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脂质体较好的包载作用与生物相容性,将具有较大黏膜毒性的猪牙皂皂苷制备成脂质体,以减小其黏膜毒性,为猪牙皂皂苷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可能.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猪牙皂总皂苷脂质体,高速离心法测定猪牙皂皂苷脂质体的包封率.以包封率为主要评价指标,正交设计法优化猪牙皂皂苷脂质体的组方;以粒径、Zeta电位、圆整度评价猪牙...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变形脂质体在增生性瘢痕中的渗透作用,制备载抗瘢痕药物5-氟尿嘧啶(5-FU)的纳米级变形脂质体,用荧光剂罗丹明6GO标记,进行体外透皮、透瘢痕试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不同作用时间后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的累积药物透过量以及24 h后皮肤和瘢痕组织内的药物滞留量,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荧光强度.各组24 h药物累积透过量由大至小的排序为:5-FU变形脂质体透瘢痕组(T-scar)、5 FU水溶液透瘢痕组(C-scar)、5-FU变形脂质体透皮肤组(T-skin)、5-FU水溶液透皮肤组(C-skin);24 h后皮肤和瘢痕组织内的药物滞留量以及荧光强度由大至小的排序为:T-scar、T-skin、C-scar、C-skin.结果表明:变形脂质体在增生性瘢痕中的渗透能力最强,对于增生性瘢痕来说,变形脂质体是一种高效的载药渗透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离体皮肤渗透试验优化利多卡因/丙胺卡因复方凝胶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以乳化剂,卡波姆,月桂氮酮和丙二醇为考察因素,以盐酸丙胺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释放速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制备工艺.结果 利多卡因/丙胺卡因复方凝胶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卡波姆 2%﹑乳化剂 2%﹑月桂氮酮 1%﹑丙二醇 3%.结论 优选的凝胶制备工艺简单,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溶胶的胶凝过程,以钛酸丁酯为前驱物,无水乙醇为溶剂,分析了反应物滴加速率、溶胶液pH值、反应底物配比、反应温度、无机酸以及螯合剂的种类对凝胶形成时间的影响,得出了适宜的凝胶制备条件,并对制备稳定均一TiO2凝胶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甲巯咪唑(thiamazole)脂质体凝胶,考察不同渗透剂对脂质体凝胶促渗作用的影响,与复方甲巯咪唑软膏进行体外透皮性能比较和评价。方法采用逆向蒸发一超声法制备甲巯咪唑脂质体,分别加入2%桉叶油、2%薄荷、2%月桂醇氮酮为促渗剂,离体大鼠腹皮结合改良Franz扩散装置考察不同促渗剂体外透皮特性。结果甲巯咪唑脂质体凝胶呈乳白色黏稠状,性质较为稳定。体外释放实验结果显示,选用2%月桂醇氮酮制得的脂质体凝胶促渗效果最好。复方甲巯咪唑软膏与甲巯咪唑脂质体凝胶分别在8、15 h左右药物释放达到平衡,其累积释放率分别为70.99%、80.10%,两者释药均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采用优化后的甲巯咪唑脂质体的处方及工艺所制甲巯咪唑脂质体凝胶质量较好,可有效延缓药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6.
应用自制瑞格列奈-精氨酸复合物制备瑞格列奈水凝胶.采用Franz立式扩散池和小鼠离体皮肤,考察瑞格列奈水凝胶体外释放,其释放符合零级方程.利用HPLC法测定兔体内血药浓度,药物动力学数据表明,电致孔组兔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缩短2 h,而药物经皮渗透量为正常组的1.8倍.相比兔皮肤直接涂敷药物水凝胶,兔皮电致孔处理后给予等剂量药物水凝胶,可促进水凝胶中药物经皮渗透.此外,瑞格列奈水凝胶的药物释放具备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竹节参与珠子参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建立珠子参和竹节参中竹节参皂苷Ⅳa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二者化学成分的差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珠子参和竹节参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者竹节参皂苷Ⅳa的含量。结果二者在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种类上存在一定区别,珠子参中竹节参皂苷Ⅳa含量在2.42%~4.99%之间,而竹节参中竹节参皂苷Ⅳa含量3.09%。结论珠子参和竹节参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制备作为生物大分子载体-脂质体的最适条件和方法.发现脂质体在适当温度下.放置数天后其体积明显增大,为制备适于与原生质体融合的脂质体,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并对脂质体与原生质体的融合,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9.
干燥条件对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超滤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管式多孔陶瓷支撑体上制备TiO2超滤膜,对不同干燥条件下制得的膜层的渗透性能、截留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当干燥温度为75和85 ℃,相对湿度75%时,可以防止因干燥速率过慢产生的溶胶团聚,还可避免凝胶层中过高的含水量对烧结过程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制得无缺陷的TiO2超滤膜.干燥温度为75 ℃、相对湿度75%时,纯水通量为2.74×10-10 m3/(m2·s·Pa)左右,对聚乙二醇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 7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甲巯咪唑脂质体并测定其包封率,考察其对大鼠T_3、T_4及TSH值的影响。方法应用逆向蒸发-超声法制备甲巯咪唑脂质体,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其形态与粒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将大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服用甲巯咪唑片剂和脂质体溶液,8周后测定大鼠血清T_3、T_4及TSH值。结果制备的脂质体粒径大小均匀,粒径范围为150~175nm;甲巯咪唑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1~1mg·mL~(-1)(r=0.9991,n=6),平均回收率为100.03%(RSD=1.24%,n=6);包封率最高可达75.8%,最低42.4%;脂质体溶液给药与口服给药两组比较,脂质体溶液给药对大鼠血清T_3、T_4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对TSH的影响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方法制备的甲巯咪唑脂质体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更昔洛韦脂质体,同时对所制脂质体进行了表征和稳定性分析.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平均粒径;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柱分离含药脂质体和游离药物并测定包封率;用离心加速试验及室温冷藏法考察脂质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得到的更昔洛韦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332.3 nm,多相分散系数为0.143,包封率为43.24%,在考察时间段内,所制脂质体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金属银负载型SiO_2杂化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银掺杂的SiO2杂化溶胶和SiO2杂化膜,考察银的掺杂对杂化溶胶的性能和对杂化膜物理化学结构及水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银含量的增加,溶胶的黏度、粒径增大,凝胶时间缩短;银在杂化膜中以纳米金属银的形式存在,金属银的掺杂对杂化材料的化学结构基本无影响,但使杂化膜的平均颗粒粒径、孔径和总孔体积略微增加;在水汽环境中陈化后,载银SiO2杂化膜的H2渗透速率略有下降,而H2/CO2分离因子小幅升高;金属银的掺杂增强了SiO2膜的水汽稳定性,实现了杂化膜中H2渗透速率和H2/CO2分离因子的同时增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卡波普为凝胶基质,左氧氟沙星为主药制备凝胶剂。结果:制备的凝胶剂均匀细腻,粘附性好,质量稳定。结论:该眼用凝胶稳定无刺激,质控可靠,延长了药物对眼睛的作用时间,是一种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眼科制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青蒿素脂质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研究,研制高包封率和稳定的脂质体。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脂质体,以正交实验优化处方,测定了脂质体中药物的包封率,并初步考察了脂质体的稳定性。结果:优化处方与工艺所得脂质体形态均匀,包封率大于85%,载药量达27.22%,粒径约为90 nm,Zeta电位约为-68.4 mV,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乙醇注入法制备脂质体工艺简便,包封率高,制备的脂质体稳定好。  相似文献   

