差异分为三种类型,即:掌状脉,复出掌状脉和顶聚脉,脉序的类型与属的划分不具相关性。由于各种间在脉的起源点,一级脉的数目,分支方式,是否形成脉环,二级脉的夹角,走向及脉环的行为上,存在着种间差异,且形状稳定,这表明,防己科植物的脉序具有分类学价值,同时可为该科的系统学研究提供有用资料。  相似文献   

4.
福建薯蓣属植物叶脉序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系统观察了福建薯蓣属14种植物的叶脉特征。根据脉序差异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羽状脉、弧形脉,由于各种间在一级脉的数目、方式、二级脉的夹角、走向、三级脉的类型、网眼发育情况、叶缘末级脉序类型以及盲脉分支情况方面,存在种间差异,且形状稳定。这表明薯蓣属植物的脉序具有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清净标本制作法对8种沟瓣属(Glyptopetalum Thw.)植物的叶脉序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探讨了叶脉序在沟瓣属中的分类学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沟瓣属植物在叶脉序特征上显示出一些共性,叶脉序类型均为环结曲行羽状脉,一级脉直行,叶缘末级脉结环状,均不具边脉;2)不同种在一级脉、二级脉、间二级脉、三级脉、网眼、盲脉上存在一定差异,可结合宏观特征作为本属植物的分类依据;3)叶脉序特征支持曾被合并的近缘类群大陆沟瓣与长梗沟瓣、细梗沟瓣与皱叶沟瓣各为独立的分类群.  相似文献   

6.
丁香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解剖学方法对丁香属8种植物的叶片解剖特征做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8种丁香的叶片结构相似,均为背腹型叶,表皮由单层细胞构成;叶片的主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发达程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例、胞间隙大小均表现出种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7.
运用解剖学的手段对冰草属5种植物的叶片表皮结构和横切面结构进行了观察,发现叶片远轴面的表皮结构对冰草属属下等级的分类具有一定的意义,其区别特征上要表现在长细胞的大小,细胞壁波纹状弯曲的程度、成对短细抱的数目、气孔带的数目、副卫细胞的形态、以及微毛和刺毛等表皮附属物的分布与形态特征上.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中国广西山茶科柃属植物两新变种,即小叶红褐柃Eurya rubiginosa Chang var.microphylla Ye Chuangxing et Shi Xianggang与毛萼假杨桐E.subintegra Kobuski var.pubisepalaYe et Shi。小叶红褐柃与窄基红褐柃E.rubiginosavar.attenuata最为接近,区别在于其节间较短,叶卵形,细小,长不足3 cm,宽仅1~1.5 cm,侧脉在两面均不明显;花也较原变种为小,花萼长1~1.5 mm。毛萼假杨桐因其顶芽具睫毛,花柄、小苞片具稀疏短柔毛及萼片密被微柔毛而与原变种不同。  相似文献   

9.
关于紫荆属(豆科)叶型和脉序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荆属(豆科)包括8个现存种,其中5个种分布在东亚,2个种分布在北美,1个种分布在 欧洲.通过观察及显微研究,表明其叶型及脉序等叶部特征可为该属内种的区分提供清楚的鉴别特 征.这些特征与其他形态学证据相结合,可以为该属的鉴定和属内的系统演化关系提供有力的佐 证.鉴定了一份发现于山东山旺中新世的叶化石,它具有明显的叶枕和紫荆属的叶部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木犀属植物叶片微形态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蜡切片法和显微观察法对木犀属(Osmanthus)27种植物叶的微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脉厚度、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层数和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以及中脉维管组织的结构特征等具有一定的种间差异。这些结构特征与木犀属植物生长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12.
细齿叶柃繁殖技术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细齿叶柃的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齿叶柃扦插繁殖应选择在春季进行,用50 mg/L浓度的吲哚丁酸浸泡17 h,其成活率可达60%;发芽试验表明,种子在5℃条件下贮藏,用浓度为300 mg/L赤霉素处理,其发芽率达86.3%,发芽势达48.5%。  相似文献   

13.
福建沿海多板类齿舌形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多板纲(Polyplacophora)在软体动物的系统分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应用10%NaOH溶液烧煮齿舌部获得可清晰观察的舌齿带的方法,对福建沿海7种常见多板类软体动物的齿舌(radula)形态作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多板类齿舌上每一横列舌齿恒为17枚,对称排列,其中以内侧齿端部形态的种间差异显著,在系统分类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首次根据多板类软体动物的齿舌形态差异及外部形态特征编制福建沿海多板类软体动物分类检索表,并提出与传统分类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桫椤科植物的分子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桫椤科科下等级设立长期以来存在一定的争议,以福建省内5种桫椤科植物刺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Hook,)Tryon)、黑桫椤(Gymnosphaera podophylla(Hook.)Copel.)、针毛桫椤(G.metteniana (Hance)Tagawa)、粗桫椤(G.hancokii (Copel,)Ching)、牛姆林桫椤(G.niumulinensis Li,Chen et Deng)(新拟)为材料,采用改进的CTAB法获得了纯度较高,得率高,片段完整(片段大小均大于23kb)的基因组DNA,并运用RAPD技术对这5种桫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个10-mer随机引物中筛选30个有效引物,产利用这30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1073条DNA带,利用UPGA法以桫椤科的5个种的种间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得出5个种的DNA分子分类系统图。结果表明,可以分为毛桫椤、棘桫椤和黑桫椤3组,平均遗传距离为0.61,符合属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了RAPD技术用于桫椤植物分子分类研究的可行性。结合前人在形态解剖学方面的工作,提出这5种桫椤科植物可以分为3个类群,即刺桫椤类、黑桫椤类和针毛桫椤类,并提供了3个类群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5.
以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对福建省近两届大运会武术项目比赛的参赛组别及参赛人数、项目设置、竞赛办法、奖项设置等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届大运会武术项目的奖项设置合理,较之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的参赛人数及项目设置增多,竞赛办法中对难度动作的规定更加明确.但是还存在参赛组别设置不合理、参赛率偏低、项目设置不全面等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今后的福建省大运会武术项目的比赛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