15.
制备硝酸舍他康唑凝胶剂并考察其稳定性.以卡波姆-940 为凝胶基质制备硝酸舍他康唑凝胶剂,采用滴定法测定硝酸舍他康唑含量,通过初步稳定性实验考察硝酸舍他康唑凝胶剂的稳定性.制得的制剂均匀,分散性好;在光照、高温和离心条件下,制剂无沉积、合并和分层,药物含量也无明显变化.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6.
以无机黏土为交联剂,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制备了新型的聚N,N '-二甲基丙烯酰胺/黏土(PDMAA/Clay)纳米复合水凝胶,作为对比,采用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制备了相对应的水凝胶.对两种纳米复合水凝胶的结构、形态、溶胀行为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黏土的结晶结构均已被破坏,黏土规整的片层被剥离并在凝胶中无序分布,起到交联剂的作用.随着黏土含量的增加,水凝胶的溶胀速率和溶胀度降低.采用AIBN制备的PDMAA/Clay水凝胶具有更好的韧性及更高的断裂强度,其断裂伸长率可达1 800%以上,而KPS制备的水凝胶的断裂伸长率在1 200%左右.  相似文献   

17.
以硅酸钠或硅酸乙酯与甲醇、硫酸为原料,采用改性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溶胶-凝胶流动相.以SEM观察流动相的形貌,测定了其甲醇渗漏和电化学性能,并研究了流动相的制备温度及组分对成胶速率及甲醇渗漏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流动相具有多孔结构,改变了甲醇的传质途径和传质机理,与相同浓度的甲醇和硫酸液相流动相相比,渗漏率下降了9...  相似文献   

18.
行业领域:生物医药-化学药专利信息:非专利技术成熟度:正在研发技术推广方式:正在技术推广联系人:吕伟锋联系方式:13806746268成果内容简介:雷公藤红素(又名"雷公藤内酯醇")具有出色的抗肿瘤作用,其抑瘤作用高达65%-93%,远远超过紫杉醇。根据脂质体的靶向性特征,将雷公藤红素制成脂质体,以提高药物靶向性,提高疗效,本项目已经完成了雷公藤红素脂质体小试,取得了成功。目前完成处方工艺优化,制备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的雷公藤红素脂质体,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建立了雷公藤红素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了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和透析法两种雷公藤红素脂质体包封  相似文献   

19.
以硅酸钠或硅酸乙酯与甲醇、硫酸为原料,采用改性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溶胶-凝胶流动相.以SEM观察流动相的形貌,测定了其甲醇渗漏和电化学性能,并研究了流动相的制备温度及组分对成胶速率及甲醇渗漏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流动相具有多孔结构,改变了甲醇的传质途径和传质机理,与相同浓度的甲醇和硫酸液相流动相相比,渗漏率下降了90%以上,流动相制备的最佳温度为30℃,流动相中SiO2最佳质量分数为4%.  相似文献   

20.
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了稳定的溶菌酶脂质体.在不锈钢表面培养出稳定生物膜后,分别利用溶菌酶和溶菌酶脂质体对其进行剥离.运用Zeta电位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脂质体和生物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80~100 nm,包封率为82.4%.相同浓度下溶菌酶及其脂质体对混合菌种形成的生物膜剥离效率分别达到62.4%和86.5%.溶菌酶脂质体在24h内对生物膜和水体中微生物去除率分别达到89.6%和99.6%.因此,溶菌酶脂质体能够有效控制不锈钢表面生物膜